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装者3:中共王牌特工,五重间谍身份世界罕见!明楼原型有多牛

  本文章是剧剧汇说对《伪装者》中明楼原型的理解与感悟,每一期都是不同的解读,如果感兴趣的话,右上角点点关注吧!

  文接上篇

  《伪装者》的剧情已经让屏幕前的我们目不暇接,晕头转向了,但是比剧情更加复杂的,往往是现实发生的事情,就像剧中明楼的人物原型——五重间谍袁殊。

  一、剧中的明楼足智多谋,游走于刀尖。

  身为汪伪政府高层的明楼,是《伪装者》中举足轻重的人物。他的一举一动可以影响各个对立面之间的暗潮。

  

  汪伪政府特务委员会副主任的职位能让明楼获取更多的情报,但是有收获的同时,就代表着要承担更大的风险。

  汪曼春和南田洋子的每一次试探,都有可能变成明楼送命的子弹。

  明楼就像薄冰上翩跹旋转的舞者,在暗潮汹涌的湖面上跳出华丽动人,惊心动魄的舞蹈。

  他不得不披上完美的伪装,周旋在各界各方。

  

  但是当时明楼所要面对的,不仅仅是来自同事下属以及领导的猜忌威胁,还有来自身边人的怀疑痛斥。

  明镜是明楼长姐,明台为明楼小弟,最亲的人的不信任无疑是明楼插在心里的一把刀,这种痛苦无奈深远悠长。

  

  二、剧外的袁殊长袖善舞,隐忍在前线。

  似乎一个人的未来从他的原生家庭就可预知一二。

  袁殊的父亲袁晓岚为秀才出身,年轻时就加入了同盟会,为革命活动几乎倾家荡产。

  其母亲贾氏出身优越,在丈夫没落之后,带着袁殊兄弟二人人靠着娘家资助及典当家产维持生计。

  清贫的生活没有挫掉袁殊的心智,反而打磨了他的韧性。

  

  做为身兼中共、中统、军统、日伪、青红帮五重身份的传奇人物,袁殊的人生经历是常人无法想象的。

  20岁,袁殊在潘汉年的介绍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央特科情报人员,这是他第一次加入中共。

  21岁,袁殊经表兄贾伯涛介绍,成功的进入中统内部。

  

  23岁,袁殊正式成为青洪帮大佬曹幼珊的关门弟子,第三重身份让他的情报工作有了更加坚固的保护色。

  26岁,回国后袁殊重新加入中统,通过与冯雪峰取得联络,以非中共党员的特工身份继续向潘汉年提供情报。

  同年6月,戴笠会见袁殊,将他正式纳入军统。至此,袁殊的正式成为了“五重间谍”。

  兜兜转转中,袁殊的六年比平凡人的六十年还要曲折精彩,但是他从未忘记祖国,从未失去初心,一直牢记使命。

  

  三、五重间谍,王牌特工,袁殊类人,世界罕有。

  纵观一生,仿佛从他14岁那年“五四运动”爆发开始,袁殊就把整个人的生命交给了革命。

  他就像一位冷静沉着的执牌者,把自己的所有东西,里里外外的,都当作筹码押在了必须胜利的那边——革命。

  

  在这其中,袁殊并不是没有被逼入绝境。

  很多时候,袁殊为了麻痹敌人的警惕性,取得敌方信任,不得不下达一些围剿命令,就像《伪装者》中的丧钟计划,牺牲和流血是在所难免的。

  甚至危难之中发生过接头上线连续两次失联的情况,而对于情报人员来说,上线就像牵住风筝的线,一旦失去,便极可能被卷入风暴中心。

  

  大钧播万物,斡旋不作难。

  身负重责的袁殊不仅要收集情报,更要完成组织上下达的重要任务。

  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战争爆发。组织上下达了一个重要任务——紧急转移滞留在香港的进步人士,袁殊明白此事的重要性,立马采取了行动。

  通过迷惑岩井英一,袁殊以“调回同事,增加力量”为由,获得了大量的通行证。

  利用这些通行证,中共从日军严密封锁中解救出八百余人,大大避免了革命力量的损失,这其中就有宋庆龄、何香凝、柳亚子等人。

  

  四、英雄的伟光永远闪耀。

  江河滚滚,历史的洪流吞没了无数人的身躯,但是他们的精神气节化作铺在河床的鹅卵石,熠熠闪光的同时也沉淀了泥沙。

  也许和平年代的我们无法想象袁殊之类伟人的艰难困苦,但是我们可以在我们的时代同样闯出一片天。

  打探情报,解救同志,牺牲良多,肩扛重任……葬于八宝山革命烈士公墓的袁殊的故事已经落下了帷幕。

  

  也许电视剧的意义就在于我们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更加直观的解读历史,体会历史。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华夏儿女,未来可期。

  今天的解读就讲到这里,更多精彩可见下回分享。#伪装者#

  (看完记得关注剧剧汇说哦,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