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剧《风花雪月》黄河剧院精彩首演

  " 铁马秋风、战地黄花、楼船夜雪、边关冷月 ……"4 月 14 日晚,国家艺术基金 2022 年度舞台剧和作品艺术创作资助项目音乐剧《风花雪月》,在黄河剧院精彩首演。随着音乐响起,阎肃参军、入党、在空军部队基层锻炼等故事向现场观众娓娓道来。共有外请专家、省内文艺界专家、省内外媒体记者以及近千位观众一起观看了首演。

  四个篇章传承革命精神

  当晚 7 时许,想要一睹为快的观众挤满了黄河剧院的大厅,大家热闹的谈论着、在海报前合影留念、迫不及待的早早落座,津津有味的翻看演出节目单,等待演出开始。

  开场前,烫金的四个大字 " 风花雪月 " 一出场,便吸睛无数。从少年时期阎肃跟着老师为新中国的成立而奔走呼号,在老师牺牲后勇敢地接过旗帜继续战斗,到中年在军队中历练、创作、成长 …… 伴着紧张的剧情开展,一下子就牢牢拴住了观众的心。

  全剧以风、花、雪、月四个篇章,展现了军旅生涯和强军思想,旨在歌颂和阎肃一样的人,弘扬阎肃一直在传承的革命精神。风,是铁马清风;花,是战地黄花;雪,是柔川夜雪;月,是边关冷月。

  演出中,27 首音乐作品,将美声、民族、摇滚、童谣、说唱、流行等唱腔有机融合,形成曲风鲜明却相得益彰的舞台风格。

  "80 后 " 记忆回味信仰的感动

  创新简约的舞美设计极具时尚感,用三层台立体硬景,同时使用裸眼 3D 技术与纱幕投影技术,将虚拟场景和现实舞台融合,带来震撼的视觉呈现。

  随着舞蹈推动剧情展开,抓住观众的眼球,与观众产生心灵共鸣。由 16 位舞者共同表演的舞蹈《候鸟》,致敬舍小家为大家、捍卫祖国的边防战士,突显剧目强军主题。在音乐剧《风花雪月》中重现了阎肃创作大型民族歌剧《江姐》的画面,他三下江南、两度入川,在渣滓洞监狱里度过七天七夜。

  在《风花雪月》中阎肃与江姐隔空对话,展现出革命先烈甘于奉献、不怕牺牲的精神。而在伴随《候鸟 - 长城长》的文词吟诵中,则重温了不同时代的边防故事,在一幕幕山河画卷中感受了祖国的强大,以及一场场救危救难中军民的鱼水之情。在演员们的投入表演中,现场观众用一次次热烈的掌声回馈演员。

  当晚的演出现场,让观众不仅跨越时空的情景闪回,逼真的时代感置景,以小见大触发情怀泪点,更多的是激发共同的 "80 后 " 记忆,并且回味最初的信仰带来的感动。

  6 场演出奉献时代芳华

  此次,音乐剧《风花雪月》汇聚了业内顶级的主创团队,著名导演周文军担任导演、作曲,著名文学家、剧作家、词作家阎肃之子阎宇担任剧目编剧,著名诗人、词作家,军人出身的梁芒担任本剧的艺术总监和作词,香港著名作曲家金培达担任音乐总监,国家一级舞美设计任冬生担任视觉总监,剧作家、国家一级编剧张东平担任文学顾问。

  剧目还集结了李泱良、胡俊铭(胡晓丹)、周琦智、秦荣、杨尚明、金响(郭洁慧)、马熙媛、王文婕、顾轩畅、郭丽莎等专业演员。他们在剧中担任重要角色,用深情演绎忠诚与奉献。

  可以说,《风花雪月》通过大众喜闻乐见的音乐剧艺术形式呈现阎肃的故事。在塑造有血有肉、多维立体的阎肃形象过程中,展现阎肃的爱党忠诚、执着奉献和爱国情、报国志等英雄品质。

  据悉,4 月 14 至 18 日,音乐剧《风花雪月》将在黄河剧院连演 6 场,期待更多的观众走进剧场,欣赏时代芳华的音乐盛宴。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首席记者 李超 文 / 图

  一审丨编辑 石雨涵

  二审丨值班主任 刘宇玮

  三审丨值班总编 张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