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评“流感下的北京中年”:折射中产焦虑
睡前聊一会儿,梦中有世界,大家好,受到党报评论君邀请,今天我们来聊聊《流感下的北京中年》。这两天,这篇文章在朋友圈扩散开来。文章记述了作者陪同岳父治疗流感,在几家医院间辗转奔波的过程,并以岳父的不幸离世收尾。两万多字的长文,几乎未加剪裁的白描,几句点到为止的感慨,却让人看到生命与生活的双重脆弱,不免唏嘘。
我们不一定熟悉文中的场景,但作者所经历的桩桩件件,或许随时都会迎面与我们相撞。从文章看来,作者有工作、有住房、有资产,供养一家老小虽不成问题,却也没阔绰到无惧劫难。当脾气执拗的岳父不小心患上“未知病毒”的感冒,求医问药、筹钱办事,让本来小康的一家人倍觉艰辛、倍感无力。可以说,文章作者,正是一个典型的“中等收入中年人”。
双重的“中间态”,使得“中等收入中年人”承受着相当的压力。一方面,老少一肩挑,担子自然重;另一方面,尽管离所谓的“财务自由”尚远,可好歹有一定资产,但面对高企的生活成本,遭遇变故时抗风险能力仍然有限。
由此看来,文章引发广泛共鸣,正是击中了人们心中绷得最紧的弦,折射着时下弥漫的中年焦虑、中产焦虑。
应该看到,生老病死虽是随时在发生,但《流感下的北京中年》一文,仍然只是一个个体遭遇。不过,如果把自己放入文章作者的处境,大多数人可能也难以想象,自己会有什么样的解法,或者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去窗口排队挂号也好,找熟人寻找床位也好,如何陪护、怎样救治,已经超出了很多人日常的经验,也超出了很多人所能掌控的范围。也正因如此,阅读此文才会产生一种集体性的不安与无力之感。
所谓“焦虑”,其实是一种生活失去控制的感觉。人到中年,毕竟有了一定的积累,即便有种种烦心事,但收入在不断增加,生活也在蒸蒸日上。不过,这一切的前提,都是生活的常态没有被打破。一旦遇到突发事件,财富或者人脉,都不一定能解决问题。而处身“双重中间态”者,更因为是几代人、一个家的枢纽,而有着更重的担子。这让很多人不能自由地选择生活方式,或许也是很多人抱怨生活太累的原因。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已经是当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而美好生活,必然包括了对于未来的稳定预期;换句话说,就是焦虑感的消除。说到底,这还是需要用平衡且充分的发展来解决。目前看来,解题或许还任重而道远。比如,在文中我们看到医生的敬业与努力,却也看到优质医疗资源的短缺,床位、药品,甚至花钱也难以保证。如何丰富公共产品的供给,如何进一步提高保障水平,如何增强家庭和个人的抗风险能力,都是需要破题之处。
回看《流感下的北京中年》,还有句医生说的话,值得深思:对病人来说,整体的治愈概率意义不大。毕竟,面临风险的是一位位个体,再小概率的风险,倘若降临到个体身上,也就成了100%。这或许也在提示我们:让整个社会充满生机,让一个时代安宁和谐,正需要让每一个生命都坚强、让每一段生活都坚固。这正是:治愈“流感焦虑”,仍须改革发力。(文 | 刘 念)(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