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杀》是败笔还是升华,今天我给你们一一道来!

  昨天去二刷了《误杀》,虽然是在重感冒的状态下,虽然已经知道结局,再无悬念,也还是全程清醒,聚精会神,这一遍看得更加仔细,感觉全片的确非常严谨,处处伏笔,细节铺垫得非常到位,所以,仍然维持之前“五星”的评价。

  关于这部片子的争议,主要在于翻拍,很多人觉得没有新意,《误杀》被盛誉只是剧本好,而片尾和印度《误杀瞒天记》不同,李维杰费了很大的气力,却还是坐牢,爽感不够,因而给出差评。

  我没看过《误杀瞒天记》,有人做出了详细对比,对于剧情我比较清楚了,我个人还是非常喜欢《误杀》的结局,的确不是快意恩仇、瞒天过海的爽味十足,但这也让影片增加了深度和高度。

  《误杀瞒天记》对于结尾的处理,其实可以说是平庸的,包括男主针对死者父母的追问,给出的回答,体现的是小聪明而非大智慧,而《误杀》恰恰通过这样的结局,体现了人性的复杂、主角的救赎,而且,这个结局不是凭空而来,前面早就有了铺垫:

  李维杰是个孤儿,父母丧生于暴乱;他存心善良,对于素察的死也的确内疚于心;

  他是虔诚的佛教徒,前面出现过他向僧侣布施的镜头;

  忏悔的钟声,以及平平去夏令营时关于忏悔钟的故事;安安涂改分数,让李维杰明白到必须以身作责纠正说谎给孩子带来的负面效应。

  上面这些是明。

  还有暗处的铺垫:

  警察局长和议员就算在暴乱中受到重击,就算找不到儿子的尸体,单只是怀疑李维杰是凶手的情况下,真的能够放过他们一家?这个潜在的威胁,会骤然消失?暴乱终究会结束,而素察的命案,仍然会被继续追查,就算棺材板上的抓痕和血迹能够被当时的大雨掩盖,但是,为什么要把羊埋进恩叔的坟墓里?这个如何解释?而且,安安当时看到的情景,是出现在2号晚上,羊被桑坤打死并被埋进坟中,时间也对不上。警察不是傻子,局长更不是,素察的尸体一天不现世,生活中就总是有一个炸弹。

  李维杰没有办法不自首。

  内心的煎熬、外界的动荡、潜在的威胁、对孩子的示范作用,是让他走向自首之路的诸多原因。

  当被问到是否为了终结暴乱而自首,他不为自己辩解,只是深深地鞠躬说对不起。

  事端因他而起,也因他而终,这是他的担当。

  所以,当民众接受采访时,普遍会站在他这边。当颂叔被问李维杰是否好人的时候,颂叔欲言又止,意味深长,恰是这部片子给人的感受:五味杂陈,欲说还休。

  如果是《误杀瞒天记》,倒是好办:

  太爽了!坏人就应该得到报应。

  如果暴乱平息后旧案重提,警察循着破绽,终于侦破,届时李维杰被捕,即使民众仍然同情他们一家的遭遇,但对于李维杰的风评,可能也不会多好。

  《误杀》不是单纯地关于好人坏人的片子,善与恶之间,既有着明显的对立,也有着微妙的交错:

  警察局长拉韫,既是破案高手,也是一位母亲,同时,也是要为了丈夫竞选而处处顾忌的妻子。为了儿子,她可以罔顾法纪,纵容手下殴打李维杰一家人,甚至连小孩子都施以恫吓,相信她母兽般面目狰狞向安安怒吼、黑影朝弱小的安安压下来的那一幕,会让很多人留下心理阴影。

  在深刻怀疑儿子已经身亡的时候,她身上所显现的柔弱,又让人生起怜惜。可以说陈冲非常好地把拉韫的多面性很立体地表现出来。

  李维杰,小学文化,被上高中的女儿看不起,内心自卑又无奈,孤儿,渴望家庭的温暖,因而有强大的守护心理。有正义感,会提醒受到桑坤威胁要私了的爷爷,但直面桑坤时,也会秒怂,怕到嘴角抽搐。他所求的,不过是平平安安,而当这可怜的愿望都无法达成,他运用自己的智慧,力图解全家于危困,肖央的表现成熟而稳重,很多地方都没有“演”的痕迹。

  如果拉韫是可以讲理的人,如果警察的形象都是正面的,那么,在发现误杀时,报警就不是很可怕的事,两边都是未成年人,不过是坐几年牢的事。

  但,事情有这么简单吗?

  孙子险些被戳瞎眼睛,爷爷却被桑坤威胁私了,而且价码是6000铢(和平平的夏令营一个价格),虽然实际上拉韫是给了10万。对拉韫来说,儿子犯错,她已经付了很大的诚意去解决这件事情,而在李维杰和颂叔等人眼里,这里其实就是一个信号:警察局长的儿子无法无天,给别人造成这么大的伤害,却只肯赔这么点钱。

  既然死的是警察局长的儿子,那么,连坐牢的机会都不会有。这就是李维杰的认定,有前面的铺垫,这也算不上错误。而且,后面,当拉韫破解了李维杰的时间之谜,当她知道素察对平平做了什么,她的反应如何?

  要求删掉视频,下属都不能说出去。

  拘捕李维杰一家人,让下属动粗,“不惜任何手段。”

  这不是一个普通的母亲,是掌握了权力的母亲,不惜动用公权,掩盖儿子所做的坏事,而对于可能陷儿子于危险的李家人,对于他们所受的伤害,她没有任何怜悯和歉疚,这和李维杰因素察之死饱受良心煎熬,截然不同。

  她是一个母亲,但也是狼。与影片中反复出现的羊所对立的狼。

  李维杰一家人,始终是温顺的羊,只是被逼急了没有办法。如果李维杰心安理得地埋尸,坐视暴乱不管,那么,羊也就变成了狼。

  自首的结局,其实是善良的胜利,因为善良不曾被玷污。然而善良的人们,就因为善良而必须接受碾压吗?在遭受欺凌时,是变身恶狼,还是守住内心的一点光?

  李维杰选择了光。

  如果私刑大过法律,看上去是大快人心,但这样的世界,就真的安全了吗?

  穷人之间,难道就一片太平?

  江西上饶五小小学生被杀事件,曾经甚嚣云上,引发很大争议,但后来也慢慢沉寂,很多人并没注意到这样的结果:“2019年11月29日,江西省上饶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宣判了王某建故意杀人案,判处被告人王某建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假如现实中很多人认可私刑,那其实是相当可怕的。对这个结局不满意的大有人在,因为他们觉得,素察死有余辜,李维杰一家人是受害者,不应该受到任何惩罚。于是他们怒骂电影为了过审,给了一个莫名其妙的结局,这其实只是因为,结局不符合他们的预期,让他们觉得憋屈。

  但不管从电影立意还是教育意义上来说,自首都是李维杰最好的选择。

  另外,真的什么都没有改变吗?

  也并不是。

  平平之所以出事,和家庭环境也是有一定关系,素察的家庭教育之失败,那的确也不用多说了。出身贫苦家庭的孩子,在青春期有时候会表现得特别叛逆,看不起父母,拒绝沟通,在出事之后,一家人抱成团,重拾信任和爱,虽然李维杰感慨说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代价不可谓不惨重,但自首让两个女儿明白了父亲的担当,也会成为成长的契机。

  暴乱既让拉韫收敛,也会让其他权贵引以为戒。警察的态度有所转变,民众在接受访谈时有提到这点。

  至于片头和结尾是否意味着李维杰在越狱时被闷在棺材里窒息而死,这是一个悬念,可以有各种解读。

  《误杀》在剧本改编、镜头运用特别是慢镜头、布光、蒙太奇剪辑等方面都非常出色,特别是阿玉和平平母女在仓库与素察的搏斗,同时空李维杰在看泰拳,那段交叉剪辑,真是太精彩了,动作激烈,气氛紧张,又埋下了伏笔。大雨开棺的慢镜头,把全片气氛推向高潮。没有台词,人物的内心戏全在表情和眼神里展现出来。

  看过两遍之后,我所感受到的,不只是父爱如山,是长期积累短期爆发的急智,更有人性的纠结和引发的深思。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生活中也总有公义到达不了的地方,但并不能因此而毁掉善良和对公义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