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中途岛》折戟中国,国产主旋律电影让美国主旋律失灵了?

  

  文 | 新文化商业,作者 | 邢书博,编辑 | Amy Wang

  翻拍版《中途岛》上映,烂番茄评分解禁,冰火两重天。烂番茄新鲜度仅35%,13鲜24烂,iMDb打出6.2分,M站均分也只有50分。

  而在大陆,上映8天,仅拿到1.7亿票房,话题远远落后于《少年的你》《大约在冬季》《天气之子》等影片。

  编剧韦斯·图克说:“太平洋战役是漫长而复杂的,我希望这部电影重新激发人们对了解中途岛的兴趣。”

  但影评人认为,“中途岛”介于一部糟糕的电影和一部平庸的电影之间,它离一部好电影还差得远,更是对这段波澜壮阔历史的浪费。

  影评人几乎都觉得不怎么样,而观众满意度似乎很高。

  

  ?

  豆瓣上一位观众说爱艾莫里奇其实拍的是一部“战争科普片”,影评人看不上很正常。

  “(这部片子)没怎么渲染战争残酷,反而很有娱乐指数。剧情“一拖三”,看《中途岛》,赠《偷袭珍珠港》+《轰炸东京》,就那些战役都捋了一遍,却惊喜欠奉,讲了一个连小白都能看得懂的战争史故事,所以叫科普。场面好看,且第一次在电影中详尽的展示了“俯冲轰炸”这种华丽又危险的战术。(说明特效有诚意)”

  艾默里奇每次给美帝拍马屁都开挂,这次也不例外,难得的是这次还塑造了立体的反派。反派的几位演员和历史上的原型一致,保证了基本史实不出错;但盟军主角则云集了漫威+DC+《速度与激情》的主演,有很多还是在超级英雄电影里以反派著名。

  如果总结一下的话,可以理解这部爱国主义电影其实是披着主旋律电影外衣的漫威超级英雄电影,或者说是艾莫里奇的《美国队长》,还是抗日神剧题材的。

  01

  也许是今年国庆档中国主旋律电影的大放异彩,令观众对于美式爱国主义电影的审美趣味和市场前景都有了能够比较的标的。网上对翻拍版《中途岛》颇有微词,也常常会与最近的国产主旋律电影去比较。

  这种比较在过去几年常常见诸报端。当时的评论者认为中国主旋律电影倾向于宏大叙事,却常常空余说教,连基本的故事都讲不好,没有人情味。反观好莱坞的主旋律电影,如《拯救大兵瑞恩》或者《爱国者》,善于从小人物着手,见微知著,很见功力。

  

  当然,电影是一门创新的艺术,国内有些主创们底板都不改直接拿来抄肯定是不对了。

  

  ?

  然而西方社会并不是铁板一块。比如对于美国影片《爱国者》,英国舆论的看法则截然相反。英国人指责这部电影“将一场著名的美英之间的战争演变为一部好莱坞复仇片。”

  但是,当今年国产主旋律影片也学会了从小处讲故事,抛却说教有了人情味的时候,评论的风向又开始指责好莱坞主旋律电影过度娱乐化和类型化,倾向太严重,对于爱国主义题材来说不够严肃。

  矫枉过正走极端是一种病,得治。

  客观来看好莱坞主旋律电影,重点不在其商业化,而在于其任何一种题材都可以把爱国主旋律当作一种娱乐元素嵌入到影片中。这里有一个基本国情就是好莱坞的所谓政治正确。

  这意味着好莱坞每部电影虽未经过审查,但每位主创其实在心里早就自我检视了很多遍了。

  在这个体制下,任何想要获得票房或奖项的好莱坞电影,如果不讲政治正确,即便能够上映,也是断送自我职业生涯的自杀行为。除非像托米的《房间》这样的史上最烂电影不考虑艺术和商业价值,自己出钱请影院放映;或者像德国导演法斯宾德一样靠卖屁股赚钱拍电影,那当然无可厚非,再说他也不在好莱坞。

  

  而这也是为什么中国观众想看国产主旋律,且只能在国庆档看的根本原因所在。市场或者政策并没有要求中国的电影从业者所拍电影必须含有主旋律元素,因此主旋律电影扎堆国庆档除了政治意义上的献礼片,剩下的所有相关题材电影都只有一个诉求,奔着赚钱的。

  既然大部分主旋律电影只是市场行为,那么当然不该受到指责,自然也担不起什么赞美。唯一值得赞美的电影,只有好电影。好电影的标准古已有之:典型人物,典型形象,视听语言成熟有创新,服装化妆道具制景特效合理优美有审美情趣。

  因此说,影片质量才是决定电影价值的试金石,而不是影片题材本身。

  02

  从世界范围来看,主旋律电影类型片化是平衡市场价值、艺术价值和政治意识的最佳选择。

  中国影人在这方面还在追赶。比如《战狼》系列是军事类型动作片,《红海行动》是战争片,今年的《中国机长》和《攀登者》是悬疑灾难片。但《我和我的祖国》和《决胜时刻》等献礼片,在类型片种类上就有些面目模糊了。固然国庆档票房口碑双丰收,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不足,那就是主旋律电影类型片化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因为对于观众来说,相比于好莱坞,我们能看的国产电影类型和题材还是太少了。因此要先解决有没有的问题,再解决好不好看的问题。

  类型片是好莱坞发明的,主旋律类型片的品类自然也是好莱坞最多。以爱情小品这个类型片种类为例,好莱坞有《乱世佳人》、《桂河大桥》,有美法合拍的《珍珠港》,我们只有《前任攻略123》和莫文蔚唱的那首歌。你在这些电影里看不到乱世风云下恋人们的抉择与时代悲剧,只能看到韩庚拉屎没带纸然后糊到手上。

  

  众所周知,变形金刚系列电影是漫改电影。但央视网分析称,这部电影兼具“推广美军装备,展现超强作战能力”、“诠释美军作战理念,再现作战模式”、“宣传爱国主义,完成征兵‘KPI’”的政治军事任务,是一次全方位的三军联合军演。

  一位影迷分析了其中一个镜头,令人咋舌:《变5》中,V-22“鱼鹰”运输机返回基地后,遭到“眩晕”(Blackout)的袭击,“眩晕”化身MH-53重型直升机,利用电磁干扰切断了美军通信设施。随后,美军又派出A-10“雷电Ⅱ”和AC-130“幽灵”空中炮艇,才得以稳住局势。最后,还是现役第五代战斗机F-22“猛禽”发挥了关键作用。此外,电磁炮、阿利·伯克级驱逐舰等美军重量级军备,在电影中也都出尽了风头。

  

  上图为变形金刚花絮,下图为美军白沙导弹靶场资料,可以说电影完全复刻了真实演习时的场景。

  

  从首届奥斯卡获奖影片《翼》到20世纪80年代汤姆·克鲁斯主演的《壮志凌云》,再到这几年持续火热的《速度与激情》,都有军方的影子。当年,《壮志凌云》上映后,自愿报名去空军服役的年轻人大幅增加。难怪有人说,获得商业成功之余,好莱坞的战争片和科幻片,经过多年“政治进化”,越来越像美军的宣传片。

  一方面,军方需要借助电影向民众宣传美军和爱国主义;另一方面,电影方需要借助军方强大的力量。五角大楼与好莱坞的携手,让军方和导演实现了互利、共赢。

  据不完全统计,美国好莱坞主旋律元素在科幻片《独立日》、战争片《敦刻尔克》、爱情片《飘》、动作片《第一滴血》、悬疑恐怖片《翻译风波》、喜剧《第22条军规》、传记片《阿甘正传》中都有涉及;

  反观国内主旋律电影电视剧,固然有《我的团长我的团》《士兵突击》等经典军旅题材影片,但大多集中军事题材上,类型太过单一,无法俘获圈层之外的观众。如果你在网上发帖,还会被田园女权说是直男审美。可笑至极,主旋律难道还分公母吗?

  03

  根据国家电影专资办数据,电影《中国机长》累计票房超越《速度与激情8》,跻身中国电影票房总榜前十名。至此,国庆上档的两部电影《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均已进入中国电影票房前十,且中国电影票房总榜前十名中除《复联四》之外均为国产电影。

  不过《速8》和《复联4》也都是美式政治正确的产物,宣扬个人英雄主义和美式爱国主义,所以票房总榜固然能看出中国影人的努力,也能看出美国人在娱乐片里塞进美式价值观的狡黠。

  这不能不说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美国队长》是美式爱国主义的化身。受此影响,钢铁侠爱好者把美队的涂装自发复刻到了偶像钢铁侠身上。而美队的这身涂装,来自美国星条旗。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第九区》里驱逐外星人是美国移民政策的投射;《阳光小美女》中的公路旅程,宣扬的是美国中产家庭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观;《绿皮书》更是直截了当,让白人混混为黑人音乐家服务,选的白人还是具有西西里品质的意大利移民,是最被美国盎克鲁撒克逊白人看不起的劣等白人。你看,即便在一部反种族歧视电影中,白人依然会歧视地位更低的白人;

  对于主旋律电影而言,说教和宏大叙事是web1.0阶段,这个阶段最早从希特勒时期的德国导演里芬斯塔尔《意志的胜利》《奥林匹亚》等影片开始就见诸端倪,更不用说纳粹当年为了让全国老百姓日日聆听元首的讲话,竟然贴钱在全球首先普及了收音机;

  而由美国开创的主旋律类型片则开创了从个人成长、儿女情长与时代洪流相结合的方式,用潜移默化的套路达到统战目的。目前国产主旋律电影正在像这个方面努力。

  但主旋律类型片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观众对于套路式爱国已经麻木了,于是反套路就成了新的风向。

  最近,一段截取自美剧《新闻编辑室》视频在社交媒体上重现,可谓把反套路式主旋律做了一次教科书级别的演示。

  视频中,学生问主角,美国为什么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

  台上的其他嘉宾回答,美国多元化,有机遇,自由和民主等等。这是美国梦的标准答案。

  主角回答,美国一点都不伟大。美国既不是民族最多的国家,也不是人均GDP最高的国家,还不是唯一的自由民主国家。美国一点也不特殊。但是……

  一个“但是……”巧妙的完成了主创对于一味地美国彩虹屁的反感,同时也激起了观众对于他接下来要说的话的好奇心。一次成功的爱国主义反套路演讲,就这样飘洋过海从HBO落户到腾讯视频然后被我找出来给现在的你看到了。论美式主旋律宣传,不服不行。?

  国产电影在票房排行的霸榜无疑值得肯定,说明了国产电影作品的向好趋势,越来越多的观众愿意为国产电影买单;与此同时,电影票房排行前十中《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红海行动》等主旋律电影的绝对优势是近年来出现的一个令人瞩目的新现象,其背后是新时代“强起来”的中国观众爱国情怀的体现。

  中宣部旗下期刊《半月谈》撰文指出:主旋律电影冲入票房前十值得欣喜,但我们也必须看到,票房优势并不意味着其在艺术创作层面的绝对胜出。

  许多网友观影后也指出,一些高票房的主旋律电影或多或少存在着艺术手法上粗糙的问题,过于注重视觉效果的渲染和大场面的冲击感,对爱国主义题材的演绎流于简单化,人物塑造脸谱化、故事情节老套的问题较为突出。?

  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观众也有理由期待作品拥有与票房体现成正比的艺术价值,粗糙的作品不可能长期拥有高票房。一个伟大的时代需要经典的作品,作为主旋律电影,不应满足于享受观众情怀的红利,应在艺术上精雕细琢,创作出让观众满意、经得起时间检验的经典作品。

  莫被浮云遮望眼,票房应该是艺术创作的助推器,而不是检验艺术价值的最高标准。用出色表达成为观众爱国热情的代言,用优秀作品成为大众文艺的旗舰,让国人的文化自信底蕴更为深厚,让主旋律电影真正成为凝聚民族精神、激发爱国热情的重磅载体。

  而对《决战中途岛》而言,艾莫里奇虽然拍不好主旋律,但还算拍了一部合格的战争灾难片。毕竟,豆瓣小清新都给这部片子打了7.7的高分呢。可见中国观众是多么容易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