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虫》:灶鸡子的愤怒
突灶螽又称灶马,川话叫“灶鸡子”,平常出没于厨房、垃圾桶,以剩菜、碎屑为食。这种生命力顽强的昆虫成为解读《寄生虫》的关键密码。
以主仆两家人合影为主题的海报,看上去不分彼此,但衣品、首饰、裸足,尤其是趴在小腿上的灶鸡子都在泄露人物的身份;蒙着双眼、面目模糊,象征贫富差距、阶层隔阂的普遍性:
倒地的裸足者,则意味着为了维持表面上的其乐融融,无数底层所付出的代价。
奉俊昊发表获奖感言,认为自己不是唯一能拿金棕榈的韩国导演。
以艺术品质而言,金绮泳的《下女》(1960)、李沧东的《薄荷糖》(1999),还有他本人的《杀人回忆》(2003),都有获奖的资格。
《杀人回忆》以一起悬案显示正义终将但不是每次都能战胜邪恶的哲学主题,秒杀欧美同类,影史能与之媲美的犯罪片也就《M就是凶手》、《罗生门》、《发条橙》、《复仇在我》等寥寥几部。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双眼,似在逼视茫茫人海中的凶手,拷问人心、人性,看得观众头皮发麻:
时隔15年,奉俊昊又捧出一部足以比肩《杀人回忆》的传世佳作,可喜可贺。
《寄生虫》以自然、扎实的细节呈现各种象征和隐喻,情绪拿捏、节奏掌控出神入化,对芸芸众生的悲悯令人颤抖。很久没看过这么精彩的电影,观影过程多次暴笑,还有愚蠢的想哭的冲动……
基泽弹击灶鸡子和儿女寻找免费WIFI的镜头耐人寻味,灶鸡子简直就是底层生活的缩影,为了活下去甘冒一切风险。
虫子太多,一家人被公家的杀虫剂呛得死去活来也不关窗户,能免费的绝不花钱。
依靠伪造的学历、履历、公司,以及阴谋诡计,基泽一家四口分别出任朴社长家的老师、司机和管家。在门卫都有500名大学生竞争上岗的韩国,可以说非常成功了。
为通过家教的应聘测试,基泽的儿子当着朴夫人的面捉住她女儿的手,以及基泽握住朴夫人的手,不像《红与黑》于连握德·瑞那夫人的手那样瞻前顾后。时代不同了,竞争白热化,可能改变自己和整个家庭的机会稍纵即逝。
朴社长一家外出野营,基泽一家在日本建筑大师设计和监工的豪宅里花天酒地;因为善良,管家忠淑(基泽的妻子)让前管家进门,三家人的命运就此改变。
灶鸡子在中韩都带有贬义:烦人,一脚即可踩死。
你瞧不起灶鸡子,前管家的老公被高利贷者追杀,躲在地下室饿得翻白眼,想当灶鸡子而不可得,连呼吸一口新鲜空气都是奢望。
导演一边同情底层的苦难,一边严厉批判底层自身的弊病、乃至整个韩国:拍下基泽一家的秘密,刚刚还在哭泣、跪求、行贿的前管家马上变脸,把手机的发送键比作朝鲜的导弹按钮,政治笑话与个人发泄齐飞,令人叫绝。
都是灶鸡子,相煎何太急!
你看,基泽跟儿女命悬一线、东躲西藏的样子像不像灶鸡子?
雨一直下,对于富二代来说,只不过多了一个在自家花园野营的体验,对于底层则是灭顶之灾。这个对比可以说很残酷了。
家里水漫金山,基泽首先抢救的是妻子的银牌:
片头忠淑夺取银牌的照片非常醒目:
这块银牌象征基泽一家的荣耀和曾经的拼搏,被基泽视若珍宝。
他们不是不努力,基泽的儿子考首尔大学屡败屡战,女儿出口成章、才华横溢,他们需要的只是一个跨越阶层的机会。研究数据显示,韩国富裕家庭的教育资源远超平民子弟,出现父母的学历和经济条件遗传给子女的趋势,阶层固化非常严重。
高潮段落,底层自相残杀触目惊心,一些观众大惑不解,杀死基泽女儿的明明是前管家老公,基泽为什么要杀朴社长?
小时候看上影译制片《斯巴达克斯》(1960),情节和宏大的战争场面早已忘光,唯有一个镜头历历在目,斯巴达克斯角斗中不敌黑奴,眼看命丧当场,黑奴于心不忍,将鱼叉掷向观战取乐的奴隶主:
韩国的社会矛盾远不如古罗马那般尖锐,但基泽的行为逻辑与黑奴高度一致。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朴社长的生意横跨美国,家大业大,一表人才,实则吝啬、猥琐、糜烂。夸奖前管家很能干,又嘲笑人家饭量很大;偌大一个豪宅,只请一个管家,身兼厨师、清洁工、女仆、杂工,24小时全天候待命;以是否越界衡量别人,时刻提醒下属注意自己卑微的身份;满口仁义道德,私藏陌生女性的内裤,买毒品助兴……
朴社长觉得基泽身上的气味很难闻:“放久了的萝卜干?不对,有点像煮抹布的那股味道。也没做什么越界的事,但他属于味道越界。那种气味无法用语言形容,坐地铁的人都有那种味道。”
长期蜗居地下室,身上的气味很难洗掉。你再兢兢业业、谨言慎行,味道难闻、味道越界也不可以,这是你的原罪啊。
前管家的老公在地下室躲了几年,朴社长拿了车钥匙掩鼻而去,基泽终于忍无可忍,上去就是一刀:
后来他向朴社长的灵位道歉,那一刀确实不在计划内,那一刀扎的是贫富差距和坚不可摧的阶层壁垒。
基泽的儿子基宇突然长大,感恩父母,只因父亲无比心酸的穷人经济学:
你知道什么计划绝对不会失败吗?没有计划,人生永远无法按计划进行。没有计划就不会出错。
穷人抗风险能力弱,计划总是跟不上变化……
让躲在地下室的父亲重见天日,基泽唯一的办法就是挣大钱、发大财,把那座豪宅买下来。在这个过程中,会有多少灶鸡子成为牺牲品?
惨烈的市场竞争,导致韩国电影的一大弊病,一味迎合观众,煽情过猛,缺少必要的节制。《寄生虫》后半段凌厉转身,左右开弓,对底层、精英、人性、社会的批判非常坚决,没有任何妥协,有口皆碑,票房大卖,堪称完美。
看看意气风发的黄金组合:
回望《霸王别姬》(1993)的辉煌,中国电影人也要加油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