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际探索》:忧伤的提醒

  □ 王文珏

  【关键词】12月6日内地上映 布拉德·皮特主演 漫长的太空寻父之旅

  年年都有科幻片。追求出新,是科幻的魔力与梦魇。作为非常成熟的类型片,它集合着知识、想象、情感与逻辑,始终占据电影盛宴的上席。但过于熟稔的套路感,也使观众对科幻片越来越挑剔,越来越难以满足。刚刚上映的《星际探索》,作出了某种新鲜的探索——故事很科幻,但最终从浩瀚宇宙,缩入平凡世俗的人类内心。这种情感和思考,在科幻的过程中加温,又在科幻的末尾散去高温,散发宁静。

  这是人类已开发月球和火星的未来,到处都有资源基地。老帅哥布拉德·皮特饰演一位孤独的宇航员,上一代英雄宇航员之子。人人称颂父亲,那位率飞船赴海王星,为人类寻找银河系外生命的“船长”,在20多年前的太空事故中永远消逝。皮特子承父业,沉默寡言,执行任务从不失手,似乎一直在证明给谁看。

  地球遭遇凶猛电涌,源头竟是父亲消失的海王星。他是否还活着?电涌是误会还是阴谋?寻父这个任务,忽然让皮特发现,父亲是自己与这个世界真正的连结——好像一根脐带系在那里。仅是父亲可能活着、漂在44亿公里外海王星这个念头,就让他无法割舍。

  星如海沫,漂流大野。导演詹姆斯·格雷对太空之旅的描绘非常静美。没什么地方比浩瀚宇宙更孤绝,人类在最大维度的空间中如漂如浮,真空无垠无声,太空的黑暗同时用温柔和冷漠将意识淹没。即使是遭遇惊险,导演也把氛围控制在迷离舒缓中。在失重月球遭遇“资源海盗”、飙车,都是轻虚虚的慢,灰沙沙的冷色调里,生死一瞬却好似浮生一梦。火星上的锗红郁郁沉沉,基地人已是“火二代”,在火星上出生并长大,地球只是父辈的蓝色故乡。有种始终错位的恍惚轻轻飘动,太空游历的一切仿佛是再真实不过的幻觉。

  在这样的绝对孤独中,人怎么面对自己,人类又是否能承受永远的孤独?漫长太空之旅,皮特展现了一个高度自控的“成熟”个体。分秒不差的脉搏,镇定无波的情绪管理,对抗孤独的方式,即成为孤独本身——这仿佛预言了某种未来人格。导演描绘了一种情感非常稀薄的未来社会,人类向太空开疆拓土,而人情交集仅限于职业和任务。当人们不再彼此深深连接,也就不再需要深深相爱。对皮特来说,直到消失的亲情出现,他才察觉自己能够恪守孤独,竟然是因为拥有最隐秘的希望寄托,有个曾经温暖的来处。

  按一般科幻的套路,在旅途最终,一切悬疑、矛盾将在碰撞中大爆发。父亲、地球的阴谋、外太空的生命、儿子的心魔……人们会期待这几样。导演却没那么设计。他像是缓缓下了一局历劫无数的棋,最后却轻轻拂子而去。在银河系的尽头,父亲的确活着,却没发生多么科幻、激烈的事。有的只是一个从小渴盼父爱的儿子,与醉心太空永远向外寻觅的狂人,静静地对话。人类最本能的情感与最疯狂的梦想,在衰老的太空舱里各自坚持,各自独白。

  谁将生别,谁将一去不复还?导演在茫茫太空,画下一条无穷长线。当人类拥有越多宇宙空间、未来科技、狂热梦想,浓烈的失去感却越来越重。不露声色的叙述中,穹顶苍苍,暗黑深邃,面对未知的拥有感与失去感同步消长,有如魔咒,而人类智识与情感的纠缠、剥离,始终是巨大的矛盾体。

  影片的观感,很可能取决于对科幻片的期待。如果喜欢惊险刺激,会觉得它虎头蛇尾。但实际上,这部影片走出套路,把科幻与人心结合得非常好。真相浮出之前,一路深空大谷里的黑暗与流光,正是一路对心理和情感的缓慢释放。而在未来无限探索中,如何面对人心的执迷、空洞,甚至谵妄,成为导演在迷梦般的困惑中,传递来忧伤的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