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的老屋

  □张路宽

  2010年,著名画家、中国美协理事、吉林画院院长谭全昌教授来到我的家乡、被誉为“海上大寨”的大鱼岛村采风创作,我有幸结识并陪伴先生多日。

  一天早上,先生写生归来,兴致勃勃地对我说:“今天找到了个好题材——斑驳陆离的老屋,很有感觉啊!”边说边得意地把早上的写生作品放到我的眼前。

  看到先生的作品,我先是一愣,继而是长长的沉思。眼前的这所房子,有岁月的沧桑,有祖辈的印记,更有我童年美好的回忆:这不正是外婆的老屋吗?

  由于父母都忙,我的童年大部分时间是随外婆度过的。外婆家就在大海边,高高的石台下是绵长的沙滩和碧蓝的海湾。白天,我追逐着海浪,逮鱼摸虾,大海是我最好的玩伴。夜晚,海浪轻轻拍打着沙滩,那曼妙的节奏伴我笑着入眠。哪一天若没有了海浪的声音,我反倒是睡不着了。冬来,大海把储存了一夏的暖徐徐送来,让你一点儿也感觉不到冬的寒意;夏来,大海又把被冬冷过的风徐徐吹来,让你凉爽无比。

  外婆的老屋连同屋前的这片海,让我的童年那么灵动,那么富有诗意。

  最难忘的是,在1974年或1975年,西安电影制片厂拍摄电影《渔岛怒潮》,外景地就选在外婆屋前的这片海滩。拍摄的那几个月里,我就像是过年一样,跟着摄制组东跑西跑。早上拍渔民出海,我便一夜不睡,盼着天亮。天刚蒙蒙亮,便悄悄爬起来,拿起衣服向码头跑去,生怕去晚了人家散场了。晚上拍夜景,我晚饭也顾不得吃,就坐在沙滩上傻等。

  记得有一次夜景需要拍月亮,可那天烦人的云老是遮着月亮,迟迟不肯散去,急得我屡屡用手驱赶,惹得众人大笑不已。摄制组的一个年轻人被我的虔诚打动了,轻轻拍了拍我的脸,掏出两颗大白兔奶糖塞进我兜里。后来我才知道,这个人就是著名导演吴天明。当年,他是这部电影的场记。后来,他拍摄了《老井》《人生》《没有航标的河流》等许多蜚声中外的大片。

  《渔岛怒潮》拍摄结束后,外婆这所老屋一直是人欢马叫、笑声不断。此后二十多年里,在它的房前屋后,又相继拍摄了《牛角石》《海上明珠》《瓜熟蒂落》《笑破情网》《海上生明月》等众多以渔村为题材的故事片。

  如果说我有点儿艺术细胞的话,肯定是生活在这老屋中被潜移默化的结果。后来,我从外婆的老屋走出来,从生我养我的渔村走出来,从一个文字工作者一步步走上了领导岗位,不能不说是老屋故土对我的滋养。

  沉思良久,我对谭先生说,谢谢您,您画的是我外婆的老房子,老人家已经故去了。

  谭先生也沉思良久,慢慢拿起笔来,对写生作品认真地进行了再创作,并饱含深情地题写下《外婆的老屋》,郑重地递到我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