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探狄仁杰-“扬州盐案原型”,清代四大冤案之一淮安奇案!

  前几年热播的《神探狄仁杰》系列电视剧,可以说是国产悬疑探案电视剧的天花板了,李元芳高深莫测的武功和狄仁杰内心的足智多谋为我们揭晓了一个又一个迷案。其中《神探狄仁杰第三部》当中堪称全剧最复杂的案件之一的“扬州盐案”很有可能就是取材于清朝的一个案件,这个案件也是清代四大冤案之一的“淮安奇案”

  

  神探狄仁杰剧照

  对历史了解的朋友可能都知道,《淮安奇案》与《杨乃武与小白菜》《杨三姐告状》《张汶祥刺马》并称清代四大冤案。

  

  淮安府

  那么我们回到嘉庆13年,公历1808年11月初七这一天凌晨,从江苏淮安府山阳县衙附近一个叫做“善缘庵”的一个房间里传出了一声惊天动地的哭声,听到哭声,庵里的僧人急忙前去查看,这一看可吓坏了,房梁上吊着一个人,地上还有三个人在哭。发生了命案这可不得了,于是赶忙报了官。

  不一会,山阳县令王伸汉带着一帮衙役赶了过来,王伸汉定睛一看,不好,这死的可不是别人,正是上头派来的钦差大臣李毓昌。在自己的地界上发生了这样的事情那还得了,这件事得查清楚。王伸汉是左看看右看看,最终断定李毓昌为上吊自杀。于是将结果上报到了淮安府,请淮安知府王毂再来勘察一遍。于是王毂勘察现场之后,对王伸汉的判断表示认同。于是知府接着往省里报称:李毓昌是上吊自杀。省里却没有派人来查看,回复说:既然是上吊自杀,就赶紧处理后事吧,通知家属举办丧礼,就此结案。

  

  插图

  堂堂钦差大臣皇命在身,怎么就自杀了呢?不查查原因就这么结案未免有点太草率了。于是将现场那三个人抓来审问,那三个人是李毓昌的长随,也就是仆人。经过一番审讯三人口径一致说:李大人当晚去了县城,回来之后就神情恍惚,语言错乱,结果本想第二天去服侍他起床的时候却发现已经吊死了。这下算是人证物证俱全了,知县王伸汉就这么匆匆一报,说李毓昌是上吊自杀而死。至于上吊的原因:或许是私放赈灾票,懊悔至极,自缢身亡。

  李毓昌的叔叔李泰清认为自己的侄儿刚考中进士,如今又做了钦差大臣,不可能自杀啊!于是跑到县衙要看一眼侄儿的遗容,知县王伸汉说:棺椁已封订,没有办法看了。随后李泰清要求见一下那三位长随,王伸汉说:那三位长随也已经四散而去投奔新主人去了。虽然知县王伸汉拒绝了李泰清的要求,但还是好酒好肉招待了李泰清。对此李泰清并未多想,于是将侄儿的棺椁带回了家。

  在整理李毓昌遗物的时候,一件衣服引起了李毓昌妻子的注意,衣服上有血迹。于是赶忙告诉了李泰清,李泰清看过之后:这不对啊,上吊的人衣服上怎么会有血迹呢?侄儿的死可能另有隐情!恐怕是被人杀害的。

  要怎么证明自己的侄儿是被人杀害的呢?李泰清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那就是开棺验尸,于是二话不说撬开棺椁见到了李毓昌的尸身。史书中记载“唯胸前骨如故,余尽黑,盖受毒未至死,乃以缢死也”意思就是:除了胸前的骨头正常以外,其他部位的骨头都是黑的,被人下了毒并未毒死,最后让人给勒死了。

  

  关于李毓昌的记载

  于是李泰清一纸诉状直接告到了北京都察院,都察院一看是关于钦差大臣的案子,赶忙将状纸交到了嘉庆帝手中。嘉庆帝看完,暴跳如雷,决定亲自督办这个案子。于是命人将那三个仆人抓了过来,严加审讯!

  其实嘉庆帝在位时,清朝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官吏腐败,再加上天灾不断。嘉庆13年黄河决口,江苏淮安地区洪水泛滥,民不聊生,嘉庆帝只得下旨赈济灾民,又怕其中有官员中饱私囊,于是派李毓昌担任查赈官一起随同赈灾,查核赈灾款是否全部发放至灾民手中。

  山阳县令王伸汉又是一个极度贪污腐败之徒,为了克扣赈灾款便向李毓昌行贿,怎料李毓昌不吃他这一套,并暗中搜集王伸汉贪污腐败的证据,准备回京时交于圣上。这可吓坏了王伸汉,干脆一不做二不休,串通了李毓昌的仆人李祥,趁李毓昌酒醉口渴之际,在茶水中放了毒药,见并未将李毓昌毒死,李祥便上前将其勒死,伪造成自缢身亡的假象。于是便和淮安知府王毂串通,一同认定李毓昌为自缢身亡。就在他们以为这件事完美解决的时候,谁料皇帝会亲自督办这个案子。

  

  不像是嘉庆帝写的诗

  于是钦差大臣李毓昌上吊自杀的案子在嘉庆帝的亲自督办下,得以真相大白。与之有关的人员处死的处死,革职的革职。嘉庆帝专门写了一首诗刻在了李毓昌的杯上,李泰清也被擢升至武举人。

  案件处理完嘉庆帝陷入了沉思,一个小小的知县竟然如此胆大包天,买人杀害钦差大臣。清朝的腐败程度可想而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