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十三钗》一部好看的电影

  举目硝烟弥漫,满城断壁颓垣,生死,离散。后人没有把那战火熊熊燃烧四十多天命名为战役,而是屠杀。

  这座盛满了金风玉露一相逢的风流古城倾塌了,仿佛要用同样多的血和泪再填补起来。

  这是一篇毫无时效性的观后感。

  《金陵十三钗》上映的时候我还在上小学,我站在电影院售票大厅选电影的时候,妈妈说这个不适合小孩看,于是我看这部电影的计划一直拖到了昨天,网易云音乐随机切歌到秦淮景的时候。

  电影讲述的故事切口很小,主线剧情简单到一句话就能概括:南京劫难的时候,一群在教堂避难的秦淮河妓女,为了保护被困住的教会学校的女学生,替她们参加了日本人的战争庆功会。

  风雨飘摇的南京城中,教会学校的女学生们、神父的养子和一个美国来的殡葬师被困在教堂里,后来,这间小小的教堂里又收容了一群风尘女子。

  最初女学生和妓女之间泾渭分明,甚至产生摩擦。但在一次次共同面对危险之后,她们的樊篱逐渐消失了。女学生为了不让日军发现藏在地窖里的妓女,主动引开了敌人;小蚊子来不及躲藏被日本军官发现,学生们巧妙的化解了危机。

  情感升华的顶点,秦淮河女人们做出了替学生们赴这场生死未卜的庆功会的决定。

  如果这是一篇课文,柳柳一定会把重点放在人性上。她会说:“这一切,之所以读来没有违和感,是因为这都是人之常情。”

  整部电影看完,我最大的感受是震撼。不必上升到民族大义,也不必上升到舍己为人,仅仅是最平凡、最底层的人们,在残酷的生死面前抛弃利益、身份、国籍,患难与共互相救赎时,所闪耀着的人性光芒就足够动人。

  我无法理解各大网站上对这部电影大面积的负面评价,因为他们大多数看起来只是简单地了解了故事梗概,像我上文叙述的那样简洁的一句话故事梗概,看到妓女换学生的情节,就在网上掀起了“学生的命是否比妓女的命更有价值”的讨论。更有甚者给这部电影贴上了“消费国耻”“消费妓女”的标签,我不敢苟同。

  电影中塑造的学生和妓女,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极致的美。女学生是不经世事,洗尽铅华呈素姿的白月光。秦淮河人是阅遍沧桑,看遍人间冷暖的朱砂痣。

  豆蔻无微不至地照顾濒死的浦生,因为浦生让她想起了她的弟弟,她安慰浦生时讲的美好幻想,是跟他回去种田,是去跟他卖艺赚钱。为了给浦生弹一曲好听的《秦淮景》,她不惜冒死回去找琴弦。

  她被日军折磨的时候,不知会不会遗憾她对浦生说的“我天天弹琵琶给你听”再也无法实现

  豆蔻和香兰被日军折磨致死,其他姐妹们宁愿相信她们是“被流弹打中死去的,没受苦”。她们依然盼望着生和死都能体面一点。

  玉墨曾经也是教会学校优秀的学生,养父对她的侮辱结束了她美好而安稳的生活。她最想回去的年龄是十三岁。

  她说:“直到十三岁,我还是个好女孩。”

  最开始秦淮河女人叫书娟她们“女学生”,后来叫她们“妹妹”。

  她们穿上学生服,说“我妈说,我家就缺个读书的。”

  秦淮女人们换上学生服和学生们道别的时候,提到最多的,是自己最珍视的事物;是“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她们向往美好的生活,向往女学生们有可能会得到的,美好的生活。

  电影里的教堂、神父、学生、妓女,都可以看作有其对应的符号。教堂是有些岌岌可危的避难所,神父是给予庇护的人,女学生是战火里美好的希望,秦淮河女人是每一个和命运抗争的普通人。

  片头李教官的瞄准镜扫过一片荒芜,唯独微微滞在女学生仓皇逃生时掉下的皮鞋,和秦淮河女人美丽的面庞。

  学生们透过教堂的彩色玻璃窗望着外面的战火,望着南京城的哭号,望着光鲜艳丽的秦淮河女人走进教堂时的风情万种。

  透过教堂十字架上方的彩色玻璃漏进来的一束光,见证了最残酷的战争,最真诚的祈祷,最勇敢的决定,和最璞真的人性。

  “妓女的命和学生的命哪个更重要”这个命题是不存在的。与其说这些秦淮河女人是舍生取义地救女学生,不如说她们实在守护和救赎她们心里最美好的回忆和希望。

  众生平等是教堂作为庇护所而存在的必要前提。

  这不是妓女拯救学生的故事,是人们追寻和守护希望的故事。

  你看,战火燃遍的荒芜里,开出了一朵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