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爱尔兰人》挑战返老特效,以数字摄影仿怀旧胶片质感
《爱尔兰人》改编自美国前调查员查尔斯布朗特,于2004年发表的回忆录《听说你刷房子了》(I Heard You Paint Houses),该书记载黑手党杀手法兰克希兰的生平,他坦承曾为布法利诺犯罪家族工作的罪行,以及当年的工会领导人吉米霍法失踪的原因。
横跨半个世纪,以复古底片质感划分年代
“唯有将同幅影像并排观看时,你才能意识到底片质感差异。但当你看电影时,你不会像是‘喔,这是底片,当然就是60年代!’的反应。”罗德里戈·普列托(电影《爱尔兰人》摄影指导)
论起摄影指导Rodrigo Prieto(罗德里戈·普列托),他曾担任过李安《断背山》、《色戒》的摄影指导,亦与导演Martin Scorsese合作拍摄《华尔街之狼》与《沉默》,两人长年合作培养出的绝佳默契,更促使他们一同缔造史诗犯罪电影《爱尔兰人》。
以回顾黑帮职业杀手法兰克·希兰(Frank “The Irishman” Sheeran)一生的《爱尔兰人》,其故事横跨半世纪,Rodrigo Prieto为了在画面上创造时代更迭感,先将故事区分成50年代、60年代及70年代后期等时间段,再根据不同时期,仿造当时的怀旧感画面。
“他(Martin Scorsese)提及观看家庭电影的感觉,但并不想呈现手持、粒状的风格。于是我想到也许可以模仿过往人们在家庭摄影师,所使用的旧感光乳剂(emulsions)成像颜色。”Prieto分享,他研究了当代流行的摄影底片Kodachrome的饱和度,与底片Ektachrome较偏黑青色的特征,并将前者应用到50年代,后者则是60年代。
拍摄70年代后期时,Prieto则参考银盐底片冲洗技法ENR,其成像对比度高、颜色较不饱和,看似画面漂白,却明暗对比强烈,他也将该风格应用在主角杀害目标后,表现角色的罪恶感与遗憾等情绪。而这些仿底片风格的拍摄,皆是由数位摄影机Arri Alexa、Red Helium拍摄4K,再经数位中间制作(Digital Intermediate)而成。
数年开发返老还童特效,展现不同年龄阶段样貌
“Scorsese是位非常优秀的倾听者,我认为这是他在指导演员时如此出色的原因之一。因为他既能投入演员的演技中,同时确保其特别演出是大众所能接受的。”罗德里戈·普列托(电影《爱尔兰人》摄影指导)
早在2015年,Scorsese即引用电影《四海好家伙》中的圣诞晚会场景,让主演之一的Robert De Niro独自演出并与揣摩不同神情,再由视觉特效公司Industrial Light&Magic(ILM)视效总监Pablo Helman所制作一系列的返老技术,以确认特效的可行性。
视效部门为了模拟不同年龄层的外观差异,在拍摄《爱尔兰人》早期人生阶段的镜头,每个角度都需出动三台摄影机,作为后制素材与数据参考。Prieto解释:“我测试不同数位摄影器材,比对底片Ektachrome和Kodachrome的成像,因为大部分需要返老技术的画面,正好是50、60年代,所以我必须确保摄影机映射出的颜色,能够匹配胶卷底片。”
而测试过后,发现摄影机RED Helium最接近复古底片质感,因此团队最终以此为主要摄影,再以两台Alexas纪录演员动作演出与光影变化。“我唯一担心的是,光线是否能够被视觉效果准确地重制出来。”Prieto表示,每次设置完摄影机与灯光设备后,都必须让后制团队记录曝光值与颜色对照表,“他们不仅能够追踪动作演出,还能追踪光线变化,这真是令人惊讶。当我为电影配色时,我可以看到他们无缝接轨地吻合所有内容色调。”
眼神展现岁月年华
举凡电影《阿凡达》、《魔戒》等运用动态捕捉技术,先在演员脸部、身上设置追踪点,再将拍摄素材提供后制转化成最终样貌,然而ILM的返老技术,则无需动捕技术的追踪点,透过单一角度的三机摄影,就能让演员蜕变成青壮年形象。
Scorsese更认为演员的眼神,是反映年龄的关键:“某些镜头需要重制演员眼睛,但仍要看得出拟出的眼睛完全同于一人,即使其皱纹和肌肉已经改变。若是视效部门是从无到有制作眼睛,那我想呈现的会是什么?是眼神力度、沉重感或是威胁感吗?”此外,为了展现出该年龄应有的姿态,甚至每个细节的演出都有专人指导。
谱写多时空音乐,走入时代乐曲制作
《爱尔兰人》主题曲之一〈Theme for The Irishman〉
“那是一块空白的画布,这部电影历时数十年,我们有不同时期的歌曲构想。当开始将其分解为时间段后,一切就此开始。”《爱尔兰人》配乐师 Robbie Robertson
〈Theme for The Irishman〉以深沉的鼓声,搭配象征不详的民谣吉他琴弦,再以营造寂寞氛围的口琴音调,与悲哀低鸣的大提琴拉出主旋律,这是配乐师Robbie Robertson为《爱尔兰人》谱曲的原声带,试图在这场半世纪时空之旅中,创作出永恒的乐音。
“当开始思考配乐时,导演Martin说:『第一个规则是听起来不能像电影音乐。』我就是在做电影的音乐,但是却不能听起来像电影音乐?那消除了很多可能性,我不得不去前所未有的音乐境界。”Robertson表示,他就像是面对空白画布般挥洒颜料,先是将电影拆解不同时期,再为每个时间区段制作歌曲。
“在几十年的故事中,我们试图找出一种可能起作用的声音、情绪与感觉。Martin被我写的主题所吸引,这个旋律为这部电影带来了独特而永恒的品质。”Robertson道,电影配乐参考多部40、50年代歌曲,音乐总监Randall Poster形容:“《爱尔兰人》中的歌曲是遨游时空的通行证、神奇的自动点唱机,它将使被忽视的音乐瑰宝焕发活力。”
“只有像《爱尔兰人》这样的Scorsese电影,才能以如此的紧迫感与企图心,点燃过去。”音乐总监 Randall Poster
尽管《爱尔兰人》最终在Netflix平台上放映,但Netflix亦给予导演Scorsese许多创作空间,他表示:“毫无疑问,与观众一起看电影真的很重要;但是得到一家公司的支持,表示您将不会受到干扰,使我们在这个项目上得到机会,尽管它流淌剧院的发行权。”
即便只在网路上观看,可能会失去影院规格的观影体验,但《爱尔兰人》仍获得许多观众、外媒影评人对于技术、演技等好评,而其细致的底片质感,更表现出导演对这部片的重视与坚持。
本文完
如果本文对你有用
欢迎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