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谁?我是来自法院的“社区守夜人”丨武汉一日

  2月18日凌晨1时55分,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阳逻街商东社区,一位居民匆匆走出来,经过封闭管理值守点。

  “你好,这么早出门啊,请出示您的出入证件,麻烦到我们这里登记下。” 值守点两名工作人员拦住她测过体温、登记相关信息后,放行。

  同时将情况发送至值守工作群:“新的一天,第一个出小区的居民到阳逻大桥疫情监测站上班,出门手续齐全,体温正常”。

  两名值守人员,一名是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人民法院院长杨俊广,另一名是武汉市新洲区人民法院阳逻人民法庭干警陶宏建,他们是这里的 “守夜人”,工作时间是头天下午6点至第二天早上8点。

  杨俊广老家在河北邯郸,大半年没有回老家看望父母的他,本以为今年可以多陪陪父母,但疫情发生后,他搁置了自己的计划。这些天来,他的身影总是出现在最需要的地方,身先士卒,挺在抗疫一线。

  社区宣传人手不足,他拿起宣传海报和小喇叭,协助社区工作人员在小区张贴、宣传;社区防疫物资不够用,他拎起40多斤重的酒精往车上装,紧急送往社区。年轻干警去隔离点接回已过隔离期的居民,他像个长辈,反复检查年轻干警的手套、口罩戴得好不好,叮嘱他们注意安全;筹集到防护服、护目镜,心急地半夜就送去给值守人员……

  像这样的值守点,新洲法院共负责4个,40余名党员干警24小时轮流值守。

  在汽发社区,52岁的何亚琼在路障前站定。晚上八点左右,很多居民下班回家。

  “同志,不好意思啊,单位给我开了证明,我拍了照片,存在我手机里了,但是我手机没有电了,身份证也忘了带,我是这个小区的,家就在这旁边,能不能让我进去啊。”居民张师傅向何亚琼挥了挥手机,急切地说着。

  “你莫慌,你家人电话多少,用我手机打给他们,让他们过来接你就行。”一天下来,应对这样的突发情况,何亚琼颇为得心应手。

  “做得多了,自然就知道怎样跟居民打交道了。”在何亚琼背后,搭建了一个简易的帐篷。帐篷里放着一张桌子、两把椅子,桌子上放着两支笔,还有几张填好的居民出入登记表。桌子旁边,还有一张简易的行军床,方便两名值班人员轮换着休息。

  “汽发社区居民1万多人,今天在我们这里登记外出的居民有80多人。”何亚琼说,虽然已经立春,但初春的夜晚仍然寒气逼人,何亚琼跺了跺脚,这才感觉暖和些,“只有站在这里,我心里才安稳些。”

  早上6时30分,值守点迎来了第一缕晨光,社区里的“守夜人”也站到了阳光下,迎着朝阳,他们坚信战胜疫情的曙光也定会到来。

  来源:武汉中院、武汉新洲法院

  编辑:王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