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战后,曹操孙权两度在濡须口激战,此地对双方有多重要

  本期的三国战争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六十一回,发生在第一次濡须口之战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曹操、许褚、孙权、周泰和韩当。故事的大意是这样的:

  曹魏长史董昭鼓动朝臣推荐曹操晋封魏公,加九锡之礼,遭到侍中荀彧的公开反对。曹操大怒,有了除掉荀彧之意。不久后,曹操兴兵征讨东吴,命荀彧同行。荀彧也明白曹操的心思,故意托病留守寿春。没过几天,曹操派人送来一个空盒子,荀彧便自尽而亡。

  曹操大军抵达濡须后,派曹洪领兵三万前往江边,自己在濡须口排开阵势,等待孙权出战。孙权果然亲自出马,率部夹击曹操。曹操大惊,慌忙撤退,被东吴大将周泰、韩当截住。许褚跃马向前,挡住两将的去路,终于掩护曹操脱险。

  曹操回到营寨后,指责众将作战不利,重赏许褚。谁知在当天夜间,孙权派兵前来偷袭,又将曹操击败,曹操只得退兵五十里,战事也随即陷入僵持阶段。谋士程昱认为,此战难以速胜,不如撤军返回许昌,但这一建议遭到了曹操的拒绝。

  程昱走后,曹操心情烦躁,率领五十多人离开营寨,来到一处小山下,突然发现孙权在山上出现。曹操命令众将捉拿孙权,孙权部下众将一拥齐上,反令曹操陷入重围。此时,又是许褚及时出现,率领虎卫军拼死抵抗,这才救回了曹操。

  此战又持续了一个多月之后,孙权写信给曹操,建议休战,并在信件的背后写下了“足下不死,孤不得安”这八个大字。曹操看完信后哈哈大笑,下令全军撤回。至此,第一次濡须口之战结束。

  小说中提到的此次濡须口之战,在历史上确有发生,且过程远比小说中的描述要复杂。这次战役在《三国志》多个人物传记中均有出现。本文按照相关的历史记载进行一个简单的描述。

  第一次濡须口之战的时间是在献帝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年底至第二年三月。时值关中之战结束后,曹操战胜马超、韩遂叛军,终于免除了后顾之忧,于是决定向东吴发动进攻。曹操在此役中的兵力集结也达到了赤壁之战后的最高峰,虽然没有号称的四十万大军,总兵力也超过二十万人。

  面对严峻局势,孙权不敢怠慢,亲自率部来到濡须口迎战,但初战的战果却对孙权非常不利。《三国志武帝纪》载:“(曹操)进军濡须口,攻破权江西营,获权都督公孙阳。”不过,初战告捷的曹操此时又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贸然出击,很快便在第二战中遭遇惨败。

  《三国志吴主传》注引《吴历》载:“(曹操)作油船,夜渡洲上。权以水军围取,得三千余人,其没溺者亦数千人。”很显然,曹操是想一鼓作气,继续扩大战果,却没想到这一次中了孙权的埋伏,三千多人被俘,数千人战死,这对于曹操而言无疑是一次惨败。

  两战过后,双方很快便进入了僵持阶段。小说中提到的孙权写信给曹操之事便是在这段时间内发生的。当时双方经过几个月的反复较量,互有胜负,谁也无法保证取得战事胜利。对于进攻的曹操一方而言,所遭遇的困难远比孙权多。因此,最终曹操不得不做出了罢兵休战的决定。

  众所周知,赤壁之战后,曹操被迫退出荆州,但对于东吴的觊觎并未因此而停止,而曹魏与东吴之间也有着长达数千里的边境线,曹操可以从任何一个方向向东吴发动攻击。那么,曹操为何将矛头对准濡须口而不是其他地方呢?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来看看看濡须口的特殊地理位置。

  汉末三国时期的濡须口,是当时巢湖进入长江的入水口,是江淮地区的交通要道。因此,此地也成为了吴魏之间最重要的一处战略要地。清代嘉庆年间的《无为州志》曾经提到:“魏之重镇在合肥,孙氏既夹濡须立坞矣。又东兴以遏巢湖,又堰涂塘以塞北道,总之不过于合肥、巢县之左右,力遏魏人之东而已。魏不能过濡须一步,则建业可以奠枕,故孙氏之为守易。”

  从这段记载可以看出,濡须口的得失,不仅对于曹魏集团能否守住扬州重镇合肥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同时对于东吴集团也至关重要。控制住濡须口地区,就能保障东吴首府建业西北部的安全。因此,在汉末三国时期,曹操与孙权曾两次在此地爆发激战,由此也体现出濡须口对于双方的重要性。那么,濡须口又是如今的什么地方呢?从地理沿革的情况来看,濡须口就是如今的安徽省芜湖市下辖的无为县。

  参考书籍:《三国志》、《三国演义》、《无为州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