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女子的最爱--裙装
裙为何叫“裙”呢?在汉代刘熙《释名释衣服》中解释说:“裙,群也,连接群幅也。”古代的“裙、群”两字相通,早期的布帛狭窄,一条裙子由多幅布帛缝合而成,故而得名“裙”。
裙是女人们衣橱里必不可少的服装,无论是遥远的古代还是现代,裙裾翩翩的女子都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那么,中国古代女子穿裙源自何时呢?从史料记载来看,女子穿裙自汉代以后就广泛流行,如汉乐府《孔雀东南飞》中就有“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这样的描述。裙子在创制之初并不只是女子穿着,男子也可以穿,不过南北朝以后,裙成了女子专属的下装。中国历代的裙装款式丰富,在形制、色彩、装饰上都独具特色,
是中国传统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汉族女子的裙子并不是桶裙,而是制作成一片,穿时从前绕后,在背后交叠。而此时,西南少数民族的女子们却流行穿桶裙,穿时只要往身上一套就好。后来,随着民族交往的不断增加,桶裙渐渐被汉族女子接受,进而在隋唐时出现了笼裙。笼裙花色丰富,多为舞裙,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见紫薇花忆微之》“一丛暗淡将何比,浅碧笼裙衬紫巾”便提及笼裙。不过笼裙之后,汉族女子仍以单片裙为主。
在形制上,除了单片裙这一特点,古代的裙装往往会有很大的裙围和很长的裙身。在唐代,多数裙装都是集六幅布帛制成,所以在诗文中,我们能读到“六幅罗裙窣(sū)地”“裙拖六幅湘江水”之句,更有甚者,还有七幅、八幅布帛做裙,所以后世将宽大的裙子叫作“湘裙”便是源于此处。与宽博裙子相配的是曳地的裙长,因而有诗人说“行即裙裾扫落梅”。曳地长裙虽然很漂亮,但不便于劳动,因此,女子在劳动时常常将裙子往上撩,并在腰间另外系一根带子,如此一来裙裾就不会拖在地上了,而这也成了束腰裙的滥觞。
裙子是在裳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不同的是腰侧没有开衩,所以女子们在蹲、坐、行走时会感到不便,这时更方便美观的百叠裙出现了。说起这百叠裙的由来据说还和奇女子赵飞燕有关。相传,汉成帝刘骜册封赵飞燕为皇后的当天,帝后二人饮酒作乐,酒酣后两人在花园里散步,突然刮来一阵大风,赵飞燕兴奋地扬起袖子大呼“要成仙了,成仙了……”,像是要御风飞走。汉成帝见状,怕大风真的吹走这美艳的皇后,赶紧令宫人拽住她。等风停后众人发现皇后的衣服上竟然出现了漂亮的褶皱。于是,宫女们后来就特意将裙子弄皱,还为裙子取了一个很美的名字——留仙裙。隋唐以后裙子上就出现了宽窄相同的折裥(jiǎn,衣裙上的褶子),数量则在十个到百个以上。五代以后甚至出现了“百叠” “千褶”的裙装,这也是现在“百褶裙”的出处。百褶裙舒适美观,直到明清时仍在女子的衣橱中占有一席之地。
女子裙装颜色丰富,而最受姑娘们喜爱的当属艳红的“石榴裙”。石榴裙是用石榴汁染成的红裙,而有些红裙则是用茜草染成的,因此又称为“茜裙”。红裙长盛不衰,不仅定格在历代绘画大师的笔端,还被众多文人墨客写进了诗中。比如“风卷葡萄带,日照石榴裙”“花砖曾立摘花人,窣破罗裙红似火”“眉黛夺将萱草色,红裙妒杀石榴花”等。与红裙相对的是清雅的绿裙。唐代王昌龄的《采莲曲》有云:“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粉色的荷花、绿色的荷叶,还有采莲姑娘粉嫩的脸蛋和翠绿的荷叶裙,真是一幅不可多得的美景。与红裙一样,绿裙也有许多让人听了心旷神怡的名字,比如“碧裙”“翠裙”“翡翠裙”等。红裙、绿裙都是纯色裙,古代爱美女子还喜欢将裙子染成“晕色”,晕色就是相近颜色由深到浅的渐变色,俗称“晕裙”。此外,还有一种裙子是由两种以上颜色的布条相隔而成,色彩交错,相映成趣,因此叫“间裙”或“间色裙”。
明清时,裙子的制作工艺达到了更高的水平。女子流行穿两种裙子,其中一种为“月华裙”。月华裙是折裥裙的延伸品,通常是用十幅布帛折成十道细裥,每一裥都用一种颜色轻描浅绘,色彩淡雅像月光般清美,故而得名“月华裙”。另一种裙子为“弹墨裙”。弹墨裙多选用浅色布料,之后用纸剪成各种花样,或选取花瓣、树叶放在布料上,再用喷弹法施洒墨色,待墨干后拿走剪纸、树叶、花瓣,这样,美丽的花纹就出现在了布料上。弹墨裙花纹浓重醒目,对比强烈且没有重复,深受古代女子们的喜爱。为了追求裙子的美观精致,古人丰富的想象力和精妙的制作工艺真是令人叹为观止啊!
在中国古代还有一种珍稀至极的裙子——百鸟裙。据《新唐书》记载,有唐朝第一美人之誉的安乐公主曾命宫人用百鸟的羽毛为她制裙,这种裙子很奇妙,从不同角度或在不同的时间观察,裙子的颜色都不一样。百鸟裙一经问世,便有人效仿,结果导致山林中的珍禽遭到了灭顶之灾,后来因为朝廷的禁令着百鸟裙之风才收敛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