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号玩家》最大的隐藏彩蛋?你们都被骗了
诺兰 · 索兰托掏出手枪,在愤怒群众的包围中开出了一条路。他打开车厢门,将枪口对准了依然身处 VR 世界中的男主角威廉 · 沃兹。但在看到对方手中金光闪闪的特效以后,他知道沃兹已经得到了「绿洲」游戏最后的「彩蛋」,举枪的手臂缓缓放下。
《头号玩家》中的这一幕成为了观众热议的焦点。确实不太好理解,为什么在此之前无恶不作的大反派,在终于捞得干掉对手的机会时会突然变得心慈手软。是剧情需要一个大脑简单的反派,还是自己在感官刺激中忽略了什么草蛇灰线的精妙安排?
很快在豆瓣和微博中就有人煞有其事地给出了「合理」的解释:当索伦托看见男主手中的金蛋时,就意识到自己在「绿洲」开发者哈利迪的公司实习时给出的小小提议竟然被记下并付诸实践,从而回想起身为游戏设计师的初心,一时良心发现便放弃了杀心。
这个解释确实充满说服力,将索伦托曾在哈利迪手下打工这件事和最终结局联系起来,还顺便升华了一波「不忘初心」的情感氛围,于是人们茅塞顿开,纷纷留言「正解」、「很细节」、「没想到还有这种剧情彩蛋!」…… 隔着屏幕都能看到大家头上亮起的电灯泡。
事已至此,这个圆满的故事理应在此告一段落。唯一的缺陷在于,偏偏就是有较真的人跑去把电影再看了几遍,发现由始至终,索伦托在实习时所说过的全部对白就是建议哈利迪开发一个氪金会员制度。金蛋的事情?半个字都没有提及。至于在原著小说里,索伦托从来就没在哈利迪的公司实习过,提议一事就更加无从谈起了。
也就是说,这段广为流传的解释只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善意谎言,虽然十分符合我们的价值观,但确实是一段子虚乌有的杜撰。反派不开枪,可能真的就是剧情需要他暂时性地智商下线。然而为什么还是有那么多人会在看过这个解释之后,「记起」了一段不存在的情节,并且为编剧的巧妙安排击节称叹呢?
纯粹是人的记忆很不靠谱罢了。
破碎的记忆
在「错误记忆」方面造诣颇深的认知心理学家伊丽莎白 · 洛夫特斯曾经做过这样的实验:一开始先给受测试的人们看一段伪造的迪士尼广告,内容包括到迪士尼游玩以及和里面的米老鼠和兔八哥握手的情境。在看过这段广告之后,有三分之一的人声称他们去过迪士尼乐园,在那里和兔八哥握手,并且他们还记得当时的场景。
在迪士尼只会碰到米老鼠,而非兔八哥(图片作者:Travis Gergen)
不过现实是,兔八哥是华纳兄弟而非迪士尼作品中的人物,在迪士尼碰见兔八哥的概率大概和我买彩票一夜暴富,再也不需要写这篇文章维持生计的概率一样。他们记起的画面,明显是大脑伪造的场景。
这种集体虚假记忆现象如今常常被称为「曼德拉效应」,起因是 2010 年某个美国博主在与朋友聚会时讨论起了著名的政治家纳尔逊 · 曼德拉,他们每个人都以为曼德拉已经在上世纪 80 年代死于狱中,还清晰地记得新闻播放他的死讯以及非洲人哭泣的镜头。然而如果曼德拉本人知道了这事的话可能高兴不起来——毕竟在这场聚会举办的时候他还活得好好的。
2010 年仍在参与世界杯相关活动的曼德拉
之所以人们的记忆会这么不靠谱,还是因为记忆的机制和我们一般所认为的「存储 - 提取」有所不同,事实上每一次对记忆的读取都是对记忆的重塑。如果将每一件事的细节都记得清清楚楚的话,会对大脑带来过重的负担。为了让「记忆」这种行为变得更加高效,大脑在记下某件事情时只会留下一个缺乏细节的痕迹,如果我们不再调用这段记忆,那么这个痕迹就会随着时间被掩盖;如果人们尝试回忆起这件事,大脑就会试图重建当时的场景。
不过由于大脑并未记下当时的全部细节,因此这个重建场景中的大多数元素,都是靠着想象力重新虚构或者从其他记忆中调用的素材。一段我们自以为记得清清楚楚的回忆,实际上是一幅东拼西凑而来的拼图。这意味着每次对记忆进行提取,都会因为混入了更多的错误素材而降低这段记忆的可靠性。
都听你的
考虑到记忆只是对素材的重新整理建模,「回忆」这件事特别被他人的话语影响也就不足为奇了,而且符合逻辑地,别人说得越真实,细节越多,就越容易把我们的大脑唬住,从而信以为真反过来修改自己的记忆。
上面提到过的洛夫特斯最著名的实验正是关于误导和暗示的。1974 年的实验里,她给被试们看了同一部交通事故短片,里面有两辆车碰撞的镜头,然后问他们对片里车速的估计。在提问里实验者用了不同的词语,比如说 “当汽车相碰时,你估计车速是多少?” 以及 “当汽车撞毁时,你估计车速是多少?”
人们会因为语言的暗示而错误地回忆起不存在的碎玻璃(图片作者:Jilbert Ebrahimi)
结果是,听到后一条提问的被试们对车速的平均估计明显高于听到前一个问题的人们。一周之后,实验者又再次问他们,是否在短片中看到了碎玻璃——实际上片中并未出现破碎的玻璃——听到 “撞毁” 这个词的被试中有 32% 声称看到了碎玻璃,比起另一组的 14%,错误记忆有着明显的增加。
正因为记忆特别容易受到他人话语的影响,所以在看到对《头号玩家》情节有模有样的详细解释之后,人们很容易就会错误地「回忆」出虚构的对白,使自己的记忆能够和描述相符。
大脑为什么要撒谎?
为什么一条同样的错误暗示,就能让大帮的人一起记错?可能的原因是,人类的记忆机制本来目的就是为了让所有人形成共识。
人类本来就有从众的特质。在著名的阿希实验里,七人一组的被试需要判断 B 卡片上三条长度明显不一的线条中哪一条和 A 卡片上的直线相同。尽管十分简单,然而接受测试的七个人里前六个都是实验者安排的「托儿」,他们会故意说出错误的答案。而仅剩的那个真正的被试免不了被带偏,最终竟有 3/4 的人都至少出现了一次从众的错误回答。
记忆的可塑性同样体现了人们的从众性,作为社会性动物,在群体之内取得共识对于生存十分重要。当我们的记忆和其他人不一致时,我们倾向于修改自己的记忆来和他人保持同步,而「脆弱」的记忆机制使得做到这点十分轻易。而我们也会坚信修改过后的记忆是真实的,从而心安理得地融入到群体中。
不过从好的一面来说,大家愿意相信这样的童话——大反派仍然有着未泯灭的良心,而身为「造梦师」的游戏设计师亦注重每个人的建议——也不失为一个美好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