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万人待不下去了?逃离一线之后,卖了房回老家,就能无忧无虑吗

  城市已经达到饱和?网络内有人表示,大城市出现了逃离热潮,超过13万人已经选择从城市返回老家,并在那里开始新的生活。

  

  那么这是真的么?老家难道是所有问题的解决地么?

  01数据调查

  2023年2月,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全国常住人口正在发生变化,较为明显的是上海地区,该地区在2021年年末常住人口数据为2489.43万人,而2022年末的常住人口为2475.89万人。

  

  整体相差14万人,呈现这样的人口数量减少现象的除了上海之外,北京、天津等地区也未能幸免,总计减少超过13万人。

  但这是否表明了人口是逃离,而非转为户籍人口呢? 数据显示,2021年末,上海市户籍人口为1457.44万人,而在2022年的数据中,户籍人口为1469.63万人。

  与常住人口数据对比后,实际上逃离的人口并没有过多的产生,升级人口是主要的数据下降原因。

  

  但并不代表全国都是如此,那些人口数量减少的地区中,很多的劳动力依然选择的是逃离。

  02城市到农村

  在人口数量增加的地区中,主要以欠发达或是较为发达的地区为主,例如浙江、安徽、湖北等地。而增量最多的地区为浙江,总计常住人口增加37万人。

  这些人选择放弃一线城市后,虽然短居二线地区,但是最终的目的或许是回到农村生活。

  为什么这么说呢?原理其实很简单,劳动力在冲击一线城市之后,如果没有办法在博弈周期中成为常住户籍人口,那么他们的社会福利接受程度将会降低。

  

  而在竞争压力提升后,劳动力选择的往往是经济情况不足的二线城市。

  到达二线城市之后,对于地区的发展虽然产生了价值,但是对于当地的现存劳动力,将会产生新的压力。

  二线城市出现了上海(一线城市)的类似情况之后,被比下去的劳动力继续前往生存空间更大的欠发达地区,并在那里做出人生选择。

  

  而常住人口有一个现象,当劳动力认为自身在这里可以过的更好的时候,他们往往会选择购买房产。

  而在迁移之后,这些房产将会被释放到市场中,他们会利用回收资金回到老家或是其他地区。

  但是无论最后走到哪里,在哪里成为户籍人口,严格的讲客观情况其实都不会改变,本质的问题是劳动力的适配能力,而不是地区的经济情况。

  

  虽然关系上存在因果的可能,但关联程度并不大。

  03问题根源

  超过13万的人口迁徙背后,除了地区的经济之外。最大的问题是劳动力本身的行为价值如何。也就是对于地区的产业适配性与地区需求是否关联。

  简单讲,假定劳动力去了一个发展工业的城市,那么在基础的认识上,这个地区需要的是工人群体。

  

  但是地区在发展中,意识到自身的污染情况严重,他们需要做绿色化的转移,这一名工人的需求就成为了高技术工人的需求,而本质上这样类型的工人并不算多。

  如果劳动力依然选择以此前的身份去竞争,为了达到竞争目的,他们只能表示我更便宜,但是价格不会过多的降低,仅是在雇佣附加值立场上的便宜也难以站得住脚。

  

  如果劳动力没有在迁移之后,给到地区新的生态产业或是扩充新产业的占比,那么这样的行为仅是一种无效行为,而这个劳动力留下的概率也较低。

  当他们回到农村后,现有能力无法完全匹配地区需求时,尴尬的现象将再次出现,这个劳动力如果无法产生地区中的比较优势,那么他的生活将与最一开始的一线城市生活类似。

  导致问题的症结是,在过程中能否产生技术、眼界、学识等多种要素的升级。

  

  如果形成了升级,他们或许在二线城市或是其余一线城市就会被留下,而如果没有,在农村的情况也不会过多的改变,只会越来越差。

  04结语

  这难道是在鼓励内卷么?当然不是,内卷并不是一件好事,无论是企业还是国家都不希望现象产生。

  

  劳动力应该避免内卷,在多种产业可能上进行附加值的填充,增加劳动输出形式改变的可能,并进一步扩大竞争优势。

  人们需要注意的是,很多时候,客观情况无法以你个人意志而改变,逃离城市虽然可行,你永远无法逃离个人能力限制。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