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芸知道》:为什么该片在豆瓣评分只有6.5?
《只有芸知道》还未上映的时候,宣传做的还是很不错的,靠着《芳华》中备受瞩目的刘峰(黄轩饰)、林丁丁(杨采钰饰)的热度打了一把情怀牌,加上这是著名导演冯小刚近几年很少拍的纯爱文艺风电影,另有近些年不怎么出演电影的徐帆老师加盟,所以在未上映的时候该片就受到了极大的关注。
电影刚上映的时候我就去看了,但由于工作太多而且想要找一个好的切入点比较难所以影评就一拖再拖。但就是拖着的这几天,随着观影人数的增多,该影片的评分一降再降,最后稳定在了豆瓣6.5分。
该片改编自冯小刚多年挚友张述和妻子罗洋的真实爱情经历,讲述了漂泊半生的男人隋东风,中年猝失妻子罗芸,随后他决定替亡妻完成遗愿的动人故事。
看完影片的人对此片的评价也两极分化的厉害,有人说这样的生活是爱情最好的模样,拍的很真实客观,很感动。
但也有人说这部电影拍的很平淡,情节设计的很莫名其妙,完全不符合冯导的水准,质疑他是不是商业片拍多了已经无法驾驭纯爱系列电影了。
著名导演执导,实力影后徐帆加盟都无法拯救这部电影的豆瓣6.5低评分的结局,那么这部电影到底为什么不受大众喜爱呢?本文将从导演、剧情本身、受众三个方面来解读原因。
01.导演
观众决定去院线看一部电影一般有如下几个原因:主演或者重要配角中有喜欢的演员;该影片是由大IP改编而自己恰好是原著粉或者好奇为什么如此大热;该片的导演在影视圈中占有重要分量,是影片质量的保证;或者单纯是喜欢看电影等等。
《流浪地球》的成功与吴京《战狼2》的大获成功密不可分障,《银河补习班》的9亿票房与邓超的号召力息息相关,近些年周星驰拍的电影质量参差不齐但观众还是买单是因为《大话西游》、《功夫足球》等影片在观众心中是永恒的经典。而吴京、邓超、周星驰这种一个人能影响一部电影票房的行为也被称之为“扛票房”。
而冯小刚导演曾经拍下了《唐山大地震》、《芳华》、《1942》等脍炙人口的电影,曾获得第15、24、25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 最佳导演奖、第29、30、31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导演奖、第31届中国电影最佳导演金鸡奖、第53届台北金马影展最佳导演金马奖、第64届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金贝奖。
所以对于《只有芸知道》这部电影来说,扛票房的人毫无疑问就是导演冯小刚了,毕竟黄轩和杨采钰登上大荧幕当第一主角的时间还很短,票房号召力方面还有些欠缺。
而豆瓣之所以对这部电影打这么低的评分,因为这是冯导的作品也是原因之一。之所以这么说有以下两个原因:
第一、因为冯导荣誉加身,所以观众对于他导演的作品有一个很高的期待值。而《只有芸知道》从宣传就能看出电影中没有什么爆点,唯一能拿出来说的可能就是徐帆老师的那一场“留下来的那个人,苦啊!”的情绪爆发戏了,整个影片都是平平淡淡的叙述,这显然与观众认知中的冯导是不一样的。
当预期值与实际值有偏差且不如预期值的时候,人们就会感到失望,就会从心底排斥和不认可,这或许就是许多影迷打低分的一个原因吧!
第二、这些年部分影迷对于冯导有些不待见。一方面是冯导这些年因为脾气火爆确实得罪了不少人,现在常被提及的诨名有“护舒宝”、“小钢炮”等,而且冯导还曾炮轰豆瓣影评人是“大尾巴狼”,骂观众是“垃圾”,因此就有网友说只要是冯导的电影都要在原有评分上减1分。
另一方面是因为冯导这些年为了挣钱确实是拍了不少烂片,如豆瓣未上6分的《私人订制》系列等,这些影片在一定程度上毁了冯导的金字招牌,让大家对于冯导的作品质量也没有那么深信不疑。
02.电影本身
大卫·波德维尔在《电影艺术:形式与风格》一书提出一部好的电影可以从一致性、复杂性和原创性三个标准来进行评价。
所谓一致性就是说如果一部电影生动鲜活、扣人心弦并引人入胜;复杂性是指作品能在很多层面上引起观众注意,并在众多独立的形式系统中创造出多重的关系和试图创造有趣的形式模式;而原创性是指创造出新的题材或者选择了一个旧题材,而表现手法却使它再生新意,或者创造了一些新的形式可能性,如果能做到以上几点就是一部好的作品。
近些年观众已经被越来越多的院线影片轰炸的有些麻木,想要让观众认可,电影就一定要有爆点,有新意。但是《只有芸知道》说的是一个老生常谈的故事,而冯导似乎也就是用新瓶装了旧醋,没有为电影增加一点额外的厚度,没有亮眼的新颖表现手法,所以整个电影没有什么新意,也没有特别能戳中人心的点,按照大卫的观点来说电影就是少了原创的部分。
另外,电影或者电视剧中想要好看,那么背后的人物是一定要立起来的,背景铺垫一定要足够让人能够相信这就是可能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这才能引起观众的共鸣。
可是这部电影中无论是主角还是配角都塑造的不够饱满,主角之间那么厚重的爱情到底是通过哪些事件积累起来的没有展现,主角在生活中一些深刻的记忆也没有展现,只是通过运送骨灰这件事将一段段破碎的记忆进行重组。
而配角的塑造就更加单薄了,他们的好友全都来的突然,走的莫名,完全不知道在剧中的起到的作用是什么?那个喜欢旅行的女孩那么长的篇幅难道只是为了告诉隋东风女主曾经许的愿是让餐馆被大火烧毁吗?
整个电影篇幅不是在谈酸酸的恋爱,就是展现不是生活的生活,或者强行添加狗狗死亡、女主死亡这些催泪弹,那么长的主角故事概括起来就是一句话:爱情来的猝不及防,相濡以沫岁月好漫长,阴阳相隔世事好凄凉,徒留一地悲伤悲伤。这样的电影剧情显然不符合的大卫所说的原创性和一致性。
有豆友调侃这部电影是芸不知道,观众不知道,隋不知道,只有冯小刚知道。所以从电影本身来评判的话这部剧也很难说是一部合格的院线电影,所以6.5分的评价其实也算公正。
03.受众
根据2019年灯塔报告显示,全年院线电影购票的用户中20-29岁人群占据主流,而且2019年的年度用户舆情是真实、励志,这就意味着当前的用户喜欢看励志、爱国的真是类影片。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19岁及以下、40岁以上观众占比突出,这就意味着“00后”和“80前”观影用户增加,但“00后”偏爱《少年的你》这类校园题材,而“80前”则更偏爱《我和我的祖国》这类真实励志类的故事。
受众这个问题可能是《只有芸知道》评分不高的又一个因素。
《只有芸知道》这部电影讲述的是活到中年的男主骤然失去女主人的故事,而且改编自导演挚友的真实故事,虽然站在了年度舆情的肩上,但是显然没有考虑院线电影的主流观众年龄层。
当前影院观影的主力军是20多岁的年轻人,在他们这个年纪,生命之花才刚刚开始绽放,人生的征程才刚刚起步,这个年纪的年轻人他们的身边往往会有一大群伙伴,孤独似乎和她们无关,生离死别的、相濡以沫这样厚重的感情离他们的生活有一些遥远,所以在观影的时候他们很难与影片中的故事产生共鸣。
而且豆瓣也是年轻人居多,这就意味着看院线电影、在豆瓣为电影打分的人多大都是年轻人,但这些年轻人的人生还没有达到一定的厚度,所以对那种一个人苦熬的爱情没有深刻的认知和理解,也就无法对电影产生由衷的认可,自然而然就不会为这样的电影打高分。
一部电影想要得到好的正面评价,一定是题材好、选角佳、剧情饱满、受众广的多方因素作用的结果,而《只有芸知道》却在几个重要的环节中都存在一定的问题,所以才会有只有6.5分的评分,不知道在影院下线前该剧的评分是还是否有回升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