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的好汉初上梁山,为何要打劫才能入伙?为何?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这是林冲内心最真实的写照了,本来林冲收了委屈被发配到沧州后,还是决心好好改造,争取早日回到东京老家过富足的日子。谁想到高俅并没有放弃对他的陷害,设下烧掉草料场的诡计,大军草料场被烧毁可是重罪,即使没有被当场烧死,也难逃法典。对于前来投奔的林冲,王伦其实是很纠结的。一方面,柴大官人的面子确实很重要,当时自己落魄无能,是在柴进的资助下,才有了今日。柴进不过是介绍了一个人入伙而已,于情于理都应该接受他入伙。如若不然,既对不起柴进,又没办法对自己的小弟有个交代。和王伦约定了,三日为期,若是不缴纳投名状,那么林冲就得自觉下山,另谋出路了。林冲接连两日下山,两天都没有收获,接连遭受了王伦两天的冷嘲热讽。林冲自觉不占理,所以只能唯唯诺诺。那么话又说回来了,入伙当土匪需要缴纳投名状这几件事并不是王伦的首创,究竟什么是投名状呢?百度词条上这么解释:

  这是一个比较有意思的问题,《水浒传》中的好汉初上梁山,为什么要打劫入伙,这是什么原因呢?其实,从整部书的角度来看,唯一一个需要靠打劫入伙的人是——豹子头林冲。

  但是确切的说,林冲的入伙也不是需要打劫,而是需要杀一个人。这都要从林冲山梁山说起:

  一、逼上梁山——林冲的无奈

  

  但是幸运的是,林冲因为外出打酒,而躲过了一劫,并且在破旧的山神庙中听到了高太尉的阴谋,愤怒之下的林冲杀死了前来陷害他的陆虞候、富安和差拨三人,报了大仇。这带来的后果就是,他难容于这个社会了。

  在小旋风柴进的推荐下,他决定到梁山落草,以躲避朝廷的追捕。林冲本以为上梁山很容易,毕竟自己是柴进推荐过来的,柴进是梁山泊的大股东,资助者,柴进的面子是轻易不会被驳斥的。

  二、交投名状——王伦的算计

  

  另一方面来讲,林冲这个人来自东京,见过大世面,还有本领,若是起了二心的话,凭借云里金刚和摸着天两位的功夫绝非对手,自己的寨主之位恐怕就难以保全了。驾驭不了这个东京来的能人是王伦心中最大的顾虑。

  在宋万等人的极力要求下,王伦才半推半就地答应留下林冲,但是有一个前提——纳投名状。投名状可不是写下的什么保证书,而是杀死一个人,把人头带来。林冲是一个正直善良的人,让他杀人,特别是无辜的路人,实在是太过于难为他了。

  王伦正式向利用林冲的这个“弱点”,把林冲逼走。

  三、进退维谷——林冲的抉择

  

  到了第三日,林冲纠结了起来,若是再一次没有收获,那么王伦肯定不会收留自己了,茫茫大地,将鲜有他林冲的容身之处了。林冲决定还是碰碰运气,直到等了很久,终于发现有一个行人路过。

  虽然没有杀死人,但是林冲却抢来了一担财宝,让小喽啰把财宝送上山,林冲决定再等一等,这个时候,一个汉子挺着朴刀出来了,找林冲要被抢的财宝。二人一言不合,当场动手。就在二人大战了三十回合将要分出胜败之际,王伦出来调停。

  就这样林冲上了梁山,坐上了第四把交椅。

  四、入行保证——投名状的实质

  

  投名状在古代边缘群体用于增强团体内聚力,表达对个人、组织的忠心,有强烈的人生依附性和反社会倾向,通常意思是以非法行为做保证(投名状)而加入非法团体。投名状是加入非法团体的表示忠心的保证书。

  其实,一个陌生人要想加入某个组织,尤其是见不得光的组织,一定要通过审查的。想梁山这样的组织,也怕又官府的人,假意上山,所以在逼不得已的情况下,都会要求上山的人去杀死一个人来表示自己加入的决心和真心。

  若是杀了人,一方面证明你有胆识,敢于杀人,是做土匪的料。另一方面,证明你是真心实意地上梁山,不是什么卧底,杀了人绝了自己的后路,只能在山上跟着老大混饭吃。

  这就是投名状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