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日记⑨·视频」患者为我们唱起《烟花三月》

  编者按

  一批扬州白衣天使逆行,奋不顾身投入抗疫最前线。我们用“武汉日记”记载高光时刻:“战地故事”讲述一线动态;“暖心连线”真情沟通前后方;邀请领队徐道亮“徐徐道来”,复盘每日工作。这一群扬州精英“故人直奔黄鹤楼、不破疫情誓不还”,我们真诚期盼他们“相约胜利还扬州”,等花开之日,邀桃李春风,敬一杯庆功之酒。

  通讯员 苏宣 傅轩 汤红芳

  扬州发布记者 丁云 束露清 王诗韵 张庆萍

  视频:徐勇 张岳 冯庭如 孙浩

  徐道亮:扬州大厨来掌勺 给我们送来“及时雨”

  01:43

  ■出镜人:徐道亮(第七批江苏援湖北医疗队扬州医疗队领队、苏北人民医院党委书记)

  昨天,扬州大厨一大早就出发,直奔我们这里,到达后,行李一放,就去了食堂,对接各种事宜,晚上就开始给下夜班和上夜班的队员做夜宵,大家吃了以后都非常感动。这么多天来,有的队员天天吃方便面,从来没有吃到这么好的东西,感谢市委、市政府领导对我们的关心,给我们送来了及时雨。大厨们一直忙碌到晚上12点,才去休息,将近20个小时,太辛苦了。我代表所有队员向大厨们说声谢谢。

  现在医疗队已正常运转,主要是抓医疗质量,联合医务处进行联合查房,也就是分头到各个病区检查医疗质量,包括病人的治疗方案是否正确、医疗核心制度是否落实、病历书写是否及时等内容。我们的工作正在一步一步地推进,前面是把病人收进来、安顿好,接下来就是要检查治疗的质量,把医疗核心制度落实到位,交接班是不是能够准确、上一班和下一班的医生在危重病人交接方面是不是到位,这些都是我们今天做的重要内容。

  一个特殊的“战地生日”

  2月20日,对于扬州市中医院主管护师朱凤娟来说是个特殊的日子,也是一个终生难忘的日子。她说:“忙碌了一天,我于晚上11点多回到住处,没想到同事们送来了医疗后勤队为我准备的‘彩虹蛋糕’,为我过了一个特殊的‘战地生日’。”

  令朱凤娟没有想到的是,20日晚上11点多,王燕护士长和几位同事捧着“彩虹蛋糕”守候在她的门前。她说:“我已感动得无以言表,我有这么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很幸福!”

  “上班不能带手机,回到住处,我打开手机,有数不清未读的微信:生日快乐!生日快乐!有家人发来的,有后方医院领导、同事发来的,还有前线队友发来的,我既兴奋又激动。”朱凤娟说,感谢医疗队的领导,对我们无微不至的照顾,每个人的生日都记得那么清楚,太感动了。

  “这个生日虽然没有亲人相陪,没有鲜花相伴,却一辈子难以忘记。”她的生日愿望就是,希望不久后的武汉,雨后天晴,彩虹绚烂!

  工作忙碌突犯肾结石 中医队友“针到病除”

  隐忍着结石发作的疼痛,宝应县人民医院盖斌坚持完成本班工作回到宾馆,在完成宾馆内的洗消流程后,他艰难地躺到床上,睡衣被不断冒出的虚汗沾湿,再加上不断地呕吐,此时的他就如深陷泥沼之中,痛苦不堪。

  疼痛难忍的他只能向扬州医疗队的同事寻求帮助。随着微信工作群内消息不断闪烁,得知队友生病,大家纷纷伸出援手,有人提供药物,也有人向武汉第一医院积极联系。由于对药物治疗已有耐受性,加之目前治疗条件有限,盖斌不好意思再麻烦队友,本打算自己咬牙忍耐。

  “可以试试中医针灸!”高邮市中医医院医生贾博下班后立刻给盖斌做中医针灸治疗。在施针几分钟后,盖斌的疼痛就得到了缓解。“本以为中医治疗起效慢,需长期治疗才能见到效果,没想到速度如此之快,可谓是针到病除。”盖斌格外感动,觉得这次“小插曲”更显得战友情深,“大家工作这么忙,不仅全心全意服务患者,还为我的事操心,十分感谢扬州医疗队内各位队员的帮助。”

  贾博告诉记者,在此次疫情中,中药抗击疫情疗效明显,早期介入有助于减轻临床症状,改善预后,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特别开心中医不仅能帮助患者,还能帮到队友,对于一些有基础疾病或者突发不适的患者,给我们制定治疗方案也有一些新的启发。”

  “提高救治成功率,降低病死率”

  “这两天,我们已经进行正常的救治工作状态了。”21日,扬州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陈庆丰说,“我作为第一批队员,和扬州医疗队其他队员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前提下,各种工作正在有序开展。”

  据介绍,很短的时间内,扬州医疗队共收治了64名患者。尽管扬州医疗队的队员来自于全市8家不同医院不同科室,但面对大批重症、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的收治,扬州医疗队表现出超强的专业能力和合作能力,从开具住院证、办理入院手续、接诊,到医疗方案的确定、医疗护理措施的实施、医疗文书的书写,一气呵成,确保所有来诊患者“应收尽收、应治尽治”。

  “收治患者只是迈出了救治过程的第一步。如何提高患者的救治成功率、降低病死率,才是救治的最终目标。”陈庆丰说,“如何实现这一最终目标,作为一名长期工作在一线的重症医学专业副主任医师,我深知责任与使命。”

  他每天早晨坚持进入病区查房,帮患者留取咽拭子标本送检,陪同患者进行检查,第一时间汇总分析检验检查资料,为患者制定针对性评估及治疗方案。每天完成“舱内”诊疗工作,“出舱”都已经是午后一、两点,汗水湿透衣背而不自知。吞着冰凉的午饭,继续进行“舱内”患者的数据汇总和分析、整理上报,进一步完善医疗方案,审核完善患者的医疗文书。

  为了应对“肠易激综合征”及尿意,每天清晨他只吃少量干粮,控制饮水在50-100毫升以内,离开驻地贴一贴暖宝宝,有效保障了工作期间的顺利和安全。面对未来,陈庆丰充满信心:“虽然工作繁重、危险重重,但我坚信,胜利终将会到来!”

  患者为我们唱起《烟花三月》

  “2月20日,17:00-21:00,这是我目前以来接管病区最危重病人的一个班次,也是体能消耗最大的一次。” 扬州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护师吴红介绍,一位老人家的生活不能自理,大便失禁,完全依赖责任护士,翻身、喂药、喂饭、清理大便、清洁肛周、涂抹外用药,感激房会娥老师及同组老师一起帮忙。“做完这些已经汗湿全部衣物,护目镜和面屏上都是小水滴。”

  “在上班的过程中,病房里有一位阿姨提出唱歌给我们听,最后一首歌,阿姨唱了一首《烟花三月》,悦耳的歌声萦绕在病房的上空,满满的感动。”吴红说,武汉人民、扬州医护,我们是双箭头,并肩作战,一定取得胜利。

  这是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普外科主管护师林志娟第二次来武汉。据了解,上一次她来武汉,是两年前作为江苏省代表参加中华护理学会全国静脉输液治疗护理学术交流会议。“正是有了这种和武汉的缘份,疫情发生时,我积极响应号召,报名奔赴武汉一线。”

  “这一次,我作为白衣战士,同时也是江苏省静脉输液治疗专科护士,我觉得这里静脉输液治疗需要我。在武汉第一医院的病房里,当和战友一起,帮一个患者处理好静脉置管的PICC维护时,我再次觉得自己来对了。” 林志娟说,“我期待着,待到山河无恙时,共赏春暖花开,再登一次黄鹤楼。”

  “钟南山就是你的榜样哦”

  “病人多吗?住满了吗?”20日,扬州大学附属医院超声科副主任医师许潮萍连线同为医生的儿子徐宪韬。

  2月13日,徐宪韬随扬州医疗队前往武汉市第一医院整建制接管病区,已经在那里工作了一周。

  “我们主要是收治病人,将他们的身体指标、情况记录下来,再因人而异开展治疗。”徐宪韬说,“整栋楼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医疗队,大家相互帮助,患者比较相信我们,应该能战胜疫情。”

  “你本身就是呼吸专业的,我相信你能处理好工作上的事情。我最担心的就是消毒防护这一块,医院不太方便洗澡是吗?”许潮萍关切地问道。

  徐宪韬告诉妈妈,医院确实不能洗澡,但是穿脱防护服分为多个步骤,每个环节都有专人指导监督,“妈妈你放心,我们住宿的酒店也分污染区、缓冲区、清洁区,回来消毒洗澡,没有多大问题的。”

  此次支援武汉,徐宪韬面对那么多优秀的医疗同事,他决心向大家看齐,因此他在武汉郑重写下了入党申请书。

  “钟南山就是你的榜样哦!”许潮萍知道这件事后非常高兴。“家里都支持你,你的工作我们不烦神,就是自己要照顾好身体,才能做好工作。”

  “这边物资供应还是很充足的,一日三餐吃得很好,如果下班晚了,酒店还会专门为我们热饭、留饭,一楼大厅也不间断地供应着食品。我不工作的时候尽量多休息,毕竟这是持久的战役,放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