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映25年,豆瓣9.7分,从《肖申克的救赎》中看透人性的本质

  《肖申克的救赎》上映25年,却依然保持着豆瓣评分9.7的好成绩,172万人在评价这部电影的时候,有将近85%的人给出了5星的好评,这部剧获得了第67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的提名。

  这部电影的导演弗兰克·德拉邦特还执导了《绿色奇迹》、《行尸走肉》和《哥斯拉》等多部电影和电视剧,每一部都获得了很好的口碑,同时也收获了不少的粉丝。

  《肖申克的救赎》是弗兰克·德拉邦特的成名作,也是他早期的人生观输出。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一个青年银行家安迪被无辜的卷入一场谋杀案中,因而被判处了在肖申克监狱中终生监禁,在肖申克监狱的几十年时光中,安迪不断的反思,坚持不懈的努力,帮助别人过得更好,帮助自己走出心魔,救赎了自己。

  在这部电影中,弗兰克·德拉邦特用安迪的经历说出了人性的本质,在生活的困顿中,只有不停步的向前走才能找到自己的出路,而在路上的遇到的曲折和坎坷也都是成长必须要攀爬的台阶。倘若一个人在人生的路上遇到坎坷就故步自封,那等待自己的将是无止尽的心禁。

  人的一生,看似漫长,但如果得过且过,重复着每一个昨天,这样的人生就是画地为牢,将自己的灵魂永远的囚禁在一个地方,纵然天地开阔,对一个禁锢自己的人来说也是枉然。

  安迪:绝处逢生,走出一条自由之路。

  《肖申克的救赎》中很多人会说一句:“我是无辜的。”

  但是,在现实的生活中,没有一个人是无辜的。

  安迪是一个青年银行家,工作表现突出,前途不可限量,只是和妻子的关系不是很融洽,却被卷入到谋杀案中,从此,将要在肖申克监狱中度过余生。

  在刚进入肖申克监狱的时候,这个地方不仅围困着安迪的人,也禁锢着他的心,他知道自己没有杀害妻子,却莫名其妙的坐牢,一夜之间,他失去了自己挚爱的妻子,也失去了自由,所以他是慌乱而迷茫的。

  在年复一年的劳作中,安迪不断的反思自己,他意识到妻子的离去和自己有着密不可分的原因。

  安迪说:“我很爱我的妻子,可是我不知道怎么表达爱,致使我的妻子无法感受到我的爱,从而和教练有了暧昧。”

  安迪在入狱之前从来都没有意识到自己长时间忽略妻子的感受,也没有尝试着改变自己,学着和妻子表达自己的爱意,甚至一度对妻子的不忠诚而感到愤怒和不甘,甚至策划杀害破坏他们情感的教练,只是在最后关头,安迪的理智战胜了自己的感性思想。

  虽然安迪没有亲手杀害自己的妻子,但却是杀害妻子的间接凶手,所以他对瑞德痛哭流涕的忏悔着自己的过错。

  走出情感的困顿以后,安迪便开始谋划自己新的人生,他要在监狱的这段时间已经救赎了自己,所以,他要找回属于自己的人生。

  安迪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信仰,他认为:“希望是美好的,也许是人间至善,而美好的事物永不消逝。”

  安迪利用自己的特长,帮助肖申克的狱卒们避税,获得他们的庇护;申请图书馆资助获得成功,让狱友们可以更好的学习;帮助狱友们考取学历,让他们在出狱以后更好的在社会上生存。

  在安迪得知自己是清白的,急着向狱长申诉的时候,狱长因为自己的私心,不让他离开,并且设计杀害了汤米,再次坚定了安迪找准时机越狱的决心。

  瑞德说:“监狱里的高墙实在是很有趣。刚入狱的时候,你痛恨周围的高墙;慢慢地,你习惯了生活在其中;最终你会发现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这就是体制化。”

  这段话看似说的是肖申克监狱的事情,实则说的是每一个人的生活。

  在生活中,年少的时候,很多人都会对自己的生活愤慨不已,等到中年的时候就会随着生活的节奏随波逐流,每一天都得过且过,甚至对自己在一成不变的生活中混的如鱼得水而感到沾沾自喜,全然不记得曾经那个不可一世的少年。

  安迪却是一个例外,虽然在生活中他也迷茫过,怀疑过,失望过,可是他至始至终都对生活充满希望,积极的去改变自己的生活现状,把自己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瑞德:在规则中找到自己的生存之道

  瑞德是一个很普通的人,普通的就像我们现实中的每一个人,没有专业的特长,没有睿智的大脑,也没有长远的目光,只能在一步之内求自己的生存。

  毫无疑问,瑞德在自己的圈子里是活的比较好的那个人,没有人欺负,也不欺负别人,还能用小聪明为赢得最喜欢的香烟,一个看起来活的很不错的人。

  瑞德是一个很懂得利用规则的人,他知道如何审时度势,做一个不欺负人也能很好的保护自己的人。瑞德用自己的关系会给狱友们找来各种消遣的小玩意,比如海报、香烟、书等等,在他的生活圈,他过的挺不错。

  但是就像瑞德在最后一次申请假释中说的:“当初年轻的愚蠢的男孩犯了大错,如今40年过去了,你问我后不后悔,这么多年我没有哪天不在后悔,我想回到过去找到那个男孩跟他谈谈,告诉他人生的一些道理,可是他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瑞德的生活态度像极了成年人对待生活的态度,不积极,不消极,只是在敷衍了事的过着每一天,对自己的现状不满意,不反感,一副世故而又圆滑的面孔重复着每一天不好,不坏的生活。

  年少的时候,很多人都有豪情万丈的激情,对生活热情如火的喜爱,希望依靠自己的力量能够改变世界,影响世界,一路走来,很多人被生活早已磨平了棱角,不再激情澎湃,剩下的只是机械的生活,不再对生活有希望,也不会对生活有意见了。

  所谓的成年人,大概都有这样的悲哀,每天都在面无表情的行走,做着该做的事情,露出该有的表情,习惯了生活所有的规则,过的看似顺畅无阻,只是当初那颗鲜活而有生机的心再也找不到了。

  很多人说迪士尼的电影特别好看,不是因为剧情多新颖,而是每一个阶段的人在看电影的时候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

  却是如此,年龄在一个人的人生中代表的是经历,而不是忘却,只有将经历内化为自己的阅历才不会在生活中迷失自我,忘却自己。

  芸芸众生,只有记得自己是谁,才能更好的活成自己,就像《千与千寻》中白龙对千寻说的:“一定要记得自己的名字。”

  一个人,知道自己是谁,才能活的更清醒,更真实,不会变得麻木不仁,人云亦云。

  弗兰克·德拉邦特用《肖申克的救赎》向所有的观众传达出救赎的力量,每一个人的生活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会犯错,会懵圈,但更重要的事情是,在每一次经历以后有没有获得更多的人生感悟,在这些事情中找到更真实的自己,学着和自己好好相处。

  在年龄的增长中我们是否忘却了曾经的自己,在生活的历练中我们是否还在坚守着自己,在时间的长廊里我们是否活成了自己喜欢的模样。

  救赎,就是一个人成长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