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人生》如何才能让人生美丽?
去电影院看《美丽人生》这部影片是鸟的提议,借着这次4K的修复,看一看这部影史里也是足够有名的电影,这是我在看这部电影前唯一知道的事情。在决定买这部电影票前,鸟说为了你的观影体验,就不跟你剧透了,我说好。所以在看电影前我仅仅知道这部片子很有名,但到底怎么有名、到底好到什么程度,其实在看之前我是完全并不知情的。
更加有趣一点的是,我对于这个男主角或者导演来说,也是完全陌生的。男主角(导演)有什么样的历史,到底多么有名,我也是完全的不知情。甚至这部电影是什么风格的电影,是喜剧还是悲剧,我也是完全的不了解。正是带着这样的陌生感,看完了整部电影以后,我不得不一边向这位喜剧大师膜拜,一边满是感慨。
对于喜剧的了解,我之前还停留在憨豆、金.凯瑞或者周星驰、陈佩斯这样的名字里。我甚至一度以为作为大师级他们来说,他们的作品已经在喜剧界足够优秀的站在顶峰了。但我发现我错了,原来还有《美丽人生》这样的电影。
当然,并不是因此我要贬低之前的那些大师们不够优秀,他们每一个都是创造了一种流派和风格的宗师和一代巨匠。我唯一的感慨的是,原来在艺术前进的道路上,还有更多别的可能。原来喜剧可以让你产生这么复杂的感受,原来我们来表达一种残忍的时候,可以用这么精炼和豁达的态度来重新解构它,把这样一种人类和个人人生的灾难最终用喜剧的方式在电影上还原。
从这个角度来说,《美丽人生》让我对于喜剧的理解更加升华了一个角度,这种理解上的升华,并不具体到什么手法或者什么技巧,而是一种脱离了喜剧本身的、对于事物更加通透的观察,并把这种观察附着在喜剧这种形式上体现出来。其实这种通透的观察是超越喜剧这个形式的,我们把他附着在任何的表达形式上都会产生很优秀的效果。只是导演用了喜剧这个形式来承载它,并最后达到了非常惊艳的效果,让观影者的我来说,产生了复杂的滋味和纠结的感叹。这种对于人性穿透式的力量,可以直接融化你的内心。
《美丽人生》这个电影除了里面故事的优秀和演员精湛的表演以外,这部电影还让我对于二战本身产生了一些思考。虽然电影拍的是具体家庭,父与子、丈夫与妻子、犹太人、集中营与纳粹。但实际上,这样一种小中见大的艺术手法让你很难不去思考当时的历史背景和环境,并对这样一种历史和环境的发生产生很多的思考和惊醒。
这一点是我觉得优秀的艺术作品最伟大的品质,我们看完一部电影或者听完一首歌读完一本书的时候,往往不仅仅是欣赏这个艺术或故事本身,而同时会产生思考,思考这个故事背后的事情。正如《美丽人生》带给我最大的一个思考,就是为什么纳粹那么的残忍,以至于我们会看到毒气室、烧尸炉、种族灭绝这些让人不寒而栗的字眼?
鲁迅在《藤野先生》里曾经讽刺过一种现象,那就是“麻木的中国人”。他书里写日俄战争时期,给俄国人做探子的中国人被日本人抓住了以后要处死,结果一堆中国人在一边围观看热闹还一边呐喊。所以鲁迅先生因此用“麻木的中国人”来讽刺这种中国人对于自己的同胞悲惨遭遇的冷漠和无情。但后来随着自己了解得多了以后,才发现这种“麻木的中国人”何止是我们中国人自己,原来在全世界都曾经是一样而熟悉的存在的。比如德国新教牧师马丁.尼莫拉那个著名的短诗:“当纳粹来抓共产主义者的时候,我保持沉默;…… …… 当他们来抓犹太人的时候,我保持沉默;我不是犹太人。当他们来抓我的时候,已经没有人能替我说话了。”用现在的话翻译过来,又何尝不是“麻木的德国人呢?”
为什么西方会出现纳粹主义,为什么我们会出现“麻木的中国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以及我们如何能不再出现这样的现象呢?后来随着更多的了解之后我才认识到,这原来是源于我们对于公共事务热情的缺失。
举例来说,人们天然的会觉得公共事务是和我们是无关的,而是别人或者公共机构应该做的事情。比如我们每个人都知道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但是对于小区里飞舞苍蝇的污水或者马路上零碎躺在角落的垃圾,我们还是会选择性的无视。这种无视的根源正是因为我们会认为这样一种公共事务是和我们无关的,这样一种公共事务正应该有一个机构去管理起来。
但实际上大家并没有更深入一点思考的是,恰恰是我们自己才是最好的能管理好我们身边环境的人。且不说那些打扫卫生的环卫工人本身并不住在这里,很难完全指望他们有这样一种主人翁精神来管理这个社区。仅仅从如果是我们自己更好的更用心来管理我们自身社区的环境的话,可以想见,这个社区大家本身乱扔垃圾、破坏环境的事情就会少了很多。大众会产生一种责任,就是我就算不一定会成为一个垃圾的清扫者,但我起码不会成为一个垃圾的制造者。
或者换个角度来思考,如果我们并不是把垃圾处理、小区环境治理这样的事情,看成是公共的事情,而是把这样的事情看成是自己的事情,假设没有公共机构的存在,而是完全需要我们自己管理的时候,会不会更加激发我们对我们自己这个小区的热情呢?会不会因此我们会觉得这个布局不合理,那个位置可以改得更好从而把现在我们这种千篇一律、类似的小区变得每一个都更有本社区的特点呢?
这还仅仅是一例,就可以看到大家参与和不参与,而是把这样的事务交给公共机构的区别。更何况,这样的参与,才最终能让大家逐渐认识到公共事务与我们自身关系的重要性上面来。而正是这样一种认识,才能最终消除鲁迅所痛心疾首的“麻木的中国人”的现象,甚至往大了说,正是大家的积极参与,才能阻止纳粹这样的错误在人类社会重演。
可惜的是,我们现在还很少注意到“麻木中国人”这个问题的本质,就连鲁迅先生也仅仅观察到了这样现象,而没有认识到要解决“麻木的中国人”恰恰需要大家参与的热情。所以我们现在还是能看到各种让我们觉得痛心的情况,就比如这两天的新闻“长江白鲟”的灭绝,我相信每一个中国人都会觉得很心疼,甚至会有很多人愿意在网上转发这样的消息。但也仅仅是如此了,大众既没有习惯,也完全不知道这样的事情应该很和我们自身联系起来。似乎这是某个高高在上的机构应该做的事情,大家甚至都没有意识到,恰恰这样的事情正是需要我们每个人为之努力,才能避免新的类似的悲剧发生的事情。
反过来说,一旦这个事情不再是公共事务,不再是你家门口的那条路上没有清扫干净。而是和我们切身相关的事情,比如前些年发生的大规模“非典”病情的时候,你会发现人们会爆发多大的能量,正是我们中国人万众一心,才迅速的把这样一场灾难控制并扑灭。可以说这样一个成功的案例告诉我们的,到底我们是不是“麻木的中国人”,到底是不是那个看着同胞被日本人绞死还在边上看热闹的民族,本质上就是我们是否积极地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
正如在波士顿犹太人死亡纪念碑刻的马丁.尼莫拉的那个短诗一样,人们只有互相帮助,而不是陌生的在一边看着的时候,《美丽人生》里那个让我们一边笑着又一边满含热泪地叹息才不会再一次重演,人类和平,才不仅仅是一句空谈。向《美丽人生》致敬,向我新认识的这位罗伯托.贝尼尼大师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