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雨》侠骨无情,细雨无边

  《剑雨》一部和《绣春刀》有着相似命运的电影,两者上线后受到的关注都不大,而下线后反应却很好。票房上,《剑雨》比《绣春刀》还要惨,后者有9000万票房,而前者只有4500万左右,扑得不是一般的惨。只能说,口碑和票房确实没有必然关系。

  档期上,和《剑雨》同一个档期的电影有《狄仁杰之通天帝国》、《精武风云》、《山楂树之恋》等。不得不说,在以上三部电影的挤压下,《剑雨》的大环境并不好。《狄仁杰》的导演是徐克,和《剑雨》导演吴宇森一样是我们从小听到大的知名导演。但是同为武侠题材上,有“老怪”之称的徐克知名度要大于吴宇森了。

  可以说“徐克+武侠”和“周星驰+喜剧”一样,是一个卖座标签。更何况,《狄仁杰》在格局、背景、视觉、特效等上面更为气势磅礴,波澜壮阔,天马行空。而平淡、老老实实的《剑雨》在气势上就落了一笔。冒犯地说,虽然都在骂,但是观众都喜欢“大片”——要燃要爆炸。阵容上,即使观众对主角刘德华没兴趣,但是其余演员梁家辉、刘嘉玲、李冰冰等充分吸引了各个阶层的观众。

  但是《狄仁杰》就比《剑雨》好吗?

  这个问题,各有各的看法吧,没必要争论。不过,如果《狄仁杰》和《剑雨》再次同台竞争,我想我会选择去看《剑雨》。

  用影评人的话来说,《狄仁杰》是一部“处处点击G点”的电影。而《剑雨》则更适合细细品味。在大屏幕上,狂风暴雨总比细水长流来得吸引。

  回到电影上。

  《剑雨》的优缺点都很明显,但是个人认为瑕不掩瑜。

  以《绣春刀》和《狄仁杰之通天帝国》来对比,《剑雨》的背景设定是“江湖”,更明确来说是江湖杀手组织“黑石”的一场内讧,没有细雨带走达摩遗体,就没有《剑雨》。

  《绣春刀》也是武打片,但是其中的“侠”或者“江湖”意味就淡一些了。在《绣春刀》里面,结拜三兄弟、魏忠贤、赵静忠等反派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江湖人物。而江湖人物重一些的,只有老三的师兄丁修。

  但是《绣春刀》的格局很大,借托明末崇祯杀魏忠贤这一事件,描述在这一事件下,作为小人物的三师弟的命运。属于在真实历史上,插入一段不为人知的“秘史”。由于观众或多或少都知道明末、知道魏忠贤和崇祯。因此,在电影尚未开始,观众已经有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感觉。用编剧的说法就是,“制造强烈的冲突感”。

  同样是真实历史插入虚构描述,《狄仁杰》的“山雨欲来风满楼”就比《绣春刀》要轻。一来,“唐朝中期+武则天+狄仁杰”这个格局组合的悲剧性无法和“明朝晚起+崇祯+魏忠贤”相比。无论武则天时候,唐朝多么血腥,但是在观众印象中,中唐就像一栋华丽的房子,雕梁画柱,非常漂亮。

  而《细雨》格局缩小到江湖中的一个杀手组织。即使使用了明朝这个大背景,但是并没有进行扩散。这就无法在电影开始前,就对观众先行制造“强烈冲突”的印象。

  然而,在大格局上输给以上两部的《剑雨》依然不落下风。因为,《剑雨》很好地把握了,小格局就说小故事的原则。

  在《剑雨》里面,没有波澜壮阔、没有天马行空,没有政治正确、道德口号;没有完全的善恶批判;没有现在为了讨好观众惯用的隐喻和反讽。这纯粹就是一部武侠,为了表现一个武侠世界而创造的武侠。另外,在细雨隐退,遇见易容了的张人风那一段,你还可以看到细腻的市井人物生活片段(忽略黄金藏地板吧),有些幽默,有些温馨。就是在这好像什么都没有的情况,下《剑雨》讲述了一个细水长流的故事。

  关于阴谋。

  当然,什么都没有也不成电影。而《剑雨》的阴谋就是“达摩遗体”。达摩遗体因为藏有武林秘籍,拿到可以一统武林云云。但是在电影中,并没有一统武林欲望的人。即使是黑石的老大,最大的反派,拿达摩遗体也不过是为了恢复自己的身躯。完全没有“日出东方,唯我不败,文成武德,一统江山”的欲望和野心。

  而其余人等,戏彩师最喜欢的是戏法;余文乐向往的是家庭,细雨想退隐过平常生活。可以说,《剑雨》里的一切都是小的。就连阴谋和野心也是小的。

  在这些“小”中,对细节的重视和电影节奏的把握就成了胜败关键。于是导演几乎让每一个角色都有说出、表现出自己心声的地方。戏彩师的神线索和对路边小摊的反驳、余文乐的家庭生活、和老婆的谈话和桌上的一碗面。

  当然,还有陆竹对细雨的暧昧。受五百年风吹,五百年雨打,就为你在桥上走过。修为极高的陆竹在细雨面前动了凡心,于是在“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的念想中,在教导细雨四招保命剑法后,带着石桥的安慰死去。

  武打上,整部电影的武打都非常流畅漂亮。对特技比较克制。当然,个人还是更喜欢《卧虎藏龙》的飘逸,轻身如燕。相对《卧虎藏龙》来说,《剑雨》的武打比较实在,接地气。形容这方面,我不在行。没有看过《剑雨》的,确实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