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机长》半部好片!人物符号化、强行煽情,导致没有疼痛感
《中国机长》已经成功完成了阶段性的任务,拉开了与《攀登者》的票房差距。截止3日下午16点,《中国机长》累计票房已达10亿元,影院排片量近34%;而它最大的对手《攀登者》票房刚过5亿元,排片量下降到18%。
看来院线经营者已经做出了选择,在综合网络打分与观众观影意愿后,果断押宝了前者。可以预见,《中国机长》在巨大的排片量优势下,将进一步与《攀登者》拉开差距。
《中国机长》为什么能击败《攀登者》,恰恰因为它足够“聚焦”,集中表现了飞机遇险的几十分钟经历,没有太多的支线故事干扰主线,用“简明轻快”的叙事闭合了主题。
而《攀登者》无论从结构还是主题上来讲,其实比《中国机长》要复杂些,部分段落也更加出彩。但过于冗长的爱情戏码让“攀登”的主题陷入失焦的尴尬境地,没能让珠峰攀登的大历史与人物情感达成共振,文本之间出现了缝隙。这在影片第三幕,那场婆婆妈妈的无聊告白中显得极为明显。
因为导演的调度能力与叙事上的轻重取舍,令具有丰富文本层次的优势变成了累赘,反而令结构和叙事简单的《中国机长》显得主题突出,干净简练。而最终观众用脚投票,显示出的票房成绩,也说明了大众对于两部影片评价的高低。
但《中国机长》依然有许多可以进步的地方。影片改编自真实事件,而且从事件发生到影片上映不过一年多一点,观众对现实的记忆非常清晰,大大小小的各类报道刷屏网络、占据媒体,观众完全清楚事件的来龙去脉,他们只想看导演如何将其戏剧化的改编。
因此,《中国机长》必须面对真实性的拷问。
如欧豪饰演的副驾驶,被吸出窗外,严重撞伤,还有冻伤,居然可以自己下了飞机,顶着红肿的脸,继续和爱慕的空姐眉来眼去?
如在事发在海拔9700米高空,零下40度左右的低温,又加上800公里的时速状态下,机长怎么衬衫都没有起皱?
观众可以混淆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之间的关系,但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创作者却不能在这里偷懒,否则“细节控”和“专家控”观众就会不断提出大大小小的质疑,从而引爆舆论,拉低观众对于影片的整体评价。
但产生质疑的原因不在观众,而在电影本身。如果影片足够紧张,强烈的焦虑感会让观众失去当场思考的能力,把观众彻底拉进叙事的节奏和状态里,观众其实无暇去追问细节。
影片最大的遗憾就是香港导演刘伟强放弃了港片经典模式,反而以好莱坞为模板,但工整的好莱坞叙事节奏仅坚持了一半,就方寸大乱,造成前半段惊险,后半段乏力的缺陷,成为了半部好片。
其实好莱坞叙事模板非常适合这里空难题材的影片,也有大量同类型的美国大片可以借鉴。但好莱坞叙事模板是形式与内核的统一。而《中国机长》只在节奏上亦步亦趋,却丢失了最为重要的内核。
好莱坞电影故事的内核永远是人,可《中国机长》的叙事中心放在了事件本身身上。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的《萨利机长》只用了20分钟记录刺激的迫降,而且放在了开头部分。整个故事的重心放在了萨利个人身上。
用了两幕的时间去表现他在备降成功前后的心理变化,以及大众和审查机构对他的质疑与认可。来自社会和机构的偏见与支持,不断发力,相互角逐,最终把故事推向了令人窒息和揪心的高潮。反观《中国机长》,后半截的乏力恰好是因为没有聚焦人物。
事实上,对主要人物行为的原因追索,需要前置,这是完成人物内心转折,塑造人物弧光的重要伏笔。但《中国机长》里只有孩子的生日、开轰炸机的口头叙述,实在乏善可陈,且都是一晃而过。
没有起飞若干天前的倒计时,也就等于放弃了刻画这个人物的企图。电影不同于现实,现实杂乱无章,电影必须条理清晰,前后铺垫,逻辑顺畅。而这些结构性缺失,在《中国机长》里极为突出,失去了铺垫,就等于放弃了共情。
人物塑造上的乏力,也体现在了高潮时刻,危机解决上的潦草。最后机长穿越云层的经历纯属虚构,加上第三幕无休止的滥用煽情,使得最后的奇迹降落,介于幸运的偶然和专业的必然之间,失去了震撼人心的落脚点。
《中国机长》的问题仍然是没有疼痛感。人物单薄,仍然符号功能性大于人性。没有了人味,让前期难得建立的紧张感,最后松弛到令人遗忘,不留痕迹。
刘传健机长在后来接受采访时,多次提及:飞行真不需要什么英雄,不需要什么杰出人物,需要的是大家都安全。对于电影来说,刘机长的前面两句话非常关键,可《中国机长》却只记住了最后一句,即“需要的是大家都安全”。
这,就是影片最大的可惜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