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机长》:他怎么悄悄变Man了这么多?

  国庆假期,大家应该都休息了吧?

  有一批人,节日期间却还在上班。

  而且,还上得惊心动魄。

  他们就是《中国机长》里的机组成员们。

  很多人好奇,飞机不是交通工具中失事概率最低的吗?

  这话不假,可一旦发生危险,应对事故的难度系数远高于地面。

  电影原型来自去年川航3U8633航班的紧急备降事件。

  过程,如同炼狱。

  万米高空中,风挡玻璃爆裂。

  飞机“开天窗”,带来的是机舱释压。

  低温缺氧强风的环境,高原上航线的复杂多变,都在跟飞机上的128个人做生死博弈。

  结局,全员生还。

  这例中国民航界的奇迹,还受到了国外媒体的褒奖。

  整个8633机组成员,也成了百姓心中当之无愧的中国英雄。

  看电影的观众,几乎都没有亲身经历过这次事故。

  但坐在座位上,全程无尿点,手指紧紧抠住座椅的扶手,画面中传来的真实、刺激、恐怖、震撼的感受是一致的。

  身临其境的观感,由两部分组成。

  首先,灾难场面的还原度很高。

  飞机释压,机舱外像装了一个巨型吸尘器。副驾驶徐奕辰(欧豪饰),半个身子都被吸了出去。

  

  零下40度的超级强风,足以割破皮肤和衣服。

  后来落地后才发现,他的衣服都被吹烂了,胳膊冻得通红,脸也毁了容。

  客舱里颠簸如同地震,行李从架子上滑落,一片狼藉。

  生死关头,乘客的情绪都崩溃了。

  紧张,不安,相互传染。

  有人摔倒,有人哭闹,有人离开座位想要冲进驾驶舱质问机长:为什么不往回开。

  小年轻绝望的声音,喊出了每个人的心声:我还不想死。

  现成的框架,并不代表故事好拍。仅仅还原事件本身,电影会变成纪录片;强行煽情用力过猛,又难以实现共情。

  《中国机长》拿捏好这个度,是因为它不打个人英雄主义这张牌。

  电影传达出一个理念:备降成功是全体机组的功劳。

  每个人的努力,让人感同身受。

  玻璃出现裂纹后,机长刘长健(张涵予饰)果断调头,备降成都。

  不得不选择一条最冒险的路:等云团裂开,纵穿雷雨云;

  副驾驶回到驾驶舱后,意识已经模糊了,但他仍在努力配合完成机长的指令。

  乘务长毕男(袁泉饰)临危不惧,从容指挥,确认每一位乘务员的位置。

  面对乱成一锅粥的乘客,她的表情坚定声音有力:“我们受过专业的训练,有能力有信心保证您的安全。”

  空乘李沁摔倒后,强忍伤痛爬起来照看机舱尾部;

  张天爱用身体保护婴儿,都很正能量。

  穿梭在驾驶室内/外,同时经历两个世界的人,是第二机长:梁栋(杜江饰)。

  危机发生前,他被打趣为“备用的”。

  高原飞行实行双机长制,去程一个机长,返程一个机长。负责驾驶返航段的杜江,去的时候按照规定可在飞机巡航时到客舱休息。

  但因为他的存在,同事就有了加油站和定心丸。

  敏锐察觉飞机发生异样的是他;

  一直在试图呼应地面、建立联系的是他;

  助力近乎处于人体极限的机长驾驶操作的是他;

  不断给机长、副驾驶摩擦身体,防止他们被冻晕的也是他。

  这不是杜江第一次当英雄了。

  之前就有《红海行动》里爆破手的飒爽英姿;

  《烈火英雄》里战斗到最后的消防官兵马卫国;

  而一个国庆档,杜江更是同时参演了两部电影:

  分别是《中国机长》的机长和《我和我的祖国》里的护旗手。

  拿下这些角色,杜江靠的不是表面的“帅”,而是一身正气的“坚毅感”和可信赖感。

  单看脸,杜江的外型有局限性:双眼皮,眼睛贼大。

  前段时间的专访中,他还跟我们“抱怨”过:

  很羡慕梁朝伟、张译的小眼睛,因为小眼迷离,深邃,让人摸不透,仿佛能看穿人生。而大眼睛随便一个眼神,情绪就被一眼就看穿,大银幕上不占优势。

  加上杜江身材修长,见人就乐呵呵的,一看就是没过过什么苦日子的大男孩。这种长相很容易被定型成豪门二代、奶油小开的戏路。

  以前的作品中也得到过验证:

  比如《青年医生》里的实习生赵冲,是急诊室男团里最不正经的存在。爱聊八卦,专为老师的恋爱支招。

  有了孩子之后,“嗯哼爸爸”大众定位更是雪上加霜:

  频繁上真人秀,就无心演技了吧?

  

  杜江其实很有主意。

  他及早地从综艺里抽身,并开启表演去油模式。

  油腻,是当下中国男明星最害怕的标签。

  很多男演员开始放弃说话皮皮的、表情邪魅的角色,回归到男儿本色。

  挑战“刚”的角色,是一条捷径。

  前面我们说到,杜江并没有长一张老天赏饭吃的硬汉脸。

  所以想要得到观众认可,杜江需要付出更多。

  表演格外注意把握细节。

  杜江给我们举了个例子,剧本上两个连续动作从A到B,不能就动作演动作,中间过渡的每一个节点都要掌控好,像车轮一样无缝衔接。

  这一点在《罗曼蒂克消亡史》中体现得很充分。

  从乡下来大上海“马仔”,被人嘲笑后行凶,表情凶狠阴森还带着点胆怯,随后又像没事人一样转过头和同伴说说笑笑,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看似简单的情绪流转,综合了小人物身上的各种特质。

  

  外形和生活经验上,杜江也越来越向硬汉感靠近。

  拍《红海行动》前,他进行了21天魔鬼训练,不仅练出8块腹肌,体脂从14.6%降到了6%。

  

  除了身体上的折磨,还有对胃的折磨。

  每天煮500g鸡胸肉和西兰花装放在打包盒里,无论什么活动,都自带“酒水”。妻子霍思燕在微博爆料:杜江特别会省,晚饭只吃盐。

  努力训练,就是为了在没有替身、威亚、软垫的情况下,他从二楼跳向坦克时的那句“我可以”。

  这次出演《中国机长》,杜江也把功课做在前面。

  和张涵予、欧豪一起接受全套飞行员特训,包括密集的理论学习和模拟舱驾驶训练。

  扮演有职业特性的角色,必须要先了解透角色,不然“骗不过观众,也骗不过我们自己”。

  另外,杜江还把同类型电影《萨利机长》看过很多遍,和角色原型梁鹏处成兄弟。

  传递到观众这里,机长梁栋不只是画面中的角色,也是活生生的人。

  这些案头工作是需要花时间和精力准备的。

  明星这行有着趋利的天性,现在很多演员经不住诱惑、想赚快钱,往往都是学点皮毛、见好就收。

  但是一个人的经历,真的会写在你的气质里。

  巩俐今年50岁,演郎平还要亲自去排球队体验生活,站在场边做笔记,证明笨功夫也是最管用的。

  而杜江的进步,大家也都看到了:

  《烈火英雄》里的几段哭戏,都是能引起观众共鸣、承包泪点的。

  被困火海录遗言,马卫国和弟兄们那种不顾一切的悲壮很戳人心。

  扑灭大火后,他看着队友的遗物,一边吃鸡腿,一边极力抑制泪水。让人看到原来英雄也有温柔、脆弱的一面。

  《中国机长》中,驾驶舱外的他幽默风趣,搭讪被冷落,还受到乘务长的“威胁”,怂怂地趴向另一边,样子很好笑。

  一旦进入工作状态,职业气场立刻笼罩全身,将一个专业的机长形象刻画的有层次、不刻板。

  

  从都市偶像剧到严肃的主旋律电影,其实要冒着被流量淹没的风险。

  但经过日积月累,时间花在哪里,能看得见。用心过、付出过,优质的表演和演员会收获流量之外的口碑。

  质的改变对演员来说,是无数次别人看不见的努力的结果。

  但是,观众看得见。

  因为,演技会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