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亦男《南方车站的聚会》中胡歌的命值30万,是谁的悲哀和无奈
野鹅塘公园,地图上是没有标注的。
《南方车站的聚会》中这句台词可能没有任何意义,不过看完这部电影之后会觉得意味深长,一群边缘人若是在平常的日子里不会引起任何人的注意,他们是不存在的,在人群不会被标注出来,而一个特定时机来临时,原来才发现有一个迷幻般的存在,这些人的挣扎和人性和普通人并不有什么不同,永远充满着矛盾。
这一次,在夜色中,刁亦男以温柔的暴力美学诠释一群边缘人士的人性弧光,从来没有什么救世主,一切就在于复杂的人性选择。
选择既难又容易,在《银河系漫游指南》里超级计算机经过三百万年的运算,最终选择答案是42,这个选择很难,花费的时间太长了。而这部电影里一个人的价值是多少?电影告诉你一个答案:三十万。这个选择很容易,因为大家都这样选择了。
刁亦男的风格化表达
作为第六代导演中的一员,刁亦男此前凭借着《夜车》已经在戛纳小有收获,2014年注定了许多人认识了这位风格化的导演。2014年,刁亦男编剧并导演的第三部电影作品《白日焰火》获得第64届柏林电影节最高奖金熊奖,男主演廖凡同时摘得柏林影帝。
2019年,刁亦男带着廖凡、桂纶镁回归新片《南方车站的聚会》,还有胡歌、万茜的倾情加盟,让观众对这部电影很有期待,最终本片也不负众望获得第72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提名,不过这一年韩国出了一部神片,《寄生虫》更胜一筹获奖。
有媒体评价刁亦男电影的主题并非局限于“社会之苦”,而是深究灵魂“人性之复杂”。他的电影如《夜车》、《白日焰火》视角一直是对准着一群看上去并不那么高大尚的人群,那里没有葡萄美酒夜光杯,有的只有跌落在尘埃里的生活和挣扎。
刁亦男并不仅仅通过展现社会的阴暗面或是古老国度里的不知名的阴暗角落来获得关注,这些只是外衣,内核却是对于人性的风格化提炼和表达,从这点上来说,算是有点好莱坞经典电影的套路,以人性来驱动电影剧情,同样以复杂的人性选择来结束影片。
《南方车站的聚会》则是往前更进了一步,带着类似昆汀喜欢的黑色暴力美学色彩,此片在戛纳举行了全球首映时,导演昆汀·塔伦蒂诺也亮相《南方车站的聚会》首映礼,在电影放映后,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昆汀·塔伦蒂诺更是起立鼓掌大为赞赏,事后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第一次看完,情绪有点消极,不过第二天更喜欢这部电影了。我觉得这是部很好看的警匪片,我很多年没有看过这样的电影了。
就像水面汹涌澎湃的阴影一样,刁亦男的逃亡惊悚片《南方车站的聚会》是一部不像潮水一样砸向你的电影。在你身后,留下了一系列令人难忘的密集装置,黑暗的暴力和死亡网络。——Jordan Mintzer《好莱坞报道者》
《南方车站的聚会》中文名字倒是起得非常文艺,还是英文的片名《野鹅湖》来得更有韵味,因为这是一群边缘人的众生像,是被人遗忘在潮湿黑暗的夜晚中。
据说电影原来在广州取景,最后移师到湖泊众多的武汉拍摄,而那时恰好是武汉最热的夏季,最终潮湿闷热的夏季倒是应景了许多,让电影中的夜晚充满着躁动。
从温柔到暴力的美学
《南方车站的聚会》可以说是简化版的低俗小说,昆汀的《低俗小说》更加暴力和黑暗,影片中的暴力可以说看得人血脉贲张,很过瘾,而到了刁亦男这里却相对平静和温柔。
一群人有组织有纪律的开会,是要划分各自偷盗的势力范围,有矛盾打架这是常的事,只不过如今网络太发达,嘛玩意都能买到,结果胡歌这边的手上还买了仿制手枪打伤了猫耳,若出祸来,不过才开始看这些好像就是过家家一样,并没有涉及到那种黑帮火并的境界,可没有一开始《低俗小说》中动刀动枪的开端。
电影不要剧透,因为电影的魅力之一则是带给观众好奇和预想的满足感,平淡的电影总是有人说我猜到了开头也猜到了结尾,所以当预想落空或是神转折比较多时,一部好的电影基因就具备了。
若是初看这部电影,基本上所有人的预想那就是如何把猫耳受伤的事摆平,毕竟是属于一群小偷小摸人之间的矛盾而已,也不会上升到性命的地步,但是当人气急的时候,一切就走上另一条道路了。
矛盾双方搞了一个盗窃摩托车运动会,看上去公平公正的很,只看偷盗的数量就成,结果过程中双方又是意气用事,而猫眼的一个大胆的举动却让温柔的暴力上升到黑色境界,超过了所有人的预想。
如同事后猫眼说的,他并没有想搞黄毛,以为对方对看见叉车,只是黑夜太暗了,摩托车速度又比较快,结果黄毛一不小心被叉车削掉了脑袋,事情就开始不一样了。
剧里剧外,观众们和胡歌饰演的周泽农这个角色的感受可能是一样的,怎么能这样呢?为什么会搞出人命出来?而从这里开始黑色的暴力就一发不可收拾了。
同样是夜色惹的祸,胡歌在夜晚同样看不清楚,情急之下也是拨枪就来,结果打死了警察,原来一场内部矛盾就此上升到警匪高度了,一群边缘人注定要不边缘,而当这群人开始围绕着追捕胡歌的赏金气味来时,人性的纠结和黑暗开始一一展现在我们面前。
而三十万这笔不是巨款的巨款吸引着许多人的目光,哪怕夜色再黑,也能闪耀金钱的光芒。
三十万引发的江湖骚动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就有纷争,这是一个不变的真理,因为人性多变且复杂。
电影后面是完全围绕着悬赏胡歌的三十万而来,原来的黑色暴力反而转化成一种赏金猎人的戏剧性冲突,一群人开始想着怎么赚这个钱,虽然不是西部世界或武侠江湖,却在夜晚中成为一群人的江湖淘金梦。
有人看完电影说胡歌有点象武侠片中的主人公,对此导演刁亦男也表示,胡歌很像楚原武侠片主人公,沉默寡言,不说身世,行动很有形式感。他目标明确,暗中观察,这个来和他合作的女的(到底怎么样),然后做判断。但他最终目标仍然是自己的妻儿,他要把生命价值进行转换和兑现,而且是在一种暴烈的形式下完成的,从人性角度来讲,这是一种升华。
如何表现这种边缘人的江湖淘金梦,三十万对于许多人来说,其实并不算巨款,曾经好朋友们开玩笑说,现在基本上只要有住房的,都是属于百万富翁级别的虽然不是现金,总资产都是百万起步。
所以三十万多不多呢?若是拿三十万换一条命,估计没人会愿意,为什么说这部电影拍的是边缘人,是没有标准的,因为当胡歌的命就值三十万时,没有人觉得不对,连胡歌自己都认为值这个价,并且希望这个价还是给自己的妻儿比较好,要死得有价值,一个三十万的价值。
关于三十万,有几拨人的动机和诉求。
第一,钱是警方悬赏的,这是正义的诉求。
警察要抓住胡歌是要让正义得到显现,总体来说廖凡在这部电影里已经变成了配角了,对于角色的刻画相对少了许多戏剧性的冲突和内心的刻画,缺少了《白日焰火》中的那种矛盾性,相对来说是中规中矩的表现。
第二,关键是胡歌他并没有想跑,他要这笔钱并且认为一直没赚到多少钱,那么这笔钱可能让五年没见面的妻子举报自己得到。这也是长期混迹在底层带来的悲哀,逃也许能够活得长一点,不过对于他来说,活得长不长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最后要想回归到家庭中去,给妻子和孩子留下点什么,而三十万让他感觉到值。
胡歌曾在与观众的映后交流中说道:“周泽农五年没有回家,因为他觉得给不到老婆孩子好的生活,他本身对人生没有什么希望,只在当他知道了举报自己线索可能得到30万赏金的时候,他才突然发现了人生价值,因为他才有了拿命换赏金补偿妻儿的执念。”
第三,则是猫眼、马哥、华华加上桂纶镁(陪泳女爱爱)牵涉其中的对于三十万各怀心思。
猫眼不但想要三十万,同时还想要胡歌的命,反正警方又没说一定要是活人,他和马哥原来是一伙的,但是由于已经错到底了,后面也是准备干掉马哥,自己一家独大的。
华华原来是胡歌最相信的人,最后也走上了为三十万出卖胡歌的地步。电影中有一个细节很有意思,华华看着墙壁上贴着悬赏胡歌三十万的告示时,一把撕下来,在古代社会,这种撕下来就代表着去接受这个任务,准备把人找出来拿这三十万的钱了,最终他还是选择了钱,不过他的势力太小,面对猫眼的压力只能妥协,却难逃一死。
桂纶镁的选择就很有韵味了,其实在其中她是很纠结的一个,原来她只是想拿钱办事,并没有想到和胡歌有什么样的纠结,不过人与人之间的吸引力就这样不自然的发生了。
当她和胡歌约好了在湖边见面时,她已经被华华包给了另一个游泳客了,但是她却是磨磨蹭蹭的,直到看到胡歌出现后转身就走,微微一笑,这一笑已经反应她的一点小心思了。
她对于胡歌有种特别的情素在内,而这种情素最后让她真正成为一名侠女式的人物,和胡歌在野鹅湖上的泛舟产生的暧昧说明了一切,而最后的侠义则是她领到了钱却是实现了胡歌的遗愿,把钱交给他的妻子,以弥补愧疚。
导演刁亦男曾说过:“刘爱爱没有功夫,她不可能施展拳脚,但内在侠义精神是在底层在江湖这些弱小边缘女孩身上往往具备的,超出了我们都市文明人的想象,甚至是我们难以企及的特别传统朴素的道德力量,从这点上来讲它特别古典。”
影片的最后,警察廖凡看见两个女人拿着钱走在一起,应该明白是怎么回事了跟了一段路并没在再跟下去,两个女人默默走着,知道廖凡在身后,但是她们不能回头。
最终发现廖凡没有跟上来时,相视一笑,胡歌的命终于值了三十万,这一笑的风情和心酸只有她们自己知道。
电影的结尾曲《美丽的梭罗河》慢慢响起时,这部电影才真正完整了,哪怕生活如此低微,我们依旧要热爱并渴望生命,因为人生在世,总是需要希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