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杀》:揭露的是权势的恶,引发的是教育的反思,拷问的是人性
近日,一部翻拍自印度电影《误杀瞒天记》的国产电影《误杀》,成了众多电影迷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从12月13日上映至今,它稳居热评榜首位,票房已冲破6亿。作为一部国产犯罪悬疑片,它取得这样的成绩,绝非偶然。
电影讲述了和妻子阿玉来泰打拼十几年的网络公司老板李维杰,在一个充斥走私、暴乱、贩毒活动的边陲小镇和一家人平静的生活着。日子虽然谈不上富裕,但也充实。
可这种平静的幸福却因为大女儿平平学校组织的一次夏令营活动被打破。
在夏令营上,警察局长的儿子素察给平平下药并且侮辱了她。在素察拿着视频再次上门纠缠不休时,母女在抢夺手机的过程中失手打死了素察并埋尸。
得知真相后的李维杰,为了不让自己的妻女再次受到伤害,作为电影迷的他瞬间化身为高智商罪犯,与警察局长拉韫展开了一场较量。较量到最后,李维杰一家人躲过了警察的追查,却也最终选择了自首。影片到此全部结束。
这是一部反映社会现实的电影;也是一部关乎未成年教育的电影;更是一部深入灵魂的电影。
一场误杀,揭露的是现实主义有些权势的恶;引发的是关于家庭教育的深思;拷问的灵魂深处的人性!
一场误杀,揭露的是现实主义权势的恶
羊只要有草吃,就不在乎被谁薅羊毛。
在这个边陲小镇,警察就是那批可以为所欲为的人。穿着一身警服的桑坤,无论走到哪里都是一副趾高气昂的姿态。在餐馆吃饭从来都是只记账不给钱;对举报自己的人痛下狠手,甚至想杀掉对方;昧心又自然地拿着各种回扣,轻车熟路。他是一个穿着警衣的小权势者。
一个只不过是穿着警服的警察就如此的霸道横行,可想而知权势更大的人又会是何种姿态呢?
而这也就成了这场误杀与教量产生的源头。
在被侮辱威胁时,无奈的平平母女失手误杀了素察,他们原本是受害者。遇到这样的事情,第一时间应该想到的是报警维权,可他们为什么偏偏选择了想尽办法掩饰一切呢?
因为死的是警察局长的儿子,在权势当道,公道被碾压的时候,报警无疑于自寻死路。
李维杰一家深知如果报警,他们的苦痛遭遇不仅不会被体谅,甚至会连坐牢的机会都没有。为了自保,他们只能选择用自己的方法去掩饰一切,拯救自己。
这,是一种权势之恶压抑下的悲哀。
还记得高居警察局长之位的拉韫,在儿子素察失踪之后,她从李维杰的表情里发现了蛛丝马迹,因此内心笃信儿子的失踪和他脱不了干系。
为了找出真相,印证自己的猜测,她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三番两次的抓了李维杰一家,包括两个未成年的孩子。她甚至对他们严刑拷打,怒吼道,不管用什么方法,我要真相。
我们可以说她是出于一个母亲对孩子的爱,可更多的还是因为她手中的权势。因为有权势,所以无所忌惮;因为有权势,所以妄意而为。
而那些为了生活已经倾尽全力,明明生活的如同一只蝼蚁般渺小的人。在成为受害者,家人被伤害时,能做的只有用全部的力量奋起反抗,用自己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韩国电影《蚯蚓》和泰国电影《一个母亲的复仇》同样也揭示了这种现实主义的恶。
在自己的女儿被侵犯,过着暗无天日的生活时。作为父母亲,他们想为自己的孩子讨一个公道,于是诉诸法律,诉诸社会治安的管理者。
可是因为那些犯罪者都是一些有头有脸,权势很高的人们的孩子。校园的老师不想得罪他们;负责案件的警察不想自找麻烦,他们都选择了视而不见,做了那个“只要给草吃,就不在乎被谁薅羊毛的羊”。
当人们一直信赖和依靠的社会规则的管理者都屈服于权势之恶的时候,渺小的蝼蚁只能以牙还牙,赌上自己的一切,只为讨一个公道。
这更是一个社会的悲哀。
古人常说,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在当今社会中,人人生而平等,哪怕是至高权势者也不能随意挥霍滥用手中的权利。
要知道,权利的根本来自于人民,权利有多大,责任就有多大。人民能成就一个人的伟大,也能毁了一个人的高高在上。
就像剧中最终因为民众暴乱和舆论压力被迫停职和落选的拉韫夫妇一样。心中没有公道,没有人民,不管多大的权势都会如梦幻泡影般,转瞬即逝。
一场误杀,引发的是家庭教育的深思
一部影片结束,很多人说整个悲剧的产生在于警察局长对儿子的溺爱。开始我也对此表示认同。
可是细细品味整个电影之后,你会发现,不管是李维杰一家,还是拉韫一家,其实都存在着家庭教育的问题。
关乎善恶的教育,关乎精神世界的“陪伴”问题。
心理学家武志红说过,陪伴才是最好的爱,关系的平衡,不在于外在的衡量,而在于内在的情感。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它不是爱情的专属,它适用于任何感情。
01李维杰
李维杰在自首被车带走的时候,曾说了这样一段话:
平平,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你习惯一回家就关上房门,不愿意跟我多待一会儿,多说一句话。我很迷茫,也很苦恼,作为一个父亲,我竟然不知道该怎么跟女儿沟通。我多么想你像小时候一样,信任我,依赖我。可没想到,我们父女竟是通过这样的一件事,才重新找回过去的信任和依靠。
一段话,道出了他心中一直以来的亏欠和遗憾,更道出了孩子成长过程中那被遗失的“陪伴”。
每个孩子从落地开始,因为血缘这条纽带跟自己的父母紧紧相连。幼时,父母都是孩子眼中的英雄。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一天天长大。他们有了自己的思想,就像李维杰在吃饭时跟女儿沟通,女儿平平一句“你管我干嘛”一样。他们与自己已经渐行渐远。乍一看去,好像是孩子离我们越来越远,实则却是我们自己无形之中远离了孩子,远离了他们的“内在世界”。
孩子和父母之间并不是一夜之间突然就有隔阂的。孩子一生的成长会经历很多阶段,每一个阶段都会有不同的表现。但是不管在什么阶段,陪伴是内在情感沟通最好的良药。
很多时候,父母以为孩子需要的是最好的物质生活,所以没日没夜地挣钱。就像李维杰一样,为了生活打拼,陪伴在孩子身边的时间越来越少,也因此错过了孩子不同时期的成长,造成了那份感情的空缺。孩子就在这样的情感空缺中,渐渐失去了最初对父母的那份信任和依赖。
生活需要物质的支撑,但那并不是全部。无论在什么时候,内在情感的强大链接才是支撑一切的支点。
生活再苦,工作再忙,我们总能挤出一点时间来跟孩子沟通,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做一个合格的父母。
就像婚姻的“十二分钟理论”一样,亲子关系的维系需要的时间也不会比你想象中要多。【注:婚姻的十二分钟理论,早上出门前四分钟,赞美对方,给对方一个拥抱或亲吻;下班回家后的四分钟,夫妻双方聊聊天,不想聊天,坐一起发呆也行;睡觉前的四分钟,互道晚安,相拥或牵手入睡】
每天下班后花几分钟陪孩子聊一聊当天的生活;周末的时候抽一点时间跟孩子去玩耍;休息的时候陪孩子做做游戏……
那些我们以为微不足道的时间和行为,往往会带我们走进孩子的情感世界,挽救亲子关系于危险边缘。
要记得,不要让孩子成为情感世界孤独者!
02拉韫
父亲是政治人物,母亲是警察局长。作为一个衣食无忧、生活富裕、权利地位名利集于一体的孩子,素察是幸运的,却也是不幸的。
幸运的是他不用像有的贫苦孩子一样,尝尽生活的酸甜苦辣;不幸的是他有一对忠于名利、永远把时间花在权谋上的父母。
因为不能给予他陪伴,所以他的父母一点都不了解他。母亲总是一味地溺爱,满足他所有的要求,甚至在他差点戳瞎同学的眼睛时,也不曾责备他一句,而是心疼的为他打人受伤的手上药,然后利用自己的职位之便为儿子摆平一切。在拉韫的眼里,满足儿子的一切需求,不分是非对错的护着他就是给他最好的爱。
父亲一直忙于游走在拉票选举市长的路上,在他闯祸时,第一反应就是上手打并且停掉他的银行卡,甚至在他失踪一个星期之久时依旧忙于竞选,对他的一切丝毫不闻不问。
可是作为一个孩子的父母他们忘了,孩子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个宠爱他的母亲,一个随时随地的取款机。他更需要的是一个教他做人的领路者。
古语云,养不教父之过。在这里,素察就是最好的例子。他的嚣张跋扈无所畏惧和恶行累累都是父母“养而不教”的恶果。
如果作为警察局长的母亲在素察第一次犯错,差点戳瞎同学眼睛的时候。除了给他母亲该有的爱护之外,还能够让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接受并且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而不是用自己的能力替他摆平一切的话,这起害人又害己的误杀大概也就不会发生了。
“有的孩子是孩子,有的孩子是禽兽”。
其实,在一开始,所有的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都只是一个孩子而已,没有任何好坏之分。
有人花了几十年教孩子如何保护自己,有的人却一分钟都没有教过孩子善良。生而不教,无原则无底线的溺爱,这才是孩子善恶之分的分水岭。
在我们的身边,经常看到各种熊孩子引发的悲剧以及频频出现的青少年犯罪。其实,这不是社会的恶,更大一部分原因是家庭教育“精神陪伴”的缺失。
是人都会犯错,更何况是一个孩子。可是当孩子犯错时,作为领路者的父母该做的是让孩子明白自己的错误及责任所在,在一次次地教导中让孩子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拥有本该属于自己的灿烂人生。
要知道,溺爱不是爱,它能带来的除了更多无法预料的恶果,还有一定可以料到的悲惨结局。
走进孩子的精神世界,让孩子成为内在情感的富翁,才是为人父母最大的成功。
不管是教孩子知恶,还是教孩子从善,都需要在爱的陪伴下,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给予他们最正确的引导,让他们既懂得如何保护自己,更知道怎样善待他人。
虽然孩子终有一天会远离父母,拥有自己的人生,但那些只是外在的分离。那些因为精神的陪伴而被满足的内在情感,将会是彼此一生都不会中断的链接!
一场误杀,拷问的是灵魂深处的人性
无相布施,才有无限功德。
影片最后,明明已经赢了警察局长的李维杰选择了投案自首。没有人知道他为何这样做,各种猜测都有。
而在我看来,女儿安安涂改的考卷可能是促使他自首的一部分原因,但那不是全部。更多的还是因为他灵魂深处被拷问的人性。
僧侣说,无相布施,才有无限功德。
无相布施,就是不求报而做的善事。
在误杀发生前,李维杰一家是一个生活不富裕但也充实的幸福家庭。在小镇,他是一个众口称赞的老好人。
他缓收家里有孩子要高考的家庭的网费;他悄悄为被打伤的孩子父亲出主意;他拦住因为心中不满殴打别人的桑坤;他每天去寺庙布施……
此时他所做的这一切,都是不求回报的。皆是源于他人性的善。
可是当女儿受到伤害,他为了家人设计了一出瞒天过海的戏码,并且因此躲过一劫时。他看似成了拳场上那个最后的胜利者,实则成了灵魂备受折磨的失败者。
这一次他去布施,不为求名,不为求利。为的是怕堕入歪道,求的是内心的安稳。
因为这有向的布施,他被拒绝了。但拒绝他的不是僧侣,而是他内心被拷问的人性。
作为一个父亲,一个丈夫,他不能看着自己的家人受伤害而坐视不理。他选择了挡在她们的前面,为她们抵挡风雨。可是作为一个有良知的人,他的内心是倍受煎熬和折磨的。
人们常说,人性的丑陋往往在人生最低处显露无遗。对李维杰一家来说,作为受害者的他们,此时此刻正在经历的,就是人生最艰难和最低的时刻。可是即便如此,李维杰还是坚守了自己内心的人性之光,选择了自首。
自首的那一刻,他成了自己的赢家。
人生有时候的确会很艰难,但那也不能成为我们放弃自我,随波逐流的人。
人心很复杂,人性更复杂。但我们只要坚守住了自己内心的那丝光亮,就是人生最大的赢家。
结语
社会很复杂,善恶难辨;但那些做过的恶终有一天会被爆于阳光下,无处躲藏。
孩子本善良,给予他们该有的陪伴,建立起无法隔断的情感链接。不要让自己成了染坏孩子的大染缸,误了本该有的大好前程。
人性更难懂,无法预测。但那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能在人生最低处,坚守住自我,让微弱的光亮形成燎原之势,做自己的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