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申克的救赎 | 救赎我们本该拥有的

  影迷心中的经典、电影论坛里的话题、影碟店内的畅销货,《肖申克的救赎》由于某些原因无缘奥斯卡,但它是真正的无冕之王。《肖申克的救赎》无异于是一部优秀的电影,它不是快餐文化,它反映的是社会的现实、人性的本真和价值,它能真正地打动人心,触发人们灵魂的思考。

  ▊ 故事梗概

  20世纪40年代末,小有成就的青年银行家安迪因涉嫌杀害妻子及她的情人锒铛入狱。在这座名为肖申克的监狱内,希望似乎虚无缥缈,终身监禁的惩罚无疑注定了安迪接下来灰暗绝望的人生。未过多久,安迪尝试接近囚犯中颇有声望的瑞德,请求对方帮自己搞来小锤子。以此为契机,二人逐渐熟稔,安迪也仿佛在鱼龙混杂、罪恶横生、黑白混淆的牢狱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求生之道。他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帮助牢狱管理层逃税、洗黑钱,同时凭借与瑞德的交往在犯人中间也渐渐受到礼遇。表面看来,他已如瑞德那样对那堵高墙从憎恨转变为处之泰然,但是对自由的渴望仍促使他朝着心中的希望和目标前进。而关于其罪行的真相,似乎更使这一切朝前推进了一步。

  ▊获奖情况

  第67届奥斯卡金像奖(1995)

  最佳影片(提名) 妮基·马文

  最佳男主角(提名) 摩根·弗里曼

  最佳改编剧本(提名) 弗兰克·德拉邦特

  最佳摄影(提名) 罗杰·狄金斯

  最佳剪辑(提名) 理查德·弗朗西斯-布鲁斯

  最佳音响(提名) Willie D. Burton / Michael Herbick / Robert J. Litt / Elliot Tyson

  最佳原创配乐(提名) 托马斯·纽曼

  第20届报知映画赏(1995)

  海外作品奖弗兰克·德拉邦特

  第19届日本电影学院奖(1996)

  最佳外语片

  ▼

  ▊ 辣评

  回顾那一段经典台词:“有的人的羽翼是如此光辉,即使世界上最黑暗的牢狱,也无法长久地将他围困!”

  这个电影的故事情节充满了好莱坞的传奇色彩,肖申克就如现实社会的一个缩影,透过老布那悬挂着的身躯,看到的是个性与思想的死亡。然而希望是关不住的、锁不牢的,是有翅膀的鸟,是流动的空气,是息息尚存的呼吸,是永远无法遏制的,是任何黑暗都无法染指的。有了希望就有了一切,有了希望就一切皆有可能。

  《肖申克的救赎》反映的是“希望”对于人的重要性。“Fear can hold you prisoner,Hope can set youfree。”这句话已经成为名言。鲁滨逊流落荒岛,没有消沉等死,最终获救回到了大陆;贝多芬双耳失聪,仍坚持创作,最终成为世界闻名的音乐家;安迪入狱,没有认命背锅,最终逃出牢狱。一个人,有了希望,一切就都有了可能。

  安迪救赎的不仅仅是自己,他也尽一切努力拯救囚犯们的灵魂。影片中令观者感触颇深的镜头,就是安迪逃出肖申克之后,站在河水里拥抱风雨雷电的那个俯视镜头。肖申克监狱,对人身自由的监禁是次要的,对人性的摧残才是主要的。瑞德在出狱后,不用向谁报告就能上WC,但他因此不习惯,“一滴尿都挤不出来”。

  怎样才能抵制监狱对人性的摧残?作者者认为,首先就是要对人生抱有希望,永远不放弃,如果一个病人自己放弃了,最好的医生也是救不回来的;其次就是要有反抗的勇气,有理想而没有勇气,那这理想等同于无;第三就是要有毅力,没有毅力和恒心的人,只能做梦想家;第四就是要有脑子,所谓的有脑子,就是要有智慧,只有精密的计划,才有轻而易举的成功。

  1994年的电影,涌现出《低俗小说》、《阿甘正传》、《四个婚礼一个葬礼》、《肖申克的救赎》等等众多经典影片,在作者看来,《肖申克的救赎》要比《阿甘正传》更好一些,《阿甘正传》表现的是美国的“主旋律”,而《肖申克的救赎》表现的是“体制化”的问题,这部影片对中国的社会更加具有意义,中国同样面对着“体制化”的问题,所有的事情都有着所谓的“标准”、“规定”,当这些消失的时候,是不是也会出现“一滴尿也挤不出来”的现象?

  《肖申克的救赎》深刻的揭示了美国司法制度的黑暗,残酷现实下所谓的生活,成为了一种不能自己的选择。人类社会创造监狱,也许有两层含义,一个是惩罚,另一个就是救赎,让囚徒们在这里净化心灵,洗清罪恶。但救赎并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完成的,更多的人在监狱里得到的是身体的创伤和心灵的摧残,精神受到的摧残,远比身体上的伤更难愈合,它会伴着人们的一生,就像影片中的老布,在监狱里充当着图书管理员的身份,几十年的牢狱生活已经让他习惯了体制下的生活,获得假释后的他,反而在自由的社会中选择了自杀。

  《肖申克的救赎》反映出了“人性之韧”。安迪用一把小榔头,近20年的时间,在人身控制极为严格的法西斯式监狱,挖出了一条逃生的小隧道,或许叫敲凿出了一条小隧道更合适,那个榔头实在太小了。这难道不是体现了人的韧劲吗?不过在读者看来这个情节明显是戏剧化的,这只是导演在情节安排上的需要,这样的结尾只是为了反映安迪的“自我救赎”最终成功了,否则整个情节和主题难以为继。

  《肖申克的救赎》,引人深思,我们没有在牢狱中受到摧残,那我们是否在另一种体制下受到摧残呢?肖申克的救赎,救赎的是什么?是现实社会中的黑暗,是吃人不吐骨头的社会,这些更需要救赎。

  -END-

  文 | 梦惜

  编辑 | 茹果

  版权归梦惜所有,辣评社整理发布,

  转载请联系辣评社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