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过度追捧还是名副其实?

  春节假期结束,春节档电影依然热闹。

  各类影片轮番上映,炮火连天。在竞争极为激烈的贺岁档中,《流浪地球》应该是今年当之无愧的大赢家。截止目前已经超过去年春节档的黑马《红海行动》(36.5亿),跃居中国影史票房榜第2。

  《流浪地球》于正月初一在全国上映,着实给国内的科幻迷们带来了一个巨大的惊喜。

  继2015,2016年,刘慈欣的《三体》和郝景芳的《北京折叠》接连荣获雨果奖。

  国内的科幻热潮突然掀起,大刘的《三体》被称为中国科幻的里程碑。

  而大刘本人,更是单枪匹马,把中国科幻提升到了世界水平。

  与此同时,各个科幻作品的影视剧改编权,也早已开始了抢夺大战。

  相比于潜入海底不知下文的《三体》电影,这一次的《流浪地球》成功出现在银屏上,想必对科幻迷们也是有了个交代。

  随着流浪地球的大热,网络上各方面的评论也是层出不穷,褒贬不一。

  以下选取几个比较关注的问题,与影迷共同探讨。

  1

  肆意篡改,亵渎原著?

  看完电影,有一些《流浪地球》小说的忠实读者,产生了对电影的不满情绪。

  认为不论是科学严谨度还是思想深度上,电影与小说的差异都太过巨大。

  在原著中,刘慈欣将“流浪地球”计划分成了五个阶段:

  刹车时代、逃逸时代、流浪时代Ⅰ(加速)、流浪时代Ⅱ(减速)、新太阳时代。

  一共一百代人,两千五百年,波澜壮阔。

  A刹车时代:用地球发动机使地球停止转动,使发动机喷口固定在地球运行的反方向。

  B逃逸时代:全功率开动地球发动机,使地球加速到逃逸速度,飞出太阳系。

  C流浪时代I(加速):在外太空继续加速,飞向比邻星。

  D流浪时代II(减速):在中途使地球重新自转,调转发动机方向,开始减速。

  E新太阳时代:地球泊入比邻星轨道,成为这颗恒星的卫星。

  电影中只是选取了其中的逃逸时代的一部分。

  讲述了地球在逃离太阳系,途径木星时,想利用木星的引力弹弓给地球加速,却意外被木星激增的引力拉住而引发了地球的生存危机。

  小说中的流浪地球,其实是冷酷且黑暗的。

  在临近世界末日的危机下,人性已经变得冰冷而麻木。

  联合政府在推出流浪地球方案以后,把人类的整体生存作为了一切工作的核心。

  地球上所有可以被动用的资源,都用在了行星发动机的运行和地下城的建设当中。

  人与人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变得疏离和冷漠,甚至于无关紧要。

  比如小说中主人公的父母,父亲对自己的婚外情毫不避讳,而母亲也能够毫无负担的接受着丈夫的婚外情,伦理道德脆如薄纸。

  在大灾难面前,生存技能展现了绝对优先级。

  学校只有理工课程,除了历史,其他人文哲学和艺术等学科已经压缩到最小。

  记忆遗传技术的全面应用,使得一个孩童的大脑里,也都是天文学和轨道动力学。宗教更是在一夜之间消失。

  真的没有什么东西,能比得上死亡的威胁和逃生的欲望。生存的本能渐渐从本质上,改变了人类的心理状态和精神生活。

  冰冷的流浪地球上,是冰冷的大地,冰冷的大地上,防寒服里透出的都是一双双冰冷的眼睛,心里高呼着。

  “地球万岁”

  但是电影中不一样。

  电影在人物,故事情节上与原作相比,都作了很大调整。

  在电影中,住在地下城中的居民与现实生活中的人,在性格上并无大的不同。

  冰冷的地下城下,多的还是火热的人心:

  过年会舞龙舞狮,酒吧里会喝酒闹事,有全屏幕播报的春节十二响。地下城的语文课上,老师还会声情并茂地问道,“希望是什么”。

  电影中,主人公刘启与外公,妹妹,父亲的感情线也十分紧密,爷孙三代人的感情纠葛成为了推动电影进程的一条有力主线。

  相较于小说的理性与冰冷,电影中多出来的是浓浓的人情味。

  虽然最终拯救地球的仍然是科技和理性,但理性背后推动主人公行动的却是强烈的情感和意志。

  刘慈欣科学主义的理性,与普通观众对情感高潮宣泄的需求在电影版中达成了某种程度的妥协与和解。

  也许科幻主线与情感主线并没有百分百的完美融合在一起,但至少影片中的设定已经可以获得主流观众的认可了。

  科技是冰冷的,但科技的主体还是人。

  面对灾难,让人的生命充满厚度的正是生而为人的感情。

  正如莫斯在最后对宇航员刘培强所说的,”让人类完全服从理智,真是一种奢求“。

  这是人工智能对人类情感的妥协,也是小说中,对最后五千名被处死的联邦科学家,迟来的尊敬。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2

  角色有些矫情而显得说服力不足?

  片中还有一个饱受争议的人物:韩朵朵。

  韩朵朵,一个初中二年级的学生,老韩十多年前从水中救下来的孩子。

  韩朵朵其实并不是一个讨喜的角色。

  影片的开头,朵朵想去地面看看,于是跟着刘启逃课,又去黑市搞了一套防寒工作服和身份铭牌。

  结果在黑市的时候,居然和刘启说,“你不是不回来了嘛” ,我相信所有观众都被这个傻傻的小姑娘蠢到了。

  后来在上海高楼、发动机备用电梯那里,又因为她的作,害得王磊队长丧失了生命。

  但韩朵朵真的也不容易。

  她在电影中,也只是一个初中的小女生。

  她不知道自己的生父生母在哪里,只知道生父生母为了救她,已经被地面上的寒冰永远封在地下了。

  她迫切的想要去地面看看,并不是小女孩的好奇,而且因为她想要去地表,寻找逃难中,埋在冰面下的父母的遗体。

  韩子昂在死亡之后,韩朵朵和男主一行人在冻成冰的水面前进。

  这里韩朵朵有一个动作是擦开冰上的积雪,冰下面满是冻成雕塑的人类遗体,全是向上游的姿态,场面十分震撼。

  王磊的死,也是因为在一路的旅途中,王磊丧失妻儿,朵朵痛失爷爷。

  王磊心中渐渐开始把朵朵当成了女儿来看待了。

  最后的救援也出自于一个父亲,或者说长辈,对后辈下意识的保护。

  只是以上这一些场景,由于种种原因,在电影正片中并未播出,所以她的角色有时候看起来,才会那么的不可理喻。

  至于最受诟病的,韩朵朵结尾时的全球演讲,大家都说十分之尴尬。

  但是细细一想,一个孩子,在那么强的高压之下,哪里还能说得出井井有条的话呢。

  小孩子说出的话才更真实,不经修饰的美是最能打动人心的。

  韩朵朵这个人对于影片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希望大家能够再仔细思考一下这个角色,也希望韩朵朵,可以获得大家的谅解。

  3

  流浪地球方案是否真的可行?

  其实这个问题,很难有人可以给出确切的答案。

  我们不妨做一些简单的分析:

  1 . 能源问题。

  重核聚变的技术,以我们目前的科技实力是绝对达不到的。

  举个例子:

  核聚变需要的燃料,氢元素的聚变要比其他元素容易很多,它只需要1000万摄氏度左右就可以达到。

  但是比它高一级的氦元素的聚变就需要近2亿摄氏度了。

  而要使石头中包含的元素聚变的话,可能需要超过10亿摄氏度的温度,这是连太阳也达不到的。

  重元素的聚变是核聚变反应更高级的形式,它一般只发生在大质量的恒星内部。

  像太阳这样质量的恒星内部也不可能发生重元素核聚变,只有比太阳质量大8倍以上的恒星才可以实现铁元素的聚变。

  而且重元素聚变的质能转换效率是相当低的。

  最乐观估计,地球要达到逃逸速度,也必须烧掉7亿亿吨的石头。

  相当于把全球的地面挖掉40米做为燃料;要达到光速的百分之一,则必须削去地壳的一半。

  当然,放到如今,我们还得先从可控核聚变开始慢慢走起,路漫漫其修远兮啊。

  2 .推动地球的可行性

  这个问题,其实郭帆导演在开拍前已经请教过中科院的专家们了。

  早在开拍前中科院的教授们就跟郭帆导演说过,你以为地球是个固体大球,但实际上它是个液体球,表面包裹了一层薄薄的固体壳而已。

  行星发动机一推,地壳就碎了。

  所以虽然想象中的流浪地球计划波澜壮阔。

  实际上,平均厚度仅仅17km的地壳,可经不起地球进行星际旅行。

  而且地球在转动的时候,因为离心力的作用,地球的赤道地壳会显得更为突出一点。

  而在没有转动的时候,赤道附近就会缺少离心力,是很有可能导致板块坍缩的。

  之后如果引发一系列的全球地震或者海啸,不仅在地面上修建的那些行星发动机很难存在,居住在地下或许都非常困难了。

  还有其他的一些问题,比如木星大红斑上的氢和地球大气上被木星引力掠夺的氧,在未充分融合的情况下,是否能产生爆炸燃烧。

  还有木星爆炸产生的气体冲击波,是否真的有能力推动地球等等。

  中国在科学发展这一块,着实还是有很长的路要走的。

  然而,《流浪地球》的推出,是让中国的科幻迷以及电影界都十分欣喜的。

  这个电影不是说搞点特效或者是煽点情就能收的了摊的。

  国家实力在硬科幻电影中体现得淋漓尽致。真的是迈过了最大的门槛。

  中国的科幻电影和好莱坞,在文化内核和底蕴上或许无法相比。

  但是中国人的态度,确实在片中有所体现。

  这不是简单的世界末日美国人造诺亚方舟宇宙飞船逃跑,中国人带着地球流浪的差别。

  至少如果在一个和平的年代,当我们度过了物质崇拜这个社会阶段以后,中国不会躲在阴暗的角落里,我们会走出来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

  而且这个电影给出的设定,其实是前所未有的,它给出了别的科幻片未曾有的期待。

  这个期待不大不小,它超越了我们的目前的最高科技水平,但又被约束得恰到好处。

  怎么说呢,并不完美的《流浪地球》,却是一个好的开始。

  ……

  你对影片,有什么不同的解读或疑问?

  欢迎留言,以及私下交流。

  【尊重不同真实观点,和电影一起成长】

  微博/头条/百家:@影士禾木兄,百度TA说:@禾木兄

  精神病院逃生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