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手了!日本甘当“美国犬”,不顾日企死活?
日本再次当了回“美国犬”,配合限制,日企恐有灭顶之灾!
根据媒体3月31日报道的消息,日本表示将限制23种半导体制造设备的出口,包括清洗、沉积、光刻和蚀刻设备。根据报道来看,日本再次当了回“美国狗”,此次出手限制半导体芯片设备的行为,与之前美国阻止我国在先进芯片制造方面的技术管制达成“协议”。
表面上看,日本没有明确指出本次出口管制是为了遏制我们获取设备,并且称日本半导体设备制造商只要出口到其他所有地区,就需要申请出货许可,但我们都知道日本这是随着“主子”打配合,不过同时尼康、佳能、东京电子等至少十几家日本公司也将受到影响。
自从2022年以来,拜登对美国芯片技术全面实施限制,尤其是《芯片法案》的推出与落地,拉拢日本、荷兰、韩国的相关芯片厂商组建“四方联盟”小圈子,致使高通、英伟达、英特尔等自家芯片企业市场出货量下降,营收收缩,加上美国通胀严重、经济下行、消费低迷等影响,绝大部分美国大公司裁员风波不断。
?此外,被拉拢的日韩企业日子也不好过,三星、SK海力士利润大降超过90%。荷兰光刻机集成商ASML更是被美国行政逼迫,原本ASML公司制造的EUV光刻机被技术管制无法出货,又在美国佬的变本加厉下对DUV中端光刻机设备加以限制。
这让ASML叫苦连连,毕竟作为一家以光刻机业务生存的公司,ASML的利润来源主要依靠卖出更多光刻机设备,尤其是利润较高的EUV光刻机。美国的行政干扰让ASML非常担忧,出不了货,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份额就会被其他设备厂商占据,因为ASML首席执行官亲口承认“物理定律在哪儿都是一样客观存在的,他们迟早会做出高端光刻机。”
由此可见,把时间线拉长的情况下,包括日本韩国企业在内的半导体相关厂商恐怕是有灭顶之灾。
首先,“芯片风波”之后,全球市场都认清了一个事实,那就是核心技术一定要自主掌握,否则随时都可能会被卡脖子。无论是设计环节所需,还是制造、配套设备、材料等供应链方面,实现芯片技术自给自足成了行业共识,这让那些原本依靠一劳永逸技术滋润过活的科技公司,有了迟早被替代的可能趋势。
其次,美西方经济衰退,各家企业纷纷缩减资本开支,这意味着技术研发将会变缓。况且技术越先进,所投入的资金就越多,时间周期越长成本越高,后来者追赶的速度就越快,毕竟沿着别人前面探好的路走比自己探索效率更高。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有技术还得要有大市场才行。根据多家市调机构的调研数据报告,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消费市场,美西方那些半导体相关企业能够赚得盆满钵满就是受益于庞大的中国消费市场,从而具备更多资金投入技术研发的能力,形成正循环。如今美方恶意限制相关技术出口,他们企业的市场空间必然会受到挤压,反而是给了国内自主企业彻底崛起的大机遇。
目前的中国早已不缺资金,不缺市场,人才培养更是开足了马力,他们只有技术却没了大市场来消化,这还怎么玩得下去?
至于美日荷达成的“三方协议”还未正式公开实施,美国想重振本土芯片制造业,日本也想提振日企在全球芯片市场的份额,荷兰韩国就更不说了能稳住份额都已经迫不及待,所以看似达成协议,实际上很难实施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