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申克的救赎》被“体制化”的你我

  《肖申克的救赎》作为一部IMBD长期排名第一的作品,很多人即使没看过,也曾听闻过它的名字,它虽然在奥斯卡上颗粒无收,但却是电影史上的无冕之王,是所有影迷最不应该错过的电影之一。

  《肖申克的救赎中》有一句经典的台词:”有一种鸟是不因该被关在笼子里的,因为它的每片羽翼都沾满了自由的光辉“。起初我以为这部电影讲的只是“自由”,剧中主人公安迪被冤枉,从银行家变为阶下囚,看着安迪在狱中被侵犯,到通过金融才能改变生活,有了沉冤昭雪的机会,却又转瞬即逝,最终通过自己挖了十九年的密道,爬过了臭气熏天的下水道,最终通往自由。我以为它讲的只是这些,歌颂自由,歌颂反抗。

  然而,等再大一点,经历了人生的苦辣之后,在一个睡不着觉的夜晚,偶然翻出来重温一遍,却看到了不一样的东西。以前看,只看到了安迪,这次却看到了老布,看到了瑞德,看到了监狱中的芸芸众生。在监狱中每个人都经历着相同的事情—“体制化”,它让人适应了监狱,接受了监狱,不再挣扎,不再有希望,没有希望也就没有痛苦,正如剧中瑞德所言:“在这里,希望是个危险的东西,会让你痛不欲生”。“体制化”了的老布在离开监狱后无法适应监狱外的生活,而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体制化”了的瑞德在二十年的牢狱生活之后,连假释机会都不在慎重对待;还有监狱里的芸芸众生,他们从开始的“菜鸟”渐渐的被“体制化”,成为了肖申克监狱的一部分。

  而在那个失眠的夜晚,也想到了自己,是否也身处监狱?这个监狱不叫肖申克,而是叫失败或者平庸。随着年龄的增长,年轻时的那些梦也越来越远,身边的很多人都像肖申克里的瑞德那样劝你,就这么过吧,“在这里,希望是个危险的东西,会让你痛不欲生”。而事实确实如此,希望的确让人痛不欲生,它让人想要挣扎,可越挣扎越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之中,因为太渺茫,太艰苦,也太难。于是很多人都这样,接受了平庸,放弃了希望,没有希望也就没有了痛苦,逐渐被体制化,这本无可厚非毕竟成功者只是极少数人,失败者才是大多数人,这世上的绝大多数人都是平庸的,而被”体制化“也没那么糟,就像在肖申克监狱,被“体制化”的犯人依旧有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快乐,只要你不想着冲出这体制。

  然而,看着安迪用自己的知识给狱友换来啤酒,而自己坐在监狱屋顶“阳光洒肩头,彷佛自由人”;看着他不顾典狱长的威胁,在办公室把脚放在桌子上,播放乐曲;看着他用小小的鹤嘴锄花19年的时间一厘米一厘米为自己凿出隧道;看着他爬过满是污秽的排水管最终奔向自由;看着他取走典狱长的37万美金的黑钱,来到芝华塔尼欧…心中却是满满的羡慕,默默问自己,我可不可以不被体制化,可不可以对失败说不,我还可不可以继续抱有希望。

  剧中说”希望是个好东西,也许是世间最美好的东西“。然而年龄越大,越不敢提及希望,因为它变得越来越遥不可及,就像树上的苹果,你可以看到它,然而当你踮起脚尖,伸直手臂,却发现怎么也摸不到。后来你说服自己放弃,因为低处也有苹果,虽不及那个,但也能吃不是。但或许多年后临终之际,你也会想起那个苹果,也会思考那个苹果究竟是什么味道,但那时的你,却再也没有了摘苹果的机会。

  就像剧中安迪说的那样,”反正人只要二选一,忙着生或是忙着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成功者只是少数,失败者才是大多数,无论选择如何只希望,体制中的你能过得快乐,体制外的你能找到自己的芝华塔尼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