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问4》:终结十年叶问情怀

  《叶问》,经典之作

  还记得《叶问1》的开场吗,叶师傅身着一袭白衣,气定神闲打着木桩。

  对于叶师傅而言,世界只有他和他的木桩,以及一下一下的敲打声。

  这木桩,一打就是十年。

  2008年《叶问》问世了,叶伟信执导,甄子丹主演,洪金宝、梁小熊担任动作指导。

  或许一开始,观众对《叶问》的期待并没那么高,毕竟功夫片,已经看得太多。看到甄子丹穿着老旧的中式服装对阵十个黑带空手道日军的时候,大多数观众可能认为,这只不过又是一个典型的香港功夫片罢了。

  但是,当甄子丹展示出咏春技术,特别是使用连续寸拳打击对手的时候,观众才意识到,正在看一部与众不同的动作电影。

  咏春令人耳目一新的技术流动作设计让人为之惊叹,几个人的化学反应终于迎来了高峰,也令叶问系列成为经典之作。

  《叶问4》告别国民英雄

  作为一个系列的完结篇,《叶问4》情节紧凑,片中对种族歧视、中华武术传承、父子情深这三个主题的刻画都令人印象深刻和感动。

  与此同时,甄子丹的功夫片生涯已经来到了后期,他已经摸索出了自己的风格,在动作设计上具有极高的水平,演得也越来越好。

  《叶问4》绝对是值回票价。

  00:28

  尽管是一部功夫片,但是《叶问4》里的文戏却不容忽视,将真实的时代背景放入影片,让这个时代的观众有机会了解到上世纪60年代的真实社会景象。那也是甄子丹的成长故事。

  按照时间计算,《叶问4》的故事背景正是60年代末期。那个年代的中国人是最无奈的。

  那时候的美国,对华人的歧视任然是非常严重的。当时生活在唐人街的华人们,多数人选择了忍让。

  万会长之女若男,遭到了同校白人同学的欺负。

  若男在比赛中以优异成绩被选为啦啦队队长,遭到了那些白人同学的嫉妒,她们找人去堵若男。一向听从父亲教诲的若男,一开始也是忍让和躲避,然而软弱带来的,只不过是白人同学更得寸进尺的欺凌,若男被剪头发、被殴打。

  电影镜头让人很沉重,仿佛受欺辱的女孩是自己身边的朋友,真想冲进去帮帮她。

  这一次,若男说,“如果不能反抗要练武做什么?”

  这一次,叶问站了出来,将泥潭中的若男拉了出来。

  这是我们国家自己的超级英雄。

  儒雅,隐忍,重情义。

  只有中国人才能感同身受,只有在这片土地生活过,浸染了这里的文化,才能对叶问这个角色,感同身受,击节赞赏。

  

  甄子丹花了十年的时间,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饱满立体的英雄形象。

  面对强敌,叶问侠肝义胆,武力超群;而回归生活,他又儒雅谦和,沉稳内敛。

  十年荏苒,似乎都投射在了叶问两鬓染霜的造型上。

  甄子丹的60年代

  虽然剧情虚构,叶问本人并未去过美国,但很明显,甄子丹在这个角色背后添加了自己的人生经历。

  1963年,甄子丹出生在广州,两岁时,全家人一起来到香港。

  1974年,11岁的甄子丹全家移民美国波士顿,开始在美国上学。可以说,甄子丹的整个青春期都是在美国度过的。

  甄子丹的母亲麦宝婵是一代武术大师,精通太极拳,2000年还被评为国际上最有影响的100位武术家之一。

  《叶问4》中的主要人物唐人街中华公会万会长,吴樾饰演,正是一名太极拳高手。

  父亲甄云龙,是国际性中文报纸星岛日报在波士顿的一名编辑。

  《叶问4》中在美国接待叶问的人物根哥,也同样是在美国的中文报社工作。

  甄子丹遗传了母亲的武术基因,从小耳濡目染,孩童时代起就展现出了不俗的武功底子。

  1978年,15岁的甄子丹受李小龙的影响,喜欢上自由搏击;同年,甄子丹去北京什刹海武术队,接受了为期两年的训练。也就是在这样一个屋檐下,甄子丹和李连杰,成为了同门师兄弟。

  在北京习武期间,甄子丹结识了袁和平。在此之前,袁和平一手捧红了功夫巨星成龙。

  作为第一代移民的后代,甄子丹恐怕在学校中遇到的歧视要远甚于《叶问4》中的人物若男。

  甄子丹曾经在一次采访中说,

  “我小时候有一段日子生活在美国,刚到美国的时候去学校里,那时候华人经常被老外歧视,所以每天都会遭遇到一些校园暴力。幸好那时候我已经开始练功夫,当时李小龙在美国也很火,我每天会穿着李小龙的衣服,戴着墨镜上学,大家都知道我会武功,就没有欺负我。”

  《叶问4》最后,万馆长把入学介绍信递给叶问,问:你们什么时候过来?

  叶问道:嗯……国外的月亮,也不是那么圆。

  2008年,除了《叶问》问世,还有一件事,甄子丹退出美国国籍,加入中国香港籍。

  (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