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被《囧妈》“溺爱”的中年男人,为什么这么像我们自己?
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冬清
相比徐峥导演《囧系列》的前面几部,这次《囧妈》带给我最大不同的感受,不是其将前作的“公路片”改编成“铁路片”,也不是从“重口味喜剧”转换为“生活轻喜剧”,而是其对于主角人物形象,一次完整的塑造。
从《泰囧》到《囧妈》,八年时光,徐峥也和主角徐伊万一样,一夜之间忽然成长了。他的角色更加接地气,情感更加丰富,形象更加饱满,而这一切只因为他学会了,如何去爱。
这就是我今天这篇文章想要分享的,因此,本文不再过多地去分析影片中的精彩情节,拍摄手法,或者是叙事架构。
今天,只分享我从影片中所真实感受到的,一个中年男人如何一步步重新学会去爱的过程 ,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爱需要尊重:爱是互相尊重,不是彼此缠绕,还好有这趟绿皮火车牵线搭桥;爱需要表达:爱是互相表达,不是默不作声,还好有一场事故打开心扉;爱需要升华:爱是共同升华,不是彼此羁绊,好在母亲找回自信,弥补遗憾。这几点并不是独立的,而是互相联系,随着情感升温,逐层递进的。基于《囧妈》里儿子重新学会去爱的故事,我也会谈谈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不成熟的中年男人该如何处理亲密关系,重新学会去爱。
01 爱需要尊重
爱是互相尊重,不是彼此缠绕
说到尊重,它是我们学会爱的过程中一项很重要的课题,在儿子徐伊万的亲密关系中有很重要的体现。徐伊万可以说是不太懂得去尊重的,从而一步步地在亲密关系中,和家人渐行渐远。
这项课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是在徐伊万和妻子张璐的关系中,缺乏互相尊重,感情缠绕在一起。
这一点从影片开头的一句台词深有体现:
你心里面长了一个幻想的老婆,她应该喜欢什么,讨厌什么,该怎么说话,你全都设定好了。你为什么要锲而不舍地改造我呢?
这段话发生在,徐伊万想要把亲自修好的台灯送给张璐时。本以为自己修好了一个宝贝,张璐会非常感激自己。没想到,张璐却直接拒绝了徐伊万的台灯,这让徐伊万十分惊讶。
张璐的这段话,重点在最后一句,你为什么要锲而不舍地改造我呢?的确,这盏小小的台灯只是两人关系不和的一个缩影。它真正体现出来的是,徐伊万对于感情中缺乏一定的互相尊重。
这种尊重的缺乏,导致徐伊万曾经把自己的喜好,强加给了妻子身上,并且给她造成了巨大压力与不解。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张璐踏入家门却要四处张望,感觉的不是熟悉,而是陌生,它是长期缺乏尊重所必然的问题。
其次,是在徐伊万和母亲卢小花的关系中,缺乏互相尊重,母子关系更是缠绕多年。
这一点也可以从影片中段的一段台词来概括:
你的心里面住着一个幻想出来的儿子,他应该吃几块红烧肉,脸上的肉是横着长还是竖着长,什么时候要孩子,膀胱几点钟排水,你全部都设定好了,你为什么要锲而不舍地改造我呢?
这段话则发生在,徐伊万和母亲吃饭时,本来徐伊万正对盘子里的红烧肉大快朵颐。没想到,就剩最后一块了,母亲却赶紧盖上盖子,提醒儿子注意饮食,又开始关心儿子的婚姻问题、生育问题,乃至器官排水问题。
这些问题从小到大,所琐碎到关键,都涉及到了徐伊万的隐私。这让他十分无奈迷茫,从而一股脑地说出了这段话。
其实,徐伊万的这段内心独白是从妻子那搬过来的,重点同样也在最后一句。虽然吃几块红烧肉,什么时候该喝水等等都是小问题,却也反映的是徐伊万和母亲之间长久以来的矛盾。
母亲以为这样做都是对儿子好,其实却恰好相反,徐伊万感觉到的只有压迫和管制。作为一个中年男人来讲,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不能容忍的,也是母子关系中缺乏尊重所必然的结果。
那么作为一位丈夫,同时也是母亲的儿子,该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学会尊重彼此,避免感情缠绕呢?
在我看来,学会尊重彼此,还是得先从加强互相的“了解”开始。
在这里,加强彼此的“了解”是方方面面的。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心智和身份会不断改变,如果再用过时的习惯和路子去处理亲密关系,会遇到极大的困难。
比如,抛下自己的喜好,学会去观察,发现,了解对方的真实喜好。作为丈夫,就不要以为自己做的一切都是对的。妻子可能在情人节只是需要一束鲜花,你却硬要塞给她一个多余的包包。花了钱不说,还讨不到对方的欢心。
再比如,学会及时了解对方的心理需求。作为儿子,之所以处处感觉到被管制,被强迫,其实这和他自己关联同样很大。父亲不在了,徐伊万理应了解母亲的心理变化,填补上母亲内心的伤口,而不是一而再地排斥母亲。
所以,学会尊重往往是建立在相互了解的基础上的。只有切身实地地了解了对方的真实需要,我们才能“对症下药”,以不变应万变,在亲密关系中保持独立和互爱。
02 爱需要表达
爱是互相表达,不是默不作声
我们都知道,不论是和母亲,还是和妻子,徐伊万在和他们相处的过程中,都遇到了诸多问题。正如刚才所讲,这是长期缺乏互相尊重的结果,但这并不代表就无法去挽回,纠正错误。可是在这里,徐伊万依旧不善于表达,使得冰冷的亲密关系再次雪上加霜。
这一点,我们依旧需要从妻子和母亲两方面来看。
①不善于向妻子表达爱意,加重了双方之间的误会与矛盾
从影片开始,到结尾,虽然妻子一直对徐伊万没有什么好脸色。可是徐伊万也没有想到要哄妻子,或者是采用什么其他办法来弥补婚姻之中的缺陷。
为了阻拦妻子去美国,徐伊万甚至还天真地拿“暖霸”专利权来威胁妻子。可是妻子却也因此误会了徐伊万,以为徐伊万不想放过她,从而一意孤行,越走越远。
直到最后,妻子在进军美国失败后,前来质问徐伊万,她是不是做错了什么,让徐伊万这么不放过她。这时候,徐伊万才真正地向妻子坦白心扉:
我就是不想跟你分开,不想跟你离婚。因为我还喜欢你,还爱你,所以我就是敝履吗?
这次坦白,才真正地让妻子感受到了徐伊万的爱意,也让她之前的一切质问都烟消云散。之后,妻子思考了蛮久,虽然还是意识到无法再次挽回爱情,却也终于和平收场,不留遗憾。
②不善于向母亲表达爱意,让母子关系产生沟壑,矛盾重重
虽说是母子关系,可我们却从妻子口里率先体会到了,徐伊万和母亲之间关系的僵硬。
首先,妻子要求徐伊万试着抱抱母亲,可是他却以年纪大,不好意思直接拒绝。妻子还让徐伊万去母亲家时,不要开视频会议,多切身实地陪陪母亲。
其次,在火车上和母亲面对面时,徐伊万依旧重走老路。我们可以看到母亲卢小花一个劲地,往儿子嘴里塞小番茄,却看不到徐伊万对母亲一次的添衣加饭;当徐伊万手机掉水里去了,也都还要母亲紧急出马,拿出电饭煲解决了这一重大技术性难题。
其实,儿子总是过多接受来自母亲的爱,这也反映的是母亲对于儿子情感需要的缺乏。当然,给母亲回报以爱也很简单,更重要的还是回报以理解和关心。于此,才能融化徐伊万和母亲之间的寒冰。
那么在现实生活中,作为一个不够成熟的男人,该如何向家人表达爱意,弥补代沟呢?
说到这个问题,我想先用一句《红玫瑰》的歌词来表达徐伊万的内心:
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
的确,徐伊万代表的是一类人。他不够珍惜身边人的好,所以没想到有一天“枕边人”也会溜走。他认为自己永远是“被偏爱的”那一个,所以才这么大胆的“有恃无恐”。
所以,我们首先要改变的是自己的态度。
不要认为妻子,母亲,父亲的爱都是应得的,他们喂你吃,喂你喝,对你嘘寒问暖都是应该做的。其实,不是!如果要说“养儿方知父母恩”,那么我还是希望不要做到这样。尽孝,表达爱意,都要趁早。
然后,转换了心态之后再来考虑方式方法问题。
比如,最简单的肢体接触。尝试经常抱抱家人,妻子,孩子,又或者是年老的长辈。另外,到了家后,也应该有一个在家的样子,不要像徐伊万那样,回到家去开电话会议,这不是一个表达爱的方式。最后,放下工作,多陪陪家人,用陪伴来表达自己的爱意也很重要。
所以,爱是要学会相互表达,而不是默不作声。表达爱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只要你有心,大胆地说一句“我爱你”又何妨呢?
03 爱需要升华
爱是共同升华,不是彼此羁绊
说到升华,那么妻子的角色就开始消失,只剩下徐伊万和母亲俩人的母子关系。如果说在徐伊万和母亲遇到熊之前,他们俩之间的关系更多的是“彼此羁绊”。那么遇到熊之后,则可以说是共同升华。
在遇熊之前,徐伊万和母亲一起出现时,大部分镜头都是在相互纠缠。你不理解我,我不搭理你,最后一拍两散。这就说明,他们俩之间爱的传递也都是停滞,或者说是负向的。
可是在遇到熊之后,两人的母子关系终于破冰,并且开始升温。在和熊的搏斗中,母亲的举动,让徐伊万明白,母亲是这个天底下最爱他的人,为后面两人关系的升华做出铺垫。
为了完成母亲心愿,徐伊万带着母亲踏冰前行,只为了赶上那趟开往“莫斯科”的火车。虽然还是没赶上,可是母亲俩也幸运地坐上了热气球,飞速前往莫斯科大剧院。
来到剧院后,同样的桥段再次上演,母亲这回还是迟到了。要知道这可是她多少年的愿望啊,想当初母亲就是因为迟到而遗憾多年,难道这次又要打道回府,留下终身遗憾?
不,即便观众都快走光,即便幕布已落,母亲还是勇敢地站上了“一个人”的舞台,放声高歌起来。这时,徐伊万也赶紧找到了控制器,仅凭一己之力,就将整个大幕拉了上去,让母亲完整地完成了自己的心愿。
从爱的“相互羁绊”到“共同升华”,徐伊万和母亲用了一趟火车的路程,可是他们经历的却远比这趟旅程要丰富得多。他们度过危险,在修复了母子关系的同时,又将其进行升华。至此,徐伊万也终于长大,重新学会了如何去爱一个人,完成了这项人生中重要的课题。
在影片中,两人之间关系的升华主要是由,徐伊万帮助母亲弥补人生缺憾而完成的。那么,在现实生活中,还有其他方法去升华我们的亲密关系吗?
虽然说想卢小花这样的人生遗憾不是人人都有,可是我们依然可以采用一些其他办法来升华我们与家人之间的亲密关系。
比如,询问家人的小心愿,并且尽己所能地去帮助家人实现。这样的愿望或许包括,带母亲去她一直想要去,却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去成的旅游景点。
还有可能是提前掌握到,父亲想要却一直没舍得买的剃须刀;再或者说用自己的努力工作,帮助家里人改善居住条件等等。
总之,徐伊万和母亲的关系能一起走到“共同升华”这一步,还是十分不容易的。对于我们来说,也同样如此。可是学会去爱,去处理好亲密关系,是我们必不可少的人生课题,需要我们一步一个脚印地去走好这趟“爱的旅程”。
结语
《囧妈》讲了两段关系,一段是妻子,一段是母亲,虽说爱的含义和方式都不一样,可是却都教导我们去重新学会爱的能力。或许它看起来很简单,可是却需要我们真正地用心去学习。
同时,这种“爱的能力”就体现在本文所提到的三个方面,第一是爱需要尊重,第二是爱需要表达,第三是爱需要升华。我想,这便是这部影片带给我们的价值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