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究竟做了什么,为何会被称为三国尽忠职守的英明君主?

  魏文帝曹丕,是魏朝的开国先祖,字子桓,三国时期非常著名的文学家、诗人。曹丕是"建安七子"中的一员,同时也是三国时期的第一位皇帝,开创了属于自己的帝国,从此结束了汉朝四百多年的统治。

  

  汉中平四年的冬天,曹丕降生在谯。曹丕自幼就非常聪明,而且十分好学,几岁的他就已经熟读古今经传、诸子百家。

  年仅八岁的曹丕,就已经可以出口成章。曹丕称得上是一个少年英才,正是因为自己的才华出众,所以在建安十六年时,曹丕便被任命为五官中郎将,兼副丞相一职。

  身为一个读书人,只有心胸宽广、心胸坦荡、做事光明磊落才算得上一个真正的君子,但是曹丕偏偏学一些阴谋诡计,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择手段,即便是自己的同胞兄弟也不会轻易放过。

  建安二十二年,曹丕使用各种诡计陷害曹植。除此之外,曹丕还有司马懿、吴质等大臣鼎力相助,和自己的弟弟曹植争夺继承权,成功被册立为王世子。

  延康元年,曹操不幸去世,曹丕继承大统,被立为魏王、丞相以及冀州牧等多重职位,当时曹氏和士族之间的矛盾不断深化,为了缓和双方之间的矛盾,他也采取了一些政策进行调节。

  比如说,曹丕接受了陈群的建议,设立九品中正制度。在曹丕的不断努力之下,曹氏和士族之间的关系才得以缓和,并且还得到了他们的大力支持,这样就为以后称帝埋下了伏笔。

  同年十月,曹丕逼迫汉献帝退位,即刻登基称帝,即为大魏皇帝,将国号定为大魏,改元黄初,曹丕将自己的都城雒阳改名为"洛阳"。

  

  公元221年,曹丕命令那些人口已经高达十万的郡国,每一年都要察举孝廉方面的人才。与此同时,命人重修孔子庙,册封孔子的后人为宗圣侯。

  公元224年,曹丕下令恢复太学制度,建立春秋谷梁博士。曹丕还下令修复都城洛阳,修筑五都,大力推广儒学文化。

  在农业方面,曹丕采取战略防守战术,大力支持恢复农业生产,推广与民休养生息的政策,曹丕一生勤俭,反对厚葬,提倡薄葬。设置屯田制度,提倡成立谷帛易市,已达到稳定社会秩序的目的。

  到了黄初末,魏国的国库已经十分充实,累积巨万,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因常年战争所造成的通货膨胀问题。

  为了巩固中央集权,曹丕还限制后党的权利,剥夺藩王权利,建立防辅制度。同时强化中书省的权利,让校事官制度可以顺利发展。

  在军事方面,曹丕出兵大破羌胡联军,一举平定河西的大部分地区。不仅如此,还多次击溃鲜卑的骚扰,在一定程度上巩固了北疆边防。

  在外交上,曹丕派遣使者复通西域,将东汉在西域的统治发扬光大,而且还设置了西域长史府。

  曹丕是一个英明的君主,他极力反对君主大权独揽,同时建立中书省,其官员均由士人担任,原来由尚书郎负责的诏令文书起草的工作现在改由中书省官员负责,军机大权也逐渐落到中书省的手里。

  宦官为官,其官职不能超过诸署令,这样一来宦官的权力受到了限制,而且严重声明,妇人不得干预政权,文武百官也不可以奏事太后,太后的亲戚也不能够担当辅政的大任。

  曹丕执政倡导节俭、薄葬,其著作《终制》就是介绍这方面的文章。在曹丕执行九品中正制之后,用人的权力从地方收归到了中央。

  曹丕在位六年的时间,在他的统治下,曹魏的综合实力得到进一步提升,版图也得到扩充,他曾经多次击溃羌胡、鲜卑等少数民族的进攻。

  公元226年,曹丕返回洛阳之后便一病不起,最后因病逝世,终年四十岁。

  

  在其临终的时候,曾经将曹叡托付给曹真、司马懿等人,希望他们可以辅佐儿子。

  虽然曹丕在位的时间不长,仅有短短七年的时间,功绩虽不是非常卓著,但是曹丕在政事上一直是忠于职守,兢兢业业,将自己的全部心血倾注于此,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好皇帝。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