江苏:我是中国最爱吃鱼的地方,不服憋着

  吃鱼,是江苏人的执念

  一帮好友相聚,在北京一家渔村吃时兴的烤全鱼,蒜香四溢、辣香乱窜、焦香弥漫,江苏朋友下箸踌躇,似乎满怀心事。

  馆子是大家一拍大腿临时起意选的,酒肉穿肠,狂浪不羁,江苏朋友的忸怩做作,实在让大家恼火。

  “不你们江苏人贼爱吃鱼的么?”

  “相当爱了,可谁知道是过来吃花椒孜然呃。”

  吃鱼,江苏人是最认真的

  江苏人爱吃鱼,重点在鱼,再划一遍重点,是鱼。

  至味在人间,鱼是鲜。江苏人觉得,吃鱼就是吃鱼的本味,不用再添其它调料,这可不是什么锦上添花。

  鲜味随时令而变,正月鲈鱼美,二月刀鱼香,三月鳜鱼肥,四月鲥鱼嫩、五月白鱼娇,不同的季节鱼的鲜味各有不同。

  除了吃长得像鱼的,长得不像鱼的也被江苏人吃。江苏人爱把黄鳝和五花肉一块炖,胶原蛋白娇滴滴的稠啊。长鱼纤细,单独成菜,最适合搭配小酒。鳖入锅只需蒸煮,熟了浮在汤上,吃了最补。

  以及吃人的鱼,江苏人竟然也流哈喇子。鲨鱼肉煮熟后有点硬,但有沙沙的颗粒口感,和滑口的冬瓜一起炖汤,恰如天造地设的一对。

  这都源于江苏人有吃鱼的底气。长江横贯江苏东西425公里,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718公里,沿着太平洋,有长达954公里的海岸线。中国五大淡水湖,就有两个在江苏。

  靠水吃水,吃鱼就是江苏人的生活日常。久而久之,习惯养成文化,江苏的“苏”字繁体版,是草字头下面一个鱼、一个禾,这叫稻田养鱼,江苏“鱼米之乡”便由此而来。

  不缺鱼吃,江苏人也会吃鱼,挑刺儿的功夫就是一绝。许多人不爱吃鱼,就是嫌鱼刺儿多,没有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的酣畅淋漓。

  江苏人是慢性子,喜欢这种“啜嘴”的味道,这种味道小而美,要用嘴去反复咂摸。“啜”字一个口四个又,想必就是这个意思。

  即使心细如江苏人,也没有不被鱼刺卡喉咙的。用饭团咽、喝醋泡软、上镊子拔,江苏人从小就身经百战过,但还是忍不住被一条鱼就勾引了啊。

  江苏人这么聪明,打小吃鱼呗

  江苏人打小就听大人说,来来来,把鱼吃了,吃了变聪明,考试更给力,DHA啊!

  DHA是什么鬼不知道,但江苏人愿意为了学习进步,对鱼倾注心思。妈妈们让吃鱼头,说吃啥补啥,虽然鱼头里的肉口感怪怪的,娃儿们也义无反顾。爸爸们贪恋鱼籽,哄娃儿们说鱼籽吃了会变笨,娃儿们真就再也不吃了。

  吃完了鱼,江苏人也觉得在功课上有如神助。古文背诵也顺了,英文单词也写对了,数学题有法可解了,物化生、政史地门门功课不偏科,音乐、美术、体育样样才华横溢,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挂满一整面墙。

  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能考上大学,每个学子都希望自己能决胜高考。灯火通明的教室,学生们埋进《5年高考3年模拟》,校外的出租屋里,家长们在厨房里使出十八搬做鱼的手艺。漫漫的求学路,少不了鱼的味道。

  事实也证明,江苏学子的脑门上,刻着“真才实学”四个字。据2015年的统计显示,江苏省光是两院院士数量,60年来一直盘踞在全国榜首的位置。

  就算追溯历史,江苏学子的学习力,也不接受质疑。历代科举状元中,江苏以60人的总数排第一,占全国六分之一。光是清朝时期,大约每2个半状元中,就有一个来自江苏。

  你若问一个江苏人咋这么聪明呢?他会谦虚地说,吃鱼了呗。

  走遍天涯海角,鱼是浓浓的乡愁

  江苏人比较恋家,一旦出门了,就是天涯海角。不管江苏人走到哪,都想安安静静地吃条鱼,鱼里有浓浓的乡愁。

  有个北漂多年的江苏朋友,每当天一凉,就会想念家乡的一碗鱼汤。

  他说老家的早饭,少不得一碗鱼汤煮就的馄饨或面。外地人吃馄饨,馄饨是主角,在他们老家,喝鱼汤才是正事儿。

  小时候,他经常趴在一边看师傅包馄饨,细节至今怀念:肉香四溢的馄饨馅被竹筷轻轻挑起,在薄薄的馄钝皮上一转,再轻轻一弹,包好的馄饨便轻盈盈地落入煮沸的鱼汤锅中,一会功夫,馄饨浮出水面,连汤盛进碗里。

  离开故乡后,他发现外地人吃面食时,原来喜欢放浇头和辣油。他还是喜欢老家的吃法,想吃咸点,就挑点细盐,想吃辣点,就撒些白胡椒粉,喝鱼汤的人就是冲着鱼汤的鲜。

  每次回老家,他必然直奔早点铺子。一夜的火车,空腹后来碗鱼汤,那享受的味道,让他觉得就算是坐一整夜的硬座,也值了。

  乡愁如他,身边的江苏朋友,对鱼都有一种执念,这种执念来自胃的记忆,时时等着一条鱼来将其唤醒。

  如果你求江苏的朋友办事儿,就请他吃鱼吧,啥事儿都好商量。

  如果你更进一步,爱上了一个江苏人,就带他去吃鱼吧,他会死心塌地跟定你。

  文:《中国新闻周刊》新媒体记者 俞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