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问西东」为什么有人尴尬,有人感动?
立德立言,无问西东。
这部片名出自清华大学校歌,被禁播六年的电影终于上映了。
一开始听说它是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宣传片,莉娅是拒绝看的。
但是在看完大家的评价后,反而有了点兴趣。
《无问西东》的评价两极化严重,有人说它立意高,感动人;有人说它乱煽情,看得尴尬。
莉娅的观影也差不多是这样。在观影过程中,有被打动落泪的瞬间,也有尴尬得坐立难安的时刻。
01
四个故事
本片一共有四个故事,从民国到现代,时间跨度近一个世纪。
壹|1923年,北平
就读于清华大学的学生吴岭澜在学习中迷失自我,找不到前进的方向。
而此时正值泰戈尔访问清华大学,泰戈尔的一番话点醒了吴岭澜,让他明白生活不仅仅需要踏实,还要寻找真实。
贰|1938年,昆明
抗日战争拉开序幕。清华大学西迁昆明,成立西南联合大学。
香港学生沈光耀家境优越,在国家危难前,他在忠孝之间挣扎。
最终在老师吴岭澜“真实面对自己”的鼓舞下投笔从戎,自愿参军加入飞虎队。
叁|1962年,北京
沈光耀在部队给贫困儿童空投食物,让孤儿陈鹏活了下来。
陈鹏和王敏佳、李想一起在北京长大。
天真的王敏佳为了帮助老师而惨遭批斗,导致毁容。
李想为了支边,选择了出卖王敏佳。
而陈鹏,用他对王敏佳的爱,教会了李想逝者已矣,生者如斯。
肆|21世纪,北京
支边的李想在边疆科学考察中拯救了一对夫妻,后来这对夫妻生下一个儿子张果果。
张果果身处尔虞我诈的现代社会,一方面他被上司出卖,开始怀疑为人真诚的必要。
另一方面,他在救济一个四胞胎家庭时又在怀疑对方的企图。
现代社会的复杂让他无法以真心待人。
从叙事上来说,本片非常工整。
先以张果果的独白——“如果提前了解了你所面对的人生,你是否还有勇气前来?”作为设问句引出主题。
再以真心、勇气、正义、同情四个关键词分别展开每个时空的故事。
最后又由张果果结束,直接点明“无问西东”的主题。
怎么样?这思路和结构是不是堪比高考模范作文?
但是这种叙事也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其中一个故事弱了,就会影响整体质量,让一部分时间变得乏善可陈。
本片在这方面就有这个问题。
从故事的可看性来说,沈光耀和王敏佳的两段更好。
这两段故事分别被安排在独特的时代大背景下,以此来表现个体生命的伟大奉献和不幸遭遇。
用国仇家恨来推动剧情,故事明显更具有戏剧冲突,主题也更加宏大。
尤其是沈光耀这个故事,几个片段分别有闪光的主题。
从无忧无虑的富家子弟到被战争击碎理想的动摇,再到孝与忠难两全的挣扎,最后弃文从武的决定。
故事非常完整,人物塑造得也比较丰满。
另外两个故事就比较寡淡,吴岭澜有点浅薄,张果果更像是公益广告。
由于这两段故事缺少了强烈的戏剧冲突,只能采用简单粗暴的文字和独白来点题。
就拿吴岭澜这段来说,其实这段是最符合清华文人气质的一个故事,关于一个年轻人对人生和学习的迷茫。
他在校园中寻找前路,看到了学习莎士比亚戏剧的学生,看到了在雪地中拉小提琴的学生。
清华大学学生们精神上的纯洁和令人向往的文人风骨已经铺开了。
然而最重要的吴岭澜如何觉醒的过程少之又少,就是简单的用了几个看书、颓废的镜头一带而过。
最后的豁然开朗更是直接用泰戈尔的一番话来点醒吴岭澜。
这种人物塑造是极其空洞和单薄的,它不具有说服力。
莉娅作为观众并没有感受到吴岭澜真实的思考和变化,反而觉得是剧情强行让他醒悟。
情感上无法与他产生共鸣,导致最终的醒悟变成了干瘪的自我感动。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说本片尴尬的问题,故事深度不够,感情又过剩。
至于张震,唉,就看脸吧。
02跨时空多线叙事
本片在叙事上,是一个典型的跨时空多线叙事解构。
发生在四个时空的故事,既相互独立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所谓多线叙事,并不是单纯把几个故事顺序打乱再随意拼合,而是要找到它们内在的联系,把他们有机结合起来。
美国电影《时时刻刻》就是典型的跨时空多线剪辑,以《达洛卫夫人》这本书,串起了三个不同时空的女性。
她们的身份背景完全不同,也没有物理距离上的联系,但对于现实生活的绝望和内心的反抗就是统一的内核,层层递进的叙事最终制造出统一的主题。
而《无问西东》就没有驾驭好这种叙事方式。
观感上更像是强行衔接起四个时代的故事,让多线叙事变成了一个纯粹的花架子。
比如沈光耀和陈鹏两个人物,除了沈光耀曾经空投食物救了陈鹏,两人的生活轨迹和心理历程几乎是完全无关的。
两个故事之间的串联更像是故事情节上的承接,而不是主题上的统一。
互相之间既找不到逻辑上串联的顺序,也没有情感的互动。
这就使得导演希望获得的,利用多线叙事升华主题的力量完全被削弱了。
其实如果不是导演在叙事上野心过大,能够果断放弃多线叙事,而是直接以倒叙的时间线拆分这四个独立的故事,说不定效果会更好。
03有佳句无佳章
本片虽然在叙事和结构上有一定的不成熟,但莉娅还是挺推荐的。
第一是因为国内使用这种多线叙事+平行剪辑的院线片相对较少。
更何况这还是一部六年前的电影,说明导演李芳芳在电影技法上还是有点想法的。
第二是因为本片镜头语言很浪漫。
或许是因为摄影采用全胶片拍摄的原因,本片的画面细腻,整体风格呈现出一种写意的浪漫主义色彩。
其中莉娅印象最深的就是静坐听雨那段。
哗啦啦的雨声掩过了老师讲课的声音,学生们因雨声分心,老师在黑板上写下“静坐听雨”四个字。
于是同学们纷纷安静下来,闭上眼睛听雨。
沈光耀打开教室窗户,看着河边垂钓的渔民,操场上跑步的学生,朝气勃发的生命力就在眼前……
这种着重情绪渲染和环境营造的表现手法,是一种很东方、很含蓄的写意美。
本片中类似的浪漫片段还有不少,都很出彩,我想这就是它评价如此两极化的最大原因。
总的来说,《无问西东》在叙事上有一定的问题,但是影片本身所具有的这种符合文人气质的写意美,以及几个主要角色身上所希望传达出的真诚和真实,都还是很打动莉娅的。
最后提醒一句,影片结束后千万不要着急离开,本片还有一个长达7分钟的超级华丽的片尾彩蛋!这也是本片最厚重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