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礼记》有一句话:饮食男女,一个人的伟大愿望怎么能存在?它的意思是说,人们的两个最基本的欲望是食物和性。然而,中国人对“食物”和“性”的态度是完全不同的。 “食物”意味着人们把食物当成他们的天堂,“性”意味着一提到性,他们就变得苍白。 电影《饮食男女》开始改变围绕“食物”和“性”的传统家庭观念。
李安的“父亲三部曲”讲述了父权制下传统家庭的压迫和出路。 与另外两个相比,“家庭观念”是最典型的。它讲述了主厨朱每一个周期都做一道丰盛的菜肴的故事,却没有把女儿们拉到一起的吸引力。成年的女儿们想逃离这个被女权的威严所笼罩的家庭,两代人之间的矛盾正在加剧。
最后,家庭的四个成员都发生了“质的变化”。 最小的那个是第一个生孩子的那个。 最平和的家庭观念是匆忙结婚,只谈论性而不谈爱情。 最开放的一个住在老房子里。 最刻板、最传统的朱谈到了“忘情”。这部电影通过展示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思想的碰撞,表达了时代的变迁。 每个人都应该打破传统的障碍,敢于表达和追求自己的愿望。
李安的作品精致而不做作,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镜头的缓慢剪辑和流畅表达。电影开始时,朱的厨艺非常精致。 切割、食物和烹饪的过程通过一套流畅的镜头语言联系在一起。 朱在画中的动作熟练而连贯。 然而,朱的表情并没有表现出任何情绪。 周日的晚餐对他来说只是一个例行的仪式,尽管人们可以毫无感情地关注它。当老人没有去餐厅厨房帮忙时,导演选择了手持镜头跟着他。 晃动的画面不仅符合朱的行走速度,也增加了画面的张力。 镜头的快速移动和广角镜头的使用突出了朱做事的风格。李安用两个小片段在观众面前展示了一个含蓄、无能的老父形象。 他对这个角色的描述非常细致,而且不太繁琐。
在《饮食男女》的镜头语言中,场景的构成和特殊设计是导演意愿的主观表达,起到传达深层意义的作用。钱佳宣布要搬出去后,她和贾珍吵了一架。 在照片中,贾珍站在前面,钱佳站在后面。 他们之间有一段距离。 这是他们脱离内阁的直观表现。贾珍面对着镜头,背对着家人。 “我不知道她为什么感到不平衡,”她说。 这是贾珍在镜头前真实内心想法的坦白。
她嘴里指责钱佳,实际上却嫉妒她。 这一段所展示的贾珍的内心思想为后来的“闪婚”铺平了道路。人物在构图中位置的变化也揭示了人物的内心:贾宁搬出去后,钱佳和贾珍并肩洗碗,钱佳站在贾珍身边。 虽然嘴里还在争吵,但他的心已经明白了“家”的含义,也明白了父亲的难处。 贾珍打破了“篮子”,而钱佳拿起了“盘子”。
在构图的作用下,钱佳和老朱的情感变化也最大限度地呈现在观众面前。叛逆的钱佳用老朱三的话反目成仇,而老朱始终以他一贯的尊严面对钱佳。文死后,朱在画卷上哭得死去活来,而则挺直腰杆,为朱撑伞。 这时,和朱的身份开始发生变化。 朱又回到了童年,成长为大家的领袖。
在电影《最后的晚餐》中,站着的朱从家人手里接过汤,最后把汤放在他们手拉手的照片上。 朱不仅传了烹饪,还保护了家庭。
李安可以说是一个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导演,但他不尊重父权制和封建思想。用细腻的镜头语言来表达人物的情感变化,通过家庭的情感流露,来表达“饮食男女,人的伟大愿望是存在的”,来鼓励人们冲破障碍,去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愿望,去勇敢地追求自己内心的需求,也许这就是李安所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