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中途岛》:一通操作猛如虎
我给《决战中途岛》打四颗星,如果满分是五颗星的话。
在所有的电影类型中,战争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支。因为一部优秀的战争片,对于资金,技术,演员,导演,编剧,道具,特技等等在内的所有因素都是一道巨大的挑战,能够做到门门优秀的作品,怎么可能会不好看呢?
就算你闯过了前面的九九八十一难,后面还有剪辑这道鬼门关藏在后面,比如栽在剪刀手下著名的悲剧选手,《天国王朝》,剧院版和导演剪辑版简直就是淮南为橘,淮北为枳的两部电影。
除了影片自身附带的这些技术因素光环加持,战争片宏大的场面背后的血腥和残酷,其实和人类,这种花了几千万年进化到食物链顶端的生物藏在内心深处的嗜血本质,还是有那么一丝半缕的潜在关系,这就是为什么人们会蜂拥而入到电影院里面,享受一场视觉盛宴的同时,获得心理内部深处的共鸣,所以好的战争片一定是叫好又叫座的。
从这些普通的标准来说,《决战中途岛》完全达标,几近完美。
题材,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标志性转折点,中途岛大海战,但凡上过小学历史课的人都知道这么一档子事儿。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航母对轰,最终结果以美国人4:1大败日本人而告终,宣告了一度不可一世的太阳旗在太平洋上空再也没法耀武扬威了,这个题材足够大,足够引人注目。
要是说到情节曲折,吊诡奇诈,更是堪称一绝,战前美军破译日军通讯密码,预设埋伏,关门打狗,“约克城号”航空母舰近乎奇迹般的火线复出,还有那已经永垂青史的“南云忠一魔鬼五分钟”,这种任何一个编剧都想不出来的神来之笔居然真的发生在现实生活中,对于写剧本的人来说,不用任何艺术加工,直接原封不动的搬上大屏幕就足够吸引人了。
导演,罗兰·艾默里奇 Roland Emmerich,如果你还记得一部名叫《独立日 Independence Day》的老片儿,那你一定会对他调度大场面的能力一百二十个放心,毕竟老爷子当年把外太空都玩得溜溜的,拍个海战啥的,那还不是手到擒来嘛。
事实确实如此,钱花到位了,都不是问题。一捆一捆的美元烧下去,出来的效果自然是杠杠滴。除了精益求精的复刻原版道具之外,这次剧组并没有采用当下最流行的3D技术,而是老老实实的玩起了怀旧味道十足的2D拍摄。从影院的观赏效果来说,效果出人意料的好,如果镜头会说话,那它就是在自己讲故事,缓缓流淌的时光雕刻感觉,会让人心醉。
古往今来,拍摄战争片有一个很大的难点,就是出场人物众多,群戏的调度不仅考验导演的指挥艺术,演员的表演能力,同时对于如何选择演员来说,一样是个不大不小的难题。毕竟穿上制服之后,裹得严严实实,加上每个人的出场时间不过那么几分钟,想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的抓眼球,又要做到杂而不乱,各有千秋,无疑不是一个轻松的活计。
《决战中途岛》这回干得不赖!一方面得益于诸多实力派的倾情出演,比如饰演尼米兹海军中将的伍迪·哈里森 Woody Harrelson,蛮牛哈尔西的扮演者丹尼斯·奎德 DennisQuaid,日军一哥山本五十六的扮演者丰川悦司 Etsushi Toyokawa,与舰同亡的山口多闻的浅野忠信 Tadanobu Asano等等,
无一不是业内翘楚,另外一方面得益于重点突出的人设规划,比如创下一次战斗两次重创敌方航母的美国海军王牌飞行员迪克·贝斯特Dick·Best,出场伊始,就是一幅天不怕地不怕,老子天下第一的游侠做派。
虽然看电影的每个人都知道他一定会把战斗机平平安安的降落在航母甲板上(没理由主角半个小时就去领盒饭),但是真的看到摇摇欲坠的飞机落在了甲板水线之下,还是小小的吃了一惊,这样自然也就会记住这张脸,后面欣赏他的英勇事迹之时,也就不会发生张冠李戴的尴尬。
同样还有那个刚愎自用的南云忠一,中途岛海战日军失败最大的责任承担者,影片中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国村隼 Jun Kunimura的表演很有张力,寥寥几句盛气凌人,古板教条的训斥很快就把他的形象勾勒出来,为了后面的剧情铺垫做好了暖场功夫。
诸如此类的优点还有很多处,就不一一赘述了。其他诸如配乐,特效,化妆等等,可以说《决战中途岛》一定对得起你手中的电影票,整个观影过程非常的流畅,平滑,无论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是非常舒服。所以走出电影院的时候,心里是满足的。
但是(它又来了),对于一个有点苛刻的影迷来说,仅仅是满足,似乎还不够,尤其是当年冷静下来,开始打算写点什么的时候,总觉得心里好像少了点什么。那种感觉,如果套用一句流行语来说,就是一通操作猛如虎,突然觉得索然无味,一阵空虚……
为什么呢?窃以为原因有三,丢出来抛砖引玉吧
首先是片长的问题。影片全长136分钟(大陆版剪了2分钟,不影响整体剧情和观影感受),考虑到院线的实际需求,这已经是近乎极限的长度了。问题是导演讲了三个故事,从偷袭珍珠港,到杜立特轰炸东京,然后才是本片真正的主角,中途岛。
从尊重历史,保证剧情结构完整,方便观众入戏的角度来说,没问题,可是这么一整,时间成了问题,准确的说,影片的结构成了一个问题。
一开始导演花了差不多近三十分钟讲了珍珠港,又花了差不多二十分钟讲了轰炸东京和珊瑚海大海战,七扣八扣,留给中途岛的时间就只有九十分钟了。再去掉那些轰轰,轰轰轰,轰轰轰轰的段落,留给人物表演,情节推进的时间就严重不足了。比如最精彩的密码破译,无奈之下只能大大地被弱化了。
对于观影者来说,这样一种面面俱到,但是平铺直叙的结构很容易感到乏味和疲劳。就算是坐在电影院里的时候,被炫目的视觉体验一时迷惑,出了影院回味一番,还是会觉得怅然若失,而且越是回忆,越是会觉得有点遗憾。
其次是人性的深度挖掘。现在已经是9102年了,人们对于宏大历史事件的认知和三十年前,罗兰·艾默里奇拍摄《独立日》的时候,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简单说,人们已经不再相信单一的脸谱式面具,好人坏人的界限不再是那么的泾渭分明,好人也有缺点,坏人同样有优点,更不要说立场转换之下,好坏更加难以定义。比如《硫磺岛来信》和姊妹篇《父辈的旗帜》在这方面就做出了划时代的探索。
《决战中途岛》里面轻描淡写的带了一笔,但是显得有点漫不经心,不管是数量还是质量,都停留在非常初级的阶段。无论是正面人物还是反面人物,都好像是戴着面具在演戏,和上一部同样是经典的二战题材的作品《敦刻尔克》(参见拙作:静水流深)相比,这部有点令人感到扼腕了。
最后一点,审美疲劳。这个倒不全是本片创作人员的责任,而是在时代变革的威力之下,所有的标准都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举个例子,美军攻打伊拉克,是全世界的观众第一次可以在电视屏幕上以近似现场直播的形式近距离观察一场战争是如何进行的,原来和以前电影里面拍出来的不一样啊。
这样一种视觉传播的新型方式,给传统的战争片带来了新的挑战,怎么拍出更加真实的战争画面?因为现在的观众比以前懂得可是要多不少了,老一套的三板斧不好使了。
很快,我们看到了《黑鹰坠落》,《猎杀本拉登》,《天空之眼》,《血战钢锯岭》等等一大批新类型战争片,无论是在视听特效技术还是主题内容情节方面,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种感觉就像是詹姆斯·邦德遇到了杰森·伯恩。
时代变了。真的变了。这个大概可以解释我看完《决战中途岛》之后颇为复杂的感受,觉得很熟悉很亲切,但是总觉得少了些什么。
彩蛋:片中那个出现在中途岛战场,一直神叨叨要拍战地电影的角色,其实为了致敬约翰·福特。
这位大导演确实在1942年中途岛大海战爆发之际亲临战场,日军飞机轰炸美军阵地,他果然如同片中所描绘的一样,抱着摄影机冲上屋顶,即使被子弹打中负伤,依然拒绝下火线,要求助手继续拍摄这种千载难逢的真实经历。这段影片后来成为纪录片《中途岛战役》的重要部分,并且在次年拿下了奥斯卡最佳纪录片。
PS: 作为李安的迷弟,看了《决战中途岛》,才会更加深刻的体会到当年他拍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到底意味着什么,又是付出了怎样的一种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