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25年激战才签署的和平协议,他登基后果断毁约,直接导致亡国
谈起皇帝的生活,我们首先想到的是“锦衣玉食”、“佳丽三千”,“一段饭恨不得吃掉老百姓一年的收入”。殊不知,历史上有几位皇帝却在王朝依稀尚存的情况下,一下从天子沦为阶下囚,而宋徽宗就是其中一个。
说起宋徽宗,大家并不陌生,这是一位才情很高的皇帝。如果他不是皇帝,那是他的幸运,因为他可以专心钻研书法琴画;如果他不是皇帝,这是国家的幸运,因为大宋不必被一个孱弱的人所领导。可是历史不容假设,他在位期间,北狄来犯,大宋被迫南渡,赵匡胤打下的江山,被他丢了大半。
更有趣的是,在他当皇帝期间,选拔人才凭的不是行政能力,而是艺术成就。因为他自己是个少有的艺术天才,所以他对书画颇有造诣的官员情有独钟,谁的画画得好,封个官;谁的字写得出色,马上升职。导致他当政期间,朝中汇聚了一批以“艺术家”为主的官员,真正的能臣干将未能得到任用,一度朝纲荒废,军纪废弛。
因为施政无道,导致义军四起,各地的农民起义虽然都被成功镇压,但造成严重内耗,国力衰减,导致对外抗击侵略时战斗力严重不足。
在外交上,宋与辽有盟约在先(檀渊之盟虽是耻辱条约,但也是经过二十五年战火后才签订的和平协议),故多年未起战事。某日,一辽人给宋徽宗献计,表示可以联合金国灭辽,宋徽宗觉得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灭了辽国便可收复被辽侵占的土地。宋徽宗本为一个艺术天才,但作为一个兼职政治家的毛病就暴露出来了:想法是很好的,就是想得太简单了。
金国口头上答应了宋徽宗联合灭辽的计划,并允诺宋国可以收复失地。但是宋徽宗违背宋辽之间的“澶渊之盟”,背信弃义为金国所不齿,更何况,金国怎可能允许宋国收复失地继而做大?
果然在辽国被灭后没多久,金兵开始南下,在腐败的北宋军队面前,金兵势如破竹。宋徽宗一看形势不对,立即退居二线,让位于自己儿子,也就是后来的宋钦宗。宋钦宗继位后,斩杀了其父遗留的一批奸佞,重用主战派将领,金兵一度被有效击退。但金兵迅速卷土重来,眼看大势已去的宋钦宗派人前往金兵大营求和,可惜仍未能阻止金兵的侵略。随后金兵迅速攻下开封,也就是北宋的都城。城破后宋徽宗,宋钦宗二帝被俘,最终客死他乡,北宋也随之覆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