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7,获金棕榈奖的《寄生虫》依然无法直视惨淡人生

  时隔16年,终于看到了韩国导演奉俊昊继《杀人回忆》后的第二部长篇作品《寄生虫》。

  这也是韩国历史上第一个戛纳金棕榈。

  然而对应国内的现状是:从FIRST青年电影展《寄生虫》的“技术原因”撤映,到国内上映遥遥无期,再到互联网上掀起寻找资源的风潮。

  无疑,《寄生虫》被赋予了这个时代太多的意义。

  《寄生虫》

  上映日期:05月21日

  类型:剧情 / 喜剧

  地区:韩国

  电影要讲的故事单从片名就可见一斑:《寄生虫》。所谓寄生,就是依附宿主来维持生存。

  宿主是谁?富人朴家四口。虫又是谁?穷人金家四口。

  小儿子基宇偶然进入了朴家做英语家教,通过一系列手段将家中人也安排进了朴家工作。女儿基婷做了朴家儿子的美术老师,父亲金基泽做了司机,母亲忠淑则成了管家。

  (以下讨论或涉及微量剧透)

  当金家全员进入朴家别墅时,也就代表“寄生生活”正式开始了。

  一部颇受关注的电影出来,总是会有不同声音的,《寄生虫》也不例外。

  有人说,这片子像一把尖刀利刃剖开了韩国现实社会的贫富差距和阶级状态。也有人说,《寄生虫》就是一部完成水准很高又工整的悬疑片,毫无惊喜。

  但,没有人否定这片不好。只有期待大过实际的落空感。

  而这些不同的质疑声都源于以下两点:

  - 奉俊昊导演使用了太多意象化的符号,是太刻意?

  - 全片是否毫无BUG?半架空设定是否有损社会表达?

  先说说影片中的意象化符号:景观石、虫、马桶、味道、阶梯。

  景观石:「是他们粘着我」。

  景观石是基宇好朋友敏赫为了让基宇接替自己朴家家教工作的带来的礼物,说起来是诚意满满为金家人带来好运的石头。

  但实际上,这石头是假石头。

  地下室被淹的时候,石头是漂浮起来的。这也就是后来当基宇被石头砸的时候,只是变傻了而未致死。

  也就是说,一开始敏赫选中基宇接替自己工作的出发点并不是肯定其能力或者帮助朋友,而是断定富有的朴家女儿看不上穷人基宇。

  景观石实则暗喻不用努力就能富有的不切实际的思想,这也就是影片最后基宇在幻想中将石头放入自然的溪水中,预示自己也将放下虚妄的假想。

  虫:「只要开灯,蟑螂就会全部躲起来」。

  “虫”是贯穿整个影片的重要符号。

  一开始,父亲金基泽在吃饭时桌子上突然出现小虫也只是轻轻弹开。窗外街道上的杀虫剂涌进房间里,爸爸说“最好把家里的虫全部杀光”。

  再有当金家人趁朴家人不在住进别墅里狂欢,母亲的一番自嘲言论。

  结果,一语成谶。

  朴社长一家人突然回来,金家人逃离别墅时的狼狈,金基泽如同虫一般的在地上攀爬。

  无一例外,这都是奉俊昊在暗示我们,电影的虫,就是这一家人。

  马桶:「人在不断吃屎」。

  面对这个半地下的马桶,人必须要弯腰才能拉屎,也就形成了一种人在不断吃屎的感觉。

  马桶的位置摆放当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十分真实。

  金家人一直住半地下室,排水需要水位差,水位差不到就没办法排水,下雨或者大量排污都会受到影响。

  也由此,有了金家人从朴家逃出后发现家中被淹,马桶喷污的具有强烈冲击力的事件。

  味道:「他们身上都有股臭味」。

  “味道”这一符号在影片中也反复被提及。

  他们身上的味道是长期居住地下室以及挤地铁的人身上普遍会拥有的味道。

  有一个说法,在首尔职场人的口中:地铁一号线的味道是贫穷和无能的标志。因为这条线上这条线每天上下班的都是些社会底层人士,甚至还会有流浪汉。

  那些去除不掉的味道,实则是穷人的穷酸味和挣扎求生的苦味。

  这也就是富人与穷人最大的差别。

  这样的区分方式简单粗暴,却清晰地展现出了阶级之间深不见底的鸿沟。

  包括金家人从朴家别墅逃离回自家半地下室的那段路程。

  奉俊昊导演用一个接一个的远镜头、长镜头来表明两家距离之远,高度差之巨,也是完完全全展现了金家人如同蝼蚁一般渺小的身份和阶级之间的差异。

  也正是由于这些符号太过直白,有人说奉俊昊太刻意的让所有人都能明白电影所讲的内容,导致电影太满,失了让人想象的空间。

  与其说片子“完整但没惊喜”,不如将其看作是导演的算计,一场极致的算计。

  《寄生虫》基本无废片,其每一句台词,每一个符号都是导演精心编排而来,或为故事发展或铺垫情绪,每一个片段都有其存在的意义。

  其实就是奉俊昊导演用极致的手段讲了一个荒诞的故事罢了。

  电影通过对金家四口人“一家人进入朴家工作”做的攻略和排布,很巧妙的就展现出了市井小民的狡黠和能说会道。

  可在刻画朴社长一家的时候,连前史也没有,通过挖掘部分隐藏,我们只知道朴社长是一家亲美IT公司的老总。

  关键是,就算是穷人一家人拥有能说会道的能力,一家人能迅速通过考核在富人家里做工,其能力自然不低。但真的就能轻易的与上层阶级如此圆滑的处事吗?

  这就有了一个悖论:既然一家人做事都这么巧妙,做人圆滑,为何会一直蜗居半地下室?照理说怎么着也不至于这么惨。

  真不至于。

  而且像家中管家这样重要的角色,富人们一般都会挑选自己十分信赖的机构,层层把关之后才有决策。富人真的那么傻,傻到会不经过仔细挑选比对就选择家里处事的人介绍的工作者吗?

  比起穷人一家,富人显得太好骗了!

  你见过哪个富人,是没有一点心机考虑的?你可以说朴社长的妻子儿女没有心机,可是朴社长作为公司老板,没有心机?不可能。

  所以其实导演在对穷人和富人的塑造,就采用了半架空的设定。奉俊昊直接的树立起贫富阶级对立面,通过手段让矛盾层层升级。

  包括结尾因为社长一个捂鼻子的动作,就招致杀身之祸。就算是前面铺垫过很多次“味道”,但金基泽的杀人动机其实是不太能够站住脚的。

  首先是面对女儿胸口被捅倒在血泊里,金基泽没有及时的做出抢救行为。虽然用手帮忙按住了伤口,女儿说不按了,然后父亲就住手了?

  父亲被朴社长捂鼻动作刺痛了贫富自尊心,在女儿的安危和自尊心面前,却选择了维护自尊心?

  这是上头了?父女之情不该这样。

  就算是前面铺垫一番朴社长和金基泽争论先救谁的戏都会好的多。

  唯一解释,这就是一则荒诞的寓言故事。有象征符号,有预设情节和特定结局。

  绝妙的是,电影最后的镜头和电影开头的镜头是一个闭环。同样的半地下室窗口,一年又一年,过着蝼蚁一般的生活。

  到最后,贫与富之间的差距也始终成为了难以逾越的鸿沟。这就是现实。不管穷人做出什么样的努力,阶级固化都难以改变。

  其实导演让人人看懂也没什么问题,反倒是那些以“人人都能看懂”就断定《寄生虫》缺乏艺术性的人,未免有些武断了。

  因为《寄生虫》本来就是一部商业类型片,其艺术性本来就比不过非类型片!你要把《燃烧》和《寄生虫》作比,其艺术性肯定是比不过那《燃烧》的。

  但是《寄生虫》在保证观赏娱乐性的同时,依然拥有饱满的情绪张力和硬核的社会讨论。

  艺术性和商业性同时存在,这一点才是难能可贵的。

  文章作者 / 杰瑞

  配图 / 《寄生虫》

  光看可不行,关注我们解锁更多娱乐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