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在黎明破晓前》关于爱情和婚姻的辩题
最近在讨论一个关于爱情和婚姻的辩题。我没谈过,所以如果和别人谈爱情,我可以说出一堆爱情片,又或者书里看到的那些“傲慢与偏见”,又或者其他人告诉我的他们的爱情。我始终觉得,我虽然没有谈过恋爱,但我有一个很成熟的爱情观。我也始终很好奇,谈恋爱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王好吃这次出的主题,我想到了我比较喜欢的爱情片《爱在黎明破晓前》,这部影片一共有三个系列。太考验主角记台词的功底了。全篇90分钟不到,几乎全靠主角二人对话撑起。这样形式的片子还有《濑户内海》、《这个男人来自地球》。相比较,我更觉得这个不会让我觉得单调,不仅主角的谈话内容很有意思,提升我的爱情观,影片的场景也一直更换,导演用光影和镜头,让我们的视觉不觉得单一。像《濑户内海》的场景就没变,两个少年从头到尾这么坐着,但是分成了片段这样,《这个男人来自地球》就比较烧脑。
看完这部片子的第一想法,就是也想坐火车,遇到这样有趣的人,就怂恿他下车,管他是什么地方。然后跟对方谈一堆你的想法,尽管你们可以浪费的时间不多,但是你们人生中的那几个小时却很珍贵。人生如果可以这样疯狂一次真好。
他们两人相处的时间在倒计时,等到第二天黎明破晓的时候他们要分开。他们相约再见面。有时候我希望,他们不要相约,就这样,戛然而止多好。可想到爱情里那种相爱下去的欲望,又觉得不符合常人逻辑。谁又能说人生中有这样一段艳遇不好呢?我常常在看故事的时候,希望某些人,只是那抹惊鸿,一闪而过。这和我的人际交往态度有点像,有接触,但不深入。我其实会有点怕,一个人走入我的生命,或者我走入一个人的生命,因为一旦退出,太难了,不论是爱情还是友情。
那些人与人之间的羁绊,太难讲清楚。所以真的遇到很美好的东西的时候,如果没有那么多羁绊,没有那些其他的负面的东西,是不是就可以一直美好呢?就像那个她,在记忆里一直美好,而不是之后的不堪。我不知道。
会觉得这样的故事很浪漫,会觉得那样的女主男主是我理想状态的双方。不是因为泰坦尼克号般的承诺,而是因为那些最戳人心的真实。很安利看。
向下箭头分割线GIF动态
我这会要推荐的是《人间词话》。
为什么是《人间词话》呢,一个是因为我发现我没书了,想着倒计时找书的话几乎没有了。还有就是我觉得《人间词话》很好看啊,它承包了我高三下半学期的课余读物。
当时我觉得看小说太罪恶,看书太无聊。《人间词话》真的很好,都是我的知识盲区。
我高二的时候除了看了点苏轼的词以外,在诗词这一块其实我算是跑去追现代诗了。在这里我要骂我的男神,看也看不懂在讲什么可是就觉得好好看啊。而且每一句都好好看。字面引申意义都有。最近爱上的是这段“命运之神没有怜悯之心 上帝的长夜没有尽期 你的肉体只是时光,不停流逝的时光 你不过是每一个孤独的瞬息”。
然后我觉得读古诗词是需要历史知识的,这个我菜的一笔。我现在也就对汉武帝之前和2005年之后的事情稍微熟一点(对我自己来说)。因为读通史总是从夏商周开始啊,开始的时候总是最清醒的,到后来就看过就过了,一两个星期过去就忘了。所以我了解的知识对我读古诗词一点用都没有啊,唐诗宋词在汉后面。
所以,今天我要安利像我一样的历史弱智级的朋友,读一下《人间词话》。你就会像我一样觉得王国维好牛逼啊怎么什么都懂(我觉得他真的很强(不你觉得谁都很强)。
里面介绍了一段,诗词曲的兴亡。“曲家不能为词,犹词家之不能为诗”,这是王国维说的。附录里写道,到了唐代中期以后,诗变成礼聘应酬的工具,所以五代时期和宋代的诗能称作佳作的很少,就算像欧阳修,秦观这样又善于作诗又精于填词的大家,他们的词也比诗好多了。南宋后,词也变成这样的工具,词也和诗一样变得衰微了。
好像是潮流一样,每一个东西都在经历着倒计时。虽然像穿衣服这种类型好像又会循环回去,又回去流行阔腿裤。但是虽然有着诗词大会,但是背诗与作诗还是不同吧。现代人作古诗是不是还有些不伦不类的,看到的多的就是写古代小说的,写两句诗。
对了,我觉得,王国维很喜欢,辛弃疾。有一种,“初唐四杰、苏轼等等很牛逼,那我们就来聊聊辛弃疾吧”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