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楼影院】《肖申克的救赎》:天真的正能量

  标签肖申克的救赎

  《肖申克的救赎》剧照。 (豆瓣/图)

  《肖申克的救赎》剧照。 (豆瓣/图)

  卡夫卡说,我们应该阅读那些伤害我们和捅我们一刀的书。是不是可以说,我们应该看那些伤害我们和捅我们一刀的电影呢?是不是可以说,只有能伤害我们和捅我们一刀的电影,才称得上是经典电影?

  《肖申克的救赎》是这样一部电影:它或许是《泰坦尼克号》之外,在中国最出名的好莱坞电影,是所有影迷都交口称赞的电影,它长期占据IMDB佳片排行的第一名,在它面前,《教父》都屈居第二。在诸多资深影迷心目中,这部电影虽然是部佳作,却远远达不到top10甚至top20的水准,从各项艺术标准看,本片都属于上乘,但总觉得少了一些称之为“经典”的元素,或许从对电影语言的开拓性上讲,这部电影根本无法和《2001太空漫游》、《东京物语》相比——但有多少“把电影当作消遣娱乐”的影迷会有足够的耐心把这些革命性经典看完?《肖申克的救赎》代表了普罗大众的观影口味,把经典电影的定义下放到民间,同时又被普罗大众推向电影的神坛。加之前几年火爆各大学男生寝室的经典美剧《越狱》,正是以本片为蓝本,更是为本片赢得了海量粉丝群。

  这个“现代基督山伯爵”的电影,讲述的是“希望”的主题,选择了监狱的背景,我们的观影记忆中,发哥主演的《监狱风云》让我们见识到了监狱的残酷与血腥,但本片的重点不在于此,它更注重表现一个封闭的体制如何运转,一个聪明沉稳、遭遇凄惨的银行家如何在这个体制中游刃有余,并利用这种体制的缺陷成功逃脱。

  在肖申克,瑞德扮演着“经销商”的角色,他有能力为囚友们弄来各种想要的东西,从中抽取提成,布鲁克斯是图书馆的老好人,年纪大到不对任何人构成威胁,三姐妹是牢头恶霸的代表,只不过这几个恶霸爱搞基。形形色色的囚犯构成了封闭空间的有机能量,他们与监狱管理层有着种种默契,表面上看,监狱的存在正是正义势利对恶势力的惩罚,但在监狱内部,正义与恶的分界却很模糊。狱警与囚犯之间,恶势力囚犯与普通囚犯之间,普通囚犯与有能力的囚犯(比如瑞德)之间,存在多层依附关系。这千层面一般的社会关系,就是体制,把人强制融入这些关系之中苟活,就是体制化。布鲁克斯出狱后适应不了自由社会而自杀,瑞德出狱后上厕所要向经理汇报,都是对这种体制化的抨击。在这些人中间,安迪是个特例,刚进入肖申克监狱时,他天真地幻想着这里也是一个封闭型社会,虽然人身自由被限制到最低程度,但仍笃信规则的力量。讽刺的是,恰恰是由于“误判”,他才身陷牢狱,经受了文明社会法律漏洞的巨大不公,他仍然坚信有一种更高层面上的公义存在。

  监狱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明,重申了统治权的合法性,重申了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无上权威。在监狱中,蕴育了全新的生存法则,全新的道德标准。一面是弱肉强食的自然法则,一面是社会法律与监狱条规的约束,这两种力量拧巴在一起,适时地利用何种规则,成为一名囚犯的必学课。瑞德最初和同性恋变态组织“三姐妹”不屈不挠的斗争,像是面对色胆包天土豪劣绅的农家小妹,无力反抗,呼天不应,叫地不灵,不过他毕竟是个智商奇高的银行家,对资本主义社会利益至上的真理有着深刻理解,楼顶与监狱警备队长的博弈,是他真正接受监狱生活的标志,他开始务实地为自己在监狱里的生活谋划计策。

  在弱肉强食的自然法则与法律条规之外,他生生创造出第三种法则:建立一种利益关系的同盟。他颠覆或者说丰富了囚犯与狱警之间关系的传统定义,仍然是监管与被监管,但在这种关系之中,加入了受益者与服务者的关系。他把自己在文明社会中呼风唤雨的经济学头脑利用到了监狱这一封闭型体制中,依旧所向披靡,因为不管在哪里,人们都在追求利益。他为警备队长合法避税,继而为整个肖申克监狱的狱警处理税务,到后来甚至为全州监狱系统的狱警提供免费的避税服务,终于,他吸引了最大的金主,肖申克王国里的国王,典狱长的赏识。他任劳任怨,表面上甘受典狱长的盘剥压榨,一盒点心,偶尔几句夸奖,就是他所能得到的所有酬劳。但对他来讲,在监狱中的最大利益,就是与管理者之间的利益关系本身。“三姐妹”的首领被警备队长蹂躏到生活不能自理,因为他逼奸不成,殴打了安迪,耽误了安迪为狱警们的服务工作,他逃出肖申克监狱后的合法身份,也是拜典狱长的非法避税所赐。正是在这种利益合作关系中,安迪得以安身立命,一砖一瓦地建造,哦不,掘自己的希望隧道。

  当我们随着剧情渐渐接受安迪快乐而自如的监狱生活时,小偷汤米的出现给了我们一种危机感,他带来的事实,让我们突然想起,安迪确实是遭受误判入狱的,真正的凶手正躲在角落里狂笑。和观众一样,安迪也恍然惊醒,自己差一点就在“体制化”的深渊里彻底沉沦,他再次燃起对公平正义的希望,可惜,恰恰是他引以为傲的和典狱长的利益关系,使他没有机会申雪冤情,汤米也惨遭杀害。这个插曲让安迪彻底放弃了对正义的残留幻想,他更坚定了“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越狱策略,他对希望的信仰也由此挣脱了“体制化”的魔爪,所有信念重新回到越狱的准备上。

  向州议会申请资金修缮图书馆这一情节,是表现安迪“坚持希望”的渲染,也是他最后绝妙逃亡的彩排,他可以六年中一周一封信,也可以偷偷挖十九年的隧道。他极其坚韧,瑞德反复叮嘱,“有希望不是一件好事”,他像个不谙世事的文艺青年那样说:“希望是美好的,也许是人间至善,而美好的事物永不消逝。”——不知道这是不是本片带给人们最大的误区:一种天真的正能量。好比我们看到一个白手起家的富豪的艰难奋斗史,我们会一下子斗志昂扬,深信自己也能做到,但只要假以时日,经历些生活行拂乱其所为的狗血事,这种正能量一秒钟便烟消云散。正如许多好莱坞经典中的手法一样,为行动增加一个形而上——通常是宗教层面的动机或暗示,安迪的越狱有着《圣经》的精神支撑,对抗恶势力的正能量由此仿佛可以翻倍暴涨,典狱长翻开安迪藏石锤的《圣经》,正好翻到的是《出埃及记》一章,摩西率领以色列人走出埃及的事迹,这种宗教故事为安迪的越狱行为增加了恢弘神圣的色彩。“希望”是种让人生,也让人死的东西,瑞德的警告没有错,安迪的坚持也没有错,信念不同,选择不同。本片的主旋律当然是正面的,安迪一面的,但瑞德之所以在经过了多次假释拒绝后成功出狱,正是他的信念的坚持:他放弃了妄想,诚实地活着,这反而打动了西装革履的官员,认为这才是他洗心革面的证明。

  安迪因为法律的荒谬入狱,又玩弄法律的漏洞成功开始了新生活。安迪的越狱有两个层面,一是通过挖密道逃出肖申克监狱,二是逃出荒谬的社会体制,他帮典狱长所做的所有假账,都转入一个不存在的假人账户中,他凭空捏造了一个仅在制度上存在的公民,最后踏入这个躯壳,在社会身份的意义上才成功越狱。影片非常主旋律地安排了一个美好的结局,在世外桃源般的海边仙境,安迪过着恬淡快乐的生活,既往不咎与这个社会的种种恩怨。据导演弗兰克?达拉邦特透露,这个结局不是他的本意,是制片人强制要求加上的,诚然,制片人是考虑到票房与受众的审美心理,这种完美的、完成式的结局正是大家在奔波生计之余花钱去电影院想看到的。整个故事有着强烈的理想主义色彩,把不可能的事变成可能,而且用的是如此匠心独运的手段,还传播了“希望”的正面能量。和大多数好莱坞电影一样,《肖申克的救赎》传播的是一种“道阻且长,终究胜利”的积极向上的价值观,说好听点是迎合了观众的审美需求,说难听点是给观众的一大剂麻醉针。

  所以我们回到文章开始的问题,为什么始终感觉这部众口皆赞的佳作离经典还有距离,就在于这里:它的机心太重,太巧妙和准确地迎合了观众的审美期待,它用规规矩矩(不失水准却毫无新意)的叙事悬念、镜头、悬念、价值观,借助了一个曲折离奇的故事,成功俘获观众的心。卡夫卡说,我们应该阅读那些伤害我们和捅我们一刀的书。是不是可以说,我们应该看那些伤害我们和捅我们一刀的电影呢?是不是可以说,只有能伤害我们和捅我们一刀的电影,才称得上是经典电影?有些人严肃地说是的!你去看看《全金属外壳》,去看看《发条橙》!有些人不屑地说,去你的精英主义的谬论,我看电影就是图个开心。

  十八年来挖隧道逃出生天,邵逸夫从码头挑担夫起家,对看这部电影热泪盈眶的少年同属一种异想天开的虚妄:追求一个若即若离忽冷忽热的女神,坚持就是胜利,做一份薪水微薄前途无望的工作,坚持就是胜利,写作一本自诩堪比《红楼梦》的巨著,坚持就是胜利。拿到台面上宣传的“坚持就是胜利”的例子,都是胜利的例子,无数苦苦挣扎的生命,在地下室吃着泡面坚守梦想的生命,不可能依靠这些成功范例而活。如果一切都是命中注定,那么信念也是命中注定,安迪永不放弃的希望也是注定,我们奋斗的信念也是注定,不可能随着外界舆论的影响而发生转移——转移就转移,说明那是虚假的——淬出来滤剩下的,才是最坚韧的信念,也是最真的信念。

  (【24楼影院】是南方周末网新开设的一个栏目,现面向社会长期征稿,关于影视的任何故事,只要是原创,欢迎您来稿分享,图文不限。来稿连同具体联系方式请发:wenhua@infz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