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与千寻:长大之后才看明白,故事情节引发真实人性

  

  阿黄纳什说过“既然人的性格是由环境造成的,那么必须使环境成为合乎人性的环境。”是的,人的性格有环境造成,而在《千与千寻》中,千寻从现实中的懒惰,胆小,害怕,娇小到陌生世界中的坚强,勇敢便是造就于环境。《千与千寻》讲述的是一个十岁的普通的小女孩千寻,她随父母搬家到城镇准备开始新的生活。

  然而,因为途中迷路,她和父母误闯入一个人类不该进入的灵异小镇,这个小镇是由一个名叫汤婆婆的人主管的服侍神灵洗澡的地方,在这个灵异小镇有一个规定,凡是没有工作的人类若吃了镇上的食物便会变成猪被人吃掉。而千寻的父母因为贪吃镇上的食物而变成了猪,千寻为拯救父母认识了“白龙”,在“白龙”的帮助下,千寻进了汤屋工作,而作为交换千寻被汤婆婆夺走了姓名变成了千。

  在澡堂的工作过程中,千寻从一个懒惰,娇生惯养,什么都不会做的小女孩成长为一个勇敢,坚强的小女孩。他在这个世界的善良赢得了身边人对她的尊重。而她为拯救父母做出了一次次的选择,她的心理变化推动了剧情发展,环境改变了她的性格。本篇通过描写千寻在灵异小镇上拯救双亲的过程的友爱、善良、经历来表现现实社会的生活习性。

  千寻父母因为贪吃而变成猪,诠释了人性的贪婪,只要是好东西,拿多少都不会觉得多。而千寻没吃食物,与父母形成了对比。描绘出了孩子世界的纯真,讽刺了现实生活中大人的贪婪和尔虞我诈。千寻为救父母进入汤屋工作。被汤婆婆夺走名字成为千,她被夺走名字忘记自我,忘记了回家的路,象征了初入职场人原有的价值,底线会受环境影响而改变,忘记自己的初衷。不忘初衷,记住名字,把握最初的原则,回不去便是失去了自我,找不到最初的理想。千寻在汤屋中工作汤屋是神灵洗澡的场所。

  将社会底层与生产阶级的人类欲望、嫉妒、排挤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揭露了现代社会,是一个服务型社会。通过交易服务来满足人类的需求欲望。汤屋中,汤婆婆常说她厌恶懒惰的人,不工作的人便会被变成动物。生活之中,工作不仅仅是为了赚钱养家,同样是为了给自己一个行动的理由,否则懒惰会让人更加颓废,更加厌恶这个世界。而通过无脸男来展现现实世界中不善于与人沟通,甚至厌恶沟通的人类。

  他们孤独可怜,想法偏执。为达到自己的目标,便抵制了各种诱惑,最终变得让人真憎恶。除此之外,影片中还写了河神。它肮脏,全身布满了垃圾,被人们称为腐烂的神。而这一系列的描写,揭露了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呼吁人们保护环境。人类的破坏,由人类自己承受。千与千寻是对两个不同环境中的人物的性格描写。文中运用了起承转合的叙事结构来描写。而千寻的心理变化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从侧面烘托了日本的民俗,同时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将千寻与父母神灵的造型展现出来,渲染了一个科幻的世界。同时也经过服饰的描写,来展现民族特征。导演宫崎骏借助对汤屋中千寻就父母的过程,将展现现实中的贪婪欲望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同时通过对河神的描写,呼吁人们保护环境。环境造就人的性格。人应该遵循自然和保护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