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成成中学师生挺进大青山抗日纪事(三)

  如今在呼市武川县有一座“大青山英雄纪念碑”,纪念在大青山抗日战争中牺牲的1000多名抗日将士。据有关人士回忆,在抗战时期,牺牲在大青山地区的太原成成中学的师生有68人。由内蒙古党史研究室出版的《草原丰碑》以及《战斗在绥东》、《战斗在绥南》,由幸存者阎百真执笔的《成成烽火——成成中学师生抗日游击队纪实》等书中,对成成中学师生组成的游击四支队在大青山的抗日事迹均有较为详细的记载,结合成成中学校园内的纪念碑上的41名烈士姓名和在包头收集到的史料,今对四支队在大青山地区的英勇抗日和开辟根据地情况进行记叙,以纪念在民族危亡时刻,那些以弱冠之年舍生取义展示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英雄们。

  

  有10多人牺牲在二龙宿太

  部队进入蛮汗山地区(今内蒙凉城县境内)后,在土默川以东和凉城县的岱海边缘地带,打了几次歼灭战,消灭了日伪军一部。日军恼羞成怒,妄图聚歼我军于蛮汗山,1939年5月,从各地调集数千日伪军向我军围攻。在敌人兵力10倍于我军的情况下,主力部队领导同志决定突围,跳出敌人包围圈,转移到外线,伺机从背后打击敌人。

  为了行动缩小目标,主力部队与第4支队一连分两路突围。次日中午,一连在二龙宿太村(今内蒙凉城县境内)附近遭到敌人伏击。敌人抢先占据了有利地形,用机枪扫射,许多战士受了伤。形势对我军极为不利。身为一连一排排长的阎焕曜,在未得到连长命令的情况下,主动率领全排迅速冲上右翼山头,组织火力向敌人猛烈射击,掩护二排撤退。他率一排向我迂回前进之敌猛烈射击,多次打退敌人的冲击,保住了阵地。

  

  一连在腹背受敌的情况下,连续击退了日伪军的三次冲锋。接近黄昏时,敌人又从西边增来了一股骑兵。一连的伤员增多,战马已伤亡过半。在这紧急关头,一连指导员秦赞忠(成中烈士、榆次东阳镇人)让连长王怀珠(成中烈士)带领全连突围,自己和排长樊景鸿、排政治干事赵宏才、张经纬和石国干(均为成中烈士)等重伤员坚守山头,掩护连队突围。激战中,他们身负重伤,但仍坚守阵地,顽强拼搏,至死不屈,为民族解放事业,秦赞忠等50多名干部战士(包括成中学生10多人)献出了年轻的生命,秦赞忠仅17岁。在这次战斗中,焕曜负伤后,边打边撤,因流血过多,最终留在百姓家里养伤。1939年8、9月间,一连在回支队部休整途中,遇到来犯之敌,战况进行得很激烈,焕曜带领的一个排和护送的同志阻击敌人,掩护部队转移,在这次战斗中,年仅18岁的焕曜中弹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