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肖申克的救赎》,反观现代人的救赎之道(深度好文)

  文/一头老骡

  如果让你抽空来重温一部电影,你会选择哪一部呢?我推荐《肖申克的救赎》,这是一部值得我们花一点时间去重温的经典之作。

  建议你在看过电影后,再来看这篇文字,兴许会有更多观影体会。

  糟糕的人生

  电影前半部分的情节,也许有些陈旧老套,但放在二十几年前,这绝对算得上是一部经典作品的开篇铺陈。

  主人翁安迪是一名银行高管,一个事业上的成功者,婚姻中的失败者。在一个雨夜,安迪本想借着酒劲,拿着转轮手枪,去现场捉奸,但他最终还是放弃了,也许是胆量不够,也许是对这段婚姻已不报什么希望。

  第二天,妻子和情夫被枪杀在床上,安迪却阴错阳差的被指控为杀害妻子的凶手,最终被判处两次终身监禁,自此踏上了自我救赎之路。

  在安迪的人生中,还有什么样的境遇比这更糟糕的吗?当然还有!

  人生本就是如此糟心,生活必定不会按照我们所预期的那样展开,一路顺风顺水的人生反而显得不那么真实的,意外和明天谁先到来,只有天知道。

  看来主人翁安迪的下半辈子,注定是毫无反转可能性的,看看狱中被“三姐妹”骚扰的情节吧,这是否正是监狱生活的阴暗现实写照呢?

  没人会愿意呆在这种鬼地方,在刚进监狱的第一个晚上,正如那位油腻的中年大叔所哭诉的“这里不属于我!我只想回家!”,现实并不会如他所愿,大叔落得被警卫队长哈德利棒杀的命运。

  在这里,只有彻头彻尾的放弃自我,以无情淡漠的人生处世态度,才能有资格活下去。

  安迪身边的狱友们基本上都被彻底制度化了,他们满足于这个小世界中的种种小乐趣,似乎只有肖申克监狱的生活才是真实的,而外面的世界已经模糊而遥远。

  安迪会就此沉沦,并向现实妥协吗?当然不会,起码他的内心绝不会妥协。

  当他看着身边这群狱友时,他十分清楚,这样的人生并不属于他,支撑他活下去的,是一种不向命运低头和向往自由的信念。

  希望与现实

  这样一部二十几年前的电影,为什么能如此受到人追捧并成为经典呢?

  当一个人在面临绝境,人生再无可能改变的境遇下,却依然心怀希望,执着的与命运抗争。放在现如今的社会,我们应该如何来评价这种与命运的对抗呢?对抗命运真的能获得救赎吗?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答案。

  相信大多数人会想,安迪越狱成功这种事情,仅仅是一种极小概率事件,是电影为吸引观众而一贯采用的编剧手法。

  安迪从入狱不久就开始了他的越狱计划,二十年的牢狱生活并不短暂,任何一个细微的变数,都有可能让他的越狱计划泡汤。比如过程中被换了牢房,或者最初的牢房并不与下水管道相邻,或者墙上的性感女郎画像被典狱长收走并禁止,又或者安迪在近五个足球场那么长的污水管道中窒息而死,又或者越狱过程被提早发现,逃跑后又被抓回来等等,有太多的不可控因素存在。

  所以,类似于安迪这样的越狱操作,放到现如今科技高度发达的环境,连个人隐私都不是秘密的社会里,是完全不可能发生的。

  社会越是分化,人追求自由的难度也会逐步增加,现代社会中部分人因为各种原因并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所以谁能说自己是真正的自由人呢?这些人所处的这样的状态,只能算是存在着,而不能算是活着。

  那么,对自由意志的追求会随着社会的高层次分化而逐渐消失吗?如果个人的自由意志彻底枯萎,如同一块腐木,那还能发出芽吗?我们的命运是否会像老布那样,在获得自由后,唯一的选择却是在房梁上自缢。

  无论世界如何变化,地球依然会照常运转,唯一不变的,即是变化本身。

  审判与救赎

  电影的故事背景正好是上世纪六十年代的美国,那个年代的人看待救赎这个词,应该是很纯粹的宗教概念。

  基督宗教中认为任何人生来就是有罪的,上帝的儿子耶稣基督用他自己的血和死亡来替世人赎罪,而世人只需要信仰上帝就能获得救赎。

  典狱长诺顿俨然就是肖申克监狱的上帝,这里关押的犯人就是他的一众信徒,等待着被他“救赎”。真正的救赎之道只有纪律和圣经,这是诺顿开篇就交代过的,然而真是如此吗?

  诺顿办公室的墙上挂着一幅匾牌,上面写着“上帝的审判即将降临!”,还有安迪的圣经首页背面写着的那句“救赎之道就在其中!”同样出自诺顿之口,这样的细节设计极具讽刺意味,也正是这部电影好看的地方。

  救赎与审判,从安迪与诺顿的第一次见面就开始了。当诺顿自以为是的陶醉在避税的快乐中时,安迪也在展开他毫无阻力的越狱计划。

  结局自然不言而喻,安迪逃脱成功,获得救赎;诺顿却因畏罪而饮弹自尽。

  说起来,安迪的成功逃脱,需要感谢瑞德弄来的那把小石凿子,而获得新的身份和一大笔钱确要感谢这位典狱长诺顿。

  有罪的人,最终伏法,无罪的人,获得救赎。

  “上帝的审判即将降临!”,“救赎之道就在其中!”,这两句话不正好就是上帝留给诺顿和安迪最好的启示吗?

  现代人的救赎之道

  我们从当今时代的视角看救赎这个概念,和六十年代的西方视角必定是存在区别的。

  区别在于,我们是从东方视角来待看人生的救赎之道。

  东方人的救赎之道,往往是向内的,比较经典的例子,比如人生的三个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在西方人看来,这三个境界很难弄懂,似乎转了一圈又回到了原点,它实则是表达了一个人心境的升华,这是典型的东方智慧。

  那么,现代人需要救赎的到底是什么呢?

  我想,需要救赎的恰恰是那个最为本真的“自我”吧。

  我们生活的周遭,浮华,喧闹,利益,诱惑,挫折以及苦难等等,很容易让人丧失自我,不是吗?

  典狱长诺顿,警卫队长哈德利,以及吊死在房梁上的老布,都是丧失本我的典型。

  诺顿和哈德利是因权和利而丧失自我,而老布却是因苦难而放弃自我,失去自我的人又能如何自我救赎呢?

  能真正拯救自己的人,唯有自己,重返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境界才是救赎之道。

  影片最后,瑞德照常提交了假释申请,还是同样的房间,同样的情景,同样的提问,面试官员换了一批又一批。

  然而最不一样的,当然是瑞德的心境,对于能否假释成功,瑞德已是全然不在乎了,他已经和过去的那个懵懂少年握手言和。

  瑞德用了40年的时间,找回自己,到底是他的幸运还是不幸,已经完全不重要了,重要的是,那一刻的他内心平和,这也许就是“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境界吧,也是瑞德的自我救赎之道!

  你如何看待这部经典呢?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