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人读《哈姆雷特》之故意杀人篇:2.王后之被误杀
?莎士比亚名著《哈姆雷特》剧中的故意杀人法律问题分析
贰 误杀王后
1 剧情
在莎士比亚名著《哈姆雷特》第四幕第七场中,国王与雷欧提斯设计并同暗害哈姆雷特。
其中,由国王实施的部分是准备毒酒。
国王 ……雷欧提斯,你要是果然志在复仇……哈姆莱特回来以后,我们可以……怂恿他和你作一次比赛,赌个输赢。他是个粗心的人,一向厚道,想不到人家在算计他,一定不会仔细检视比赛用的刀剑的利钝;你只要预先把一柄利剑混杂在里面,趁他没有注意的时候不动声色地自己拿了,在比赛之际,看准他的要害刺了过去,就可以替你的父亲报了仇了。
雷欧提斯 我愿意这样做;为了达到复仇的目的,我还要在我的剑上涂一些毒药……只要我刺破他一点,就叫他送命。
国王 ……你在跟他交手的时候,必须使出你全副的精神,使他疲于奔命,等他口干烦躁,要讨水喝的当儿,我就为他预备好一杯毒酒,万一他逃过了你的毒剑,只要他让酒沾唇,我们的目的也就同样达到了。
在随后的《哈姆雷特》第五幕中,
当哈姆雷特在决斗中胜了一剑之后,
国王 ……且慢;拿酒来。哈姆莱特,这一颗珍珠是你的;祝你健康!把这一杯酒给他。
哈姆莱特 让我先赛完这一局;暂时把它放在一旁。……
王后 ……王后为你饮下这一杯酒,祝你的胜利了,哈姆莱特。
国王 乔特鲁德,不要喝。
王后 我要喝的,陛下;请您原谅我。
国王 (旁白) 这一杯酒里有毒;太迟了!
过了一会儿……
王后 不,不,那杯酒,那杯酒——啊,我的亲爱的哈姆莱特!那杯酒,那杯酒;我中毒了。(死。)
2 刑法学家怎么说?
通过上图我们可以看出,在客体错误和事实错误方面,结论是清晰的。可是在方法错误方面,答案是存在分歧的,这个分歧直接影响到定罪与量刑。
而不同国家,不同时期,作为通说的理论也是不尽一致的,例如,日本传统上以法定符合说为通说,德国则反之。据说,日本刑法相关理论也正在慢慢向具体符合说的方向改变。
中国古代法制对此有没有意见要发表呢?
3 中国古代法怎么说?
(1)我国唐朝的律典中恰好有一条内容与此密切相关:
“又問:假有數人,同謀殺甲,夜中忽遽,乃誤殺乙,合得何罪?
答曰:……若其殺甲是謀殺人,今既誤殺乙,合科「故殺」罪。”
翻译成白话就是:谋杀甲的情况下,误杀了乙,杀人者要依“故杀”的罪名来处罚。后来的宋、明、清各代基本规定同此。
“故杀”是个什么含义呢?综合唐律的规定来看,应该是指非事前预谋,但杀人时已有了杀人想法/故意。
中国古代将杀人行为细化为七种:谋、劫、斗、故、误、过失、戏。其中的“谋”“故”合并起来,相当于现代刑法所说的“故意杀人”。
所以,中国古代立法者所持的,相当于现代刑法的“法定符合说”。
(2)不要忘了,那是国王
其实吧,“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给杯毒酒喝,还得“谢主隆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