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最美街拍照,掀开了网红的遮羞布:你没底线的样子,真恶心!

  文字/有范知识

  编辑/有范知识

  01 上海“最美街拍”:致环卫工人无处歇脚

  4月9日,某互动平台上一个摄影发烧友晒出的一组照片,不仅登上了社会新闻,还引发了一系列更严重的后果。

  

  从照片上看,两位青春靓丽的少女似乎是结伴出游,在春日带着花香的微风中享受着悠闲的午后时光。

  有不少网友还留言询问:

  “这是哪个景点呀,我也想去拍。”

  

  然而,当大家看到从路人视角晒出来的拍摄现场,大家不约而同地受到了不小的惊吓。

  

  原来,两位模特并非像他们成片中表现出来的那样岁月静好,真实的拍摄场景其实是上海路边的一所破旧岗亭的屋顶!

  

  网友们扒出了更多当天拍摄的现场照片,发现除了模特和摄影师之外,现场还有不少人在排队等待,都想效仿“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也拍一组美美的照片。

  谁能想到上海街头的一个小亭子,竟然一夜之间成了网红打卡拍照的圣地呢?

  

  为了避免人们模仿危险动作发生意外,政府相关部门迅速采取了应对措施,在岗亭显眼处挂上了“禁止攀爬”的牌子。

  但是那又怎样,一个小小的牌子根本拦不住网红们拍照的“热情”和“决心”。

  最后无奈之下,不得不做出了拆除岗亭的决定。

  此时再看到那几张“网红”照片,人们只觉得恶心。

  

  

  据官方最新消息,目前岗亭已经被拆除,以后巡逻人员在刮风下雨和炎夏酷暑的时候就再没有可以暂时躲避休息的地方了。

  

  不少网友对这种“精致利己主义”的行为感到十分愤怒:

  

  

  

  

  

  然而也有一些人为模特和摄影师打抱不平:

  

  

  

  不少经常从上海漕河泾开发区地铁口经过的人们说,以前每年到春天开花的时候,都会很多人来拍照,但是从来没有人像这次的模特那样爬到屋顶上去:

  “那样太危险了,而且会有不好的示范效应。”

  然而总是有那么一些不领情的人,对好心规劝的人们进行明嘲暗讽:

  

  上海“最美街拍”并非个例,近些年的网红之风愈演愈烈,许多年轻人为了跟上网红的脚步,正在变得疯魔。

  02 钟书阁:拍照就走,根本不看书

  海岱楼钟书阁刚开放的时候,初衷是为了深化文化赋能、打造“五好”淄博和书香淄博、提升城市文化活力。

  

  钟书阁在设计之初,考证了淄博当地的历史,采用淄博文化名片——瓦当作为钟书阁当中的文化代表元素。

  走进钟书阁,就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文化气息,随处可见名人名句。

  

  据官方报道:2023年3月11日—3月12日,仅2天,钟书阁接待顾客量达到2.1万余人次,其中超过7成是大学生。

  钟书阁的走红大大地超出了大家的预期,可渐渐地,事情似乎变了味道。

  

  越来越多人涌向这座地标性建筑。

  他们呼啦啦地跑来,对着镜头各种搔首弄姿,一拍照就是一两个小时,期间还经常高声交谈,墙上“保持安静”标语成了莫大的讽刺。

  

  他们在乎的只有自己拍出来的照片是不是好看,姿态是不是上镜,光影和构图是不是完美。

  

  后来人们渐渐对钟书阁失去了兴趣,因为这里已经不再是一个学习的地方。

  

  好好的一个“城市文化地标”,在自以为掌握了“流量密码”的网红璀璨之下,沦落成了网红打卡地,这是怎样的一种悲哀?

  03坡子街派出所:“打卡”被捕照,疯了吗?

  从没有人会想到,派出所这种威严、肃穆的地方也会被网红攻陷。

  为了更真实地让人们了解到警察这个职业的日常工作,一部名为《守护解放西》的纪实类真人秀开播了。

  其中许多名场面让观众们哭笑不得。

  比如醉酒女孩大闹派出所,冲着民警喊出“整个长沙,我是老大”,被气笑的民警依然耐心开导。

  

  再比如面对犯罪嫌疑人时,机智满分、反应速度满分的警察小哥哥说出了金句“真话不需要捋,假话才需要”。

  

  正是由于这部纪录片的爆火,人们意识到人民警察其实并不是印象中那个不苟言笑、生人勿进的刻板形象,他们其实都是一个个有血有肉、有着真情实感的人。

  

  网友们对于坡子街派出所的喜爱程度直线上升,甚至不少外地的网友不远千里赶到长沙,就是为了来坡子街派出所门口拍照打卡。

  

  打卡本身没什么问题,但是眼尖的网友发现,打卡的照片怎么像是被逮捕的罪犯在派出所门口蹲成一排呢?

  

  “被捕照”热度持续上升,把警方的官方账号都逼得不得不发布声明提醒大家:

  拍照请注意正确姿势!

  

  很多网友被“被捕照”的这波操作整不会了:这是什么新型社会价值观?

  

  

  

  到后期,前来坡子街派出所门口打卡的人已经多到引起交通堵塞,警察们的工作也受到了严重的干扰。

  不堪其扰的派出所最后也只能向上海最美街拍岗亭学习,拆除了网红背景墙,搬离了是非之地。

  

  

  04 网红是怎样一步一步成为贬义词的?

  网红一词,最早来源于上世纪90年代的“网络红人”。

  中国的网红发展,从90年代开始,总共经过了4个主要时期的发展升级。

  第一阶段网红主要以新兴的一批网络作家为主力,如余华、史铁生等,他们以文字内容为主要个人IP特征。

  

  在这个阶段,网络红人仍然是非常正面的形象,在网络上是正向的标杆和舆论偶像。

  进入千禧年之后,迎来了网红的第二个发展阶段。微博开始成为人们交流信息和观点的集散地。

  

  这一时期,网络上涌现出了一批以芙蓉姐姐、凤姐等为代表的另类网红,通过出位的表演和言论,吸引观众眼球。

  也正是在这一阶段,网红开始逐渐变质。

  随着手机信息技术从2G步入3G阶段,网红群体也进入了第三个井喷式的发展阶段。

  

  随着QQ、微信等个人属性极强的社交软件问世,人们的时间更多地被网络社交侵占。

  这个时期的网红开始注重个人形象的管理,通过打造个性化的个人特色,迅速吸引了一批垂直度、粘度极高的粉丝群体。

  通过“种草”、“带货”、“测评”等方式,网红们尝试利用自身的流量进行变现,不少头部网红子在这个阶段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图片来自网络

  最后的第四阶段开始于2015年。

  各个行业的网红层出不穷,并且脱离了个人单打独斗,正式进入团队作业的模式,逐渐形成了清晰、成熟的产业链,其中以李子柒、李佳琪、薇娅等最为典型。

  

  近10年里,手机及APP功能的不断升级迭代也给人们带来了便利。

  不少手机的摄影功能已经超越了传统的单反相机,一键拍照、一键美颜、一键出图,傻瓜式操作让更多人有了参与感。

  

  图片来自网络

  除了“带货”这个途径之外,越来越多的景点也开始寻求流量,更有一些店家不惜斥重资请“网红”进行探店打卡。

  他们正是抓住了年轻人希望表达自己、通过分享获得其他人认可的心态,利用网红流量,将一个个“骨感”的景点美化成了“丰满”的乌托邦。

  

  然而随着网红经济的比重不断上升,随之而来频频出现的乱象也成为了近年来的热门话题。

  无法与头部流量网红相抗衡的情况下,一部分小网红为了博取更多的关注度,不断在危险的边缘试探。

  他们用出格的行为为自己赚取所谓的“流量”,这种 “出圈”的方式将网络环境搅成了一汪浑水。

  比如,许多网友眼中的“中国大妈”不再是亲切可爱的,反而成了神憎鬼厌的代名词。

  

  

  图片来自网络

  更为严重的是,在网红们的“荼毒”下,新一代青少年的三观产生了极大的偏差。

  

  

  

  

  最直接的影响,则是体现在人们的消费体验不断降级,甚至对日常生活造带来极大的不便。

  

  

  

  

  05 写在最后

  书本是用来阅读的,首先要有阅读者,而不是粗暴的到此一游。

  花朵是用来欣赏的,首先要有愿意慢下脚步的人,而不是浮躁的人云亦云的目光投注。

  

  想要将生命中美好的瞬间永恒定格本身并无过错。

  但是当“拍照打卡”只剩下机械行为,失去了背后的情感、意义,只关注图片是否精致、画面是否具有冲击感时,再出圈的照片都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每个人都是一个宇宙,每个人都应该有一个自足的精神世界。

  与其失去自我,在网络世界中随波逐流,让自己的生活被被人所定义,不如真正让身体慢下来,等等灵魂的脚步,发自内心去感受这个世界本来的美好。

  “打卡”无罪,但“打扰”无理。

  每个人都有追求自己生活方式和表达自我的权利,不过这一切都应该以不打扰到他人为第一原则。

  

  图片来自网络

  理性看待“打卡”文化,从肤浅的形式之中提高自己的思想高度,保持住初心,遵守文明法规和道德底线,才是更高级的“网红”打卡方式。你也曾经在“网红打卡地”拍照留念吗?你怎么看待“打卡”现象呢?欢迎小纸条们在评论区发表自己的看法哦~

  

  参考文献

  喻国明.“网红”是多元社群的“文化标签”[J]. 前线,2016(10):88.

  杨玉龙.游客打卡不能只顾“自己好”[N]. 中国旅游报,2019-04-03(3).

  单士兵 . 透过“网红光环”,重新发现城市[N]. 人民日报,2018-06-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