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芸知道》:不“理想”的爱情,总是那么让人难受
《只有芸知道》播出后,收到了一定的争议,连影片中罗芸和隋东风的爱情都受到了质疑。
很多观众不能理解罗芸,“你想要去外面的世界,那就去啊,你们这么相爱,有什么事不能商量、不能说开?”
电影对爱情的理解也到了质疑。
某瓣中一条点赞很高的评论是这样说的:
女主角陪着老公在偏僻的小镇开十五年中餐馆,她自己的愿望呢?她到死都没有看到鲸鱼。中老年男人还在缅怀“相濡以沫的爱情”,但不好意思,当代女性想要的是大江和大海。
我承认,因为隋东风的纠结和犹豫,罗芸的妥协和不争取,让她不够完美地过完了短暂的一生。
如果他们真的说开,如果隋东风真的不在执着于对林太的承诺,给罗芸自己理解下的安全感,可能会更美好,但那是另一个故事。
我突然想起之前和一个男性朋友的对话:
——我一个朋友的工作,是需要各个地方住一段时间的那种,他会在很多地方奔波
——好羡慕啊,我就想找这样的工作
——好什么呀?对象都没办法谈
……
一时语塞的同时,我觉得他好像没有说错。苟且与现实永远是理想与情怀面前的一堵墙。
人生于世,需要有安生立命的资本,向往自由,也要首先能养活自己。
罗芸向往的,一直是梅琳达这样的生活,也因此,罗芸才特地嘱咐隋东风去看看她。
梅琳达在罗芸和隋东风的餐馆打工,还清了学生贷款后,就去了印度寻找印度佛教的奥秘,七个月后回来,一边打工一边攒钱,随后就去肯尼亚看动物大迁徙,还在那里教了一段时间英文,一年后她回来,还带回了一个黑皮肤女孩,是梅琳达领养的,叫凯茜。
但如梅琳达所说,罗芸和隋东风就像她的“银行”,是她追求自由的“翅膀”。但是“银行”却好像很难轻松离开,罗芸和隋东风也不是没有说过这个问题:
——你说你当时要是去了音乐学院读书,会怎么样?
——饿死了吧,哪有现在啊
——那咱们就在这开一辈子餐馆啊
——铮几年钱再说吧
……
——你有想过把餐馆卖了离开这吗
——咱们在这小镇待了九年,每天就是围着灶台转,日子过得是有点单调。我向你保证,趁着这两年生意好,多攒点钱,咱回去,让你也过过梅琳达的日子
——是我们俩,过上梅琳达的日子
……
给自己的生活设“墙”,自我创造困难,也是生活的常态。把自己的想法安给爱人,虽然彼此都过得不够畅快,但却也是爱情的模样。罗芸和隋东风不是Soulmate,他们的爱情并不理想化,他们被现实所绑,甚至有点“累”,但也是美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