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马精神》票房失利,成龙自叹不如易烊千玺?

  原标题:《龙马精神》票房失利,成龙自叹不如易烊千玺?

  商业影片就是市场为王。这是电影圈的铁律。

  今年69岁的成龙,1971年,17岁以武师身份,入香港电影圈,

  1978年,24岁,凭《蛇形刁手》《醉拳》开创个人独特的功夫喜剧风格。

  1980年,26岁,自导自演《师弟出马》,破了香港票房记录。

  1995年,41岁,《红番区》刷新了美国外语片的票房记录,打入好莱坞。

  1998年《尖峰时刻1》(2.4亿美元),2001年《尖峰时刻2》(3.5亿美元),2007年《尖峰时刻3》(2.6亿美元),连续创下中国影星在好莱坞最好的商业票房记录。

  2017年,63岁,《功夫瑜伽》17亿票房,获得内地春节档的票房冠军。

  在这三四十年的时间里,成龙一直都是华人影星top,凭的当然就是他的电影票房最卖座,得到全世界各国影迷的一致认可,至今为止的累积海外票房,甚至超过同时代的另外几位巨星之和。

  而从来并不是因为他的演技,比梁朝伟/周润发/李连杰/周星驰/梁家辉们更好。

  然而,到如今已是古稀之年的动作巨星,早就过了巅峰期,审美观严重落伍,不再懂得新一代观众喜好,翻来覆去地炒冷饭,卖情怀,靠面子拉来一大群明星客串龙套,

  2017年那一回,大家是不是都舍得买单了?

  就凭《功夫瑜伽》那种质量,当时如果不是打着“成龙最后一部功夫片”的幌子,凭什么值17个亿?

  之后呢,还当真就卖情怀一次接着一次,一部接一部的平庸无聊片,没完没了了?

  2017年国庆档的《英伦对决》,已经是成龙最后一部优秀电影。

  那之后是《机器之血》(3亿),《神探蒲松龄》(1.6亿),《许愿神龙》(1.7亿),《龙牌之谜》(0.2亿),《急先锋》(2.94亿),

  所以,明明历史地位早已经封神,却非要亲自下凡,一次次打破影迷观众的滤镜,票房号召力越来越糟糕,电影票房一次次失利,从春节档(《蒲松龄》),退到国庆档(《急先锋》),再从国庆档退到现在的冷档期(《龙马精神》),不也理所当然么?

  说什么给“成家班”兄弟开戏,为了让他们有生计,只要还能打得动,争取一年一部新戏,

  可年近七十岁还要继续演戏份MAX的大男主,也并没有让老兄弟们多多成名和露脸啊。

  星爷的片子里,还有一群观众津津乐道的出彩配角,

  可成龙大叔的片子,几乎永远只有他自己,搭一个“龙女郎”的花瓶女主角,剩下统统都是工具人。

  就比如这部《龙马精神》,名义上是三番男二号的郭麒麟,女主角刘浩存的未婚夫,实际戏份只有她的五分之一左右。

  刘浩存戏份如此之多,演技发挥堪称灾难,连“本色出演女大学生”都做不到了,

  一脸无辜的表情、大而无神的眼眸,有气无力的发音、嗲声嗲气的语调,矫揉造作的观感,

  甚至可以说,她都完全没入戏,没进入角色,就是敷衍了事念台词。

  而整部《龙马精神》,剧情东拼西凑,情节牵强,逻辑混乱,叙事崩坏,各种煽情到极刻意的段落,更加无力吐槽。

  所以,这么一部影片,上映一周,票房只有1.4亿,预计总票房不会超过3亿,并招致观众批评,是不是理所当然?

  这几年,每逢新片上映,就挑话题骂流量明星,可一部部影片,流量明星也没有少用啊,还不是舍不得他们自带的粉丝票房?

  这一回公开说:「

  现在找个动作演员,投资方1000万都不舍得投。但如果找易烊千玺,哪怕4个亿,投资方也愿意,因为他有流量有人气。

  」

  事实上,当下电影圈已经证明,那几位货真价实的“当红顶流”,自带的氪金控评粉丝,甘当免费水军,确实对影片的宣发营销,对影片的最终票房,有决定性助力:

  朱一龙《峰爆》(

  4亿

  )《人生大事》(

  17.1亿

  );

  易烊千玺之《少年的你》(

  15.6亿

  )《小红花》(

  14.3亿

  )《奇迹》(

  13.8亿

  );

  王俊凯之《断桥》(

  2.3亿

  )《万里归途》(

  16亿

  );

  王一博之《无名》(

  9.3亿

  )……

  可以说,如果没有这些当红顶流当主演,粉丝大量氪金冲预售,保排片;努力宣传,刷流量热度,扩大影响,

  那么凭这些影片的题材、档期和本身质量,少说票房减半,甚至直接倒退一个小数点,亦未可知。

  比如《断桥》,如果不是王俊凯当男主,光靠马思纯和范伟这对影帝影后,就这种剧情晦涩的犯罪文艺片,想在疫情期间有2.3亿?4000万票房都不可能会有。

  比如《人生大事》,如果不是朱一龙主演,更贡献了实至名归的影帝级演技,怎么可能在疫情期间拿下不可思议的17亿?换个无名实力演员当男主,1.7亿也就差不多了。

  比如《无名》,别看王一博排序是二番,但如果没有他,光靠空有逼格的梁朝伟,客串的周迅,就凭影片的题材和风格,和春节档完全不搭调,别说9.3亿票房了,能不能破亿都是问题。

  五一档即将上映的《长空之王》,作为王一博第一部“一番大男主”电影,只要影片本身质量不是太差,那么就预定了8~10亿票房。

  还有六月上映的《消失的他》,这种冷题材犯罪悬疑片,正常说也就2~3亿的票房体量,但只因为是朱一龙主演,各方预测平台,就纷纷做出了7~10亿的乐观预计。

  而成龙特意提到,作为当红顶流代表的易烊千玺,他能连续搭档吴京/沈腾演双男主,到现在刷出180亿的主演票房;

  最大资本就是单扛了《少年的你》《小红花》《奇迹》这三部影片,每部都能预售票房破亿,最终票房落点十几亿。

  今年春节档的《满江红》电影,45亿,主要出品方欢喜传媒的公开财报,称分账收益净赚了12个亿。

  这其中,40%以上票房,肯定来自于但凡春节档合家观影,无脑选择〖沈腾+喜剧〗,但求“图一乐”观众们买单。

  另有至少40%票房,就是自带饭圈粉丝和网络水军、并有娱乐资本加持的顶级流量的巨大能量。

  商业影片,本身就是一种商品。在商言商,最重要的本就不是演技或资历,而就是谁能给影片票房带来更大助益。

  所以,这几位真正的当红顶流明星,让资深影帝影后和一众老戏骨、实力派演员,来给他们抬轿众星捧月,也可以说是〖理所当然〗的。——至于他们演技本身,有多少“继续进步空间”,很重要么?

  商业影片,市场为王,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