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速风流》:这是一部真正的“速度与激情”?
很多年前,在我还是个学生时,有个师兄特别爱看F1。师兄是个微胖界的同学,个子又高,看起来像只棕熊。他平时纳于言,但是一提起F1,眼睛里全是光。因为他的科普,我们这些对方程式赛车完全不懂的小姑娘们牢牢记住了一个叫莱科宁的车手,因为这是师兄的偶像。当他提起赛车里,眼里全是光;当他看到莱克宁的照片或视频时,那光便成了电弧,瞬时与偶像对接,所谓电磁转换就是这么个原理吧。有一次我问师兄,你为什么那么喜欢F1.一向言语寡淡的他想了一会,迸出了一句我在当时都觉得酸倒牙的话:“因为追风的感觉很疯狂”。追风,这是什么感觉。我不爱冒险,这与我是无缘了。但是许多年后,电影《极速风流》给了我一些真切的感觉,关于追风,关于生命。
这是一部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故事。詹姆斯.亨特和尼斯.劳达是上个世纪70年代两位伟大的F1赛车手,他们有着迥然不同的性格。亨特高大英俊,一头金发和放荡不羁的个性不知道迷倒了多少女性。据说他的一生中与数千女性有过风流一夜,除了NBA的张大爷,大概就数他了。况且要不是他45岁就过早去世,这个数字恐怕还会增加。而劳达则是亨特的反面。他冷静、谨慎,精于计算。在他的职业生涯中,一共获得了三届世界冠军。即使80年代后退休,劳达也一直F1事业中,还出版了不少专业书藉,在专业界亨有盛望。在感情方面,他忠贞与家庭,与妻子心心相印,彼此扶持。这样两个人生活在同一时代,本身就像冰与火的碰撞,充满了戏剧性。而在《极速风流》这部电影中,不仅忠实再现了20世纪70年代他们的竞争与惺惺相惜,更是通过对部分重要赛事的还原,用画面和声效让观众近距离体会到了真正的“速度与激情”。
我对电影最欣赏的部分是导演拍摄的切入点。电影是拍给所有观众看的,但熟悉和喜欢F1或者赛车的人其实并不会太多。对于那些普通观众,电影要靠什么吸引他们呢?我认为是深刻和普适意义的主题。一个好的主题,能够让不同受众都从中获得启示,这是电影的文化价值所在。《极速风流》中,导演展示了两个天才不同的生活方式。没有任何褒贬,也没有俗套地去讲两个天选之子成功与挑战,失败与复仇的故事,只是让观众去感受亨特和劳达的世界,去看到不同人生的意义。亨特胆大过人,以激情驱动车速,从不惧死亡,认为赛车就是车手嘲弄死亡的过程。他享受赛场胜利后的鲜花、掌声和纸醉金迷。所谓“人生得意须尽欢”,这是感性的美好;而劳达则是理性的极至。他爱的是赛车和比赛本身,像照顾一架精确的机器一样照顾着赛车和自己的身体,绝不参与多于20%风险的比赛。他以专业和职业的态度,保证自己能够长久从事热爱的事业。
两个人都按着自己的逻辑生活着,并且获得了自己想要的。在竞争的过程中,他们也渐渐理解和钦佩彼此,成为精神层面的挚友。他们表达友谊的方式非常不同。对于亨特而言,是记者用刻薄的问题为难劳达后,自己愤怒挥出的拳头;而对于劳达来说,是多年后回忆起来,认为亨特“也许不是自己最强的对手,却是自己最尊敬的对手”。“我们从心灵上照顾对方。”故事的高潮部分拍得特别精彩。享特和劳达竞争的最后一站日本富士山站,大雨滂沱,不辨方向,画面被渲染出一股末世的气息。赛车疾驰,在灰黑色的世界里怒吼。大风烈烈作响,迎面扑过来,像是魔鬼的爪牙。生与死一线间。那一瞬间,亨特的世界里只有加速、加速再加速,而劳达的眼前,晃动的都是妻子忧虑的面孔。他们在最后时刻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各自抵达了最渴望的地方。对于亨特来说是冲点线,对于劳达来说,是回到妻子的面前。
亨特对劳达说过,人生不过是自己的选择,知道自己要什么比一切都重要。所以若干年后,劳达看到骑着瘪胎自行车的亨特兴依然高彩烈着,而那时的劳达已经拿到又一个世界冠军了。这就是冰与火的人生,他们一直为自己心目中的理想世界而努力着,燃烧着,也盛放着。写到这里,我重新查了一下莱科宁的资料。我以为他早已退役,没想到1979年出生的他,现在仍然活跃在F1赛场,2016年赛季成绩还不错。他,以及我此前唯一知晓的F1车手、此时仍在病中的舒马赫,他们和前辈亨特、劳达一样,都是这个世界的英雄,他们在赛场上留下了无尽的风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