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叫卖“三寸金莲”?缠足这座大山,一百多年了竟然还压在顶上!

  

  本文作者: 春梅狐狸

  已出版《图解中国传统服饰》

  只能说,人只要好好活着,什么妖魔鬼怪都能见识到的。这不,我朋友发了我#网店兜售三寸金莲缠足专用袜#的相关新闻(、)。

  饶是我已经见过很多21世纪缠足怪谈了,打开以后也被震撼了。

  

  △ 新闻出处:上游新闻

  打开之前——

  闲鱼+三寸金莲?该不会又是古董鞋或者跷功鞋闹出来的乌龙吧!

  打开之后——

  变态!纯纯的变态!

  可能是“村网通”的成果,感觉进入21世纪以后关于“缠足”的逆流是隔几年就要闹一波不大不小的舆情,有成立缠足“兴趣小组”的,有著书撰文给缠足洗白的,还有现代真的去裹了小脚的人……所以,何必去动物园呢?这儿就能见识到生物的多样性呀!

  1

  网售“三寸金莲”的是与非

  其实昨天(12日)晚上等我看到新闻在打开闲鱼的时候,这些商品几乎已经都下架了,只有一家名为“懒婆娘绣花鞋”的商家依然在售类似商品(从这个商家以往商品的水印看,上架“三寸金莲”前商家还叫“懒汉159****”)。而商品留言区面对已经看到新闻表达愤慨的打卡网民,有一些表示这是给“裹过小脚的老人”穿的,“子女不会做,只能定制”,“你是不懂小脚老人根本买不到鞋的难”等等。

  

  

  △ 闲鱼截图

  好嘛,我们就来讨论一下新闻里出现的这些“三寸金莲”是否有可能基于一种正常的社会需求。

  虽然“不缠足运动”从晚清就开始发起了,新中国更是成立都快74年了,但的确仍有一些老人是缠足(缠足的程度不一,这个把所有非“天足”都算在内),那么这个市场不论大小是存在的。

  那么相关的鞋子难买嘛?我打开拼多多,只试了“小脚鞋”“三寸金莲”关键词就跳出来很多相关鞋子。考虑到缠足的畸形状态不一,很多商家还在主图里醒目标出“可定做”。

  

  

  

  

  △ 拼多多截图

  这还要多难买?只能说这些人张口就来,完全罔顾现实,还是这些人只会上以二手市场的闲鱼,而不会使用拼多多?

  哪怕我们勉强接受“小脚老人鞋”的说法,新闻中一双标记为“传统高跟婚鞋”又该怎么解释呢?九十岁的小脚老人夕阳红,且这个需求大到有人开发了专门款式的缠足婚鞋?还是粉红色的……

  

  △ 相关新闻配图

  而且,有没有发现拼多多上的小脚鞋基本都是在普通鞋子的形式上改出来的,而新闻曝光的鞋子都有一种模仿民俗绣花鞋的意味,这明显不可能是一种日常需求。

  现代鞋子样式其实很早就进入“三寸金莲”这个领域了,因为时代发展可以往前走,但缠过的脚却很难回头(另有一篇相关文章见《》),那些这些女性自然会产生也想穿时髦鞋子的需求。

  皮鞋式的小脚鞋在很多与“三寸金莲”相关收藏里都有出现。巧的是,拼多多至今也依然在售卖这种皮鞋式小脚鞋。

  

  △ 全皮弓鞋,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藏

  

  △ 三寸金莲皮鞋,台湾日本殖民时期

  

  

  △ 穿着皮鞋的缠足老人

  

  △ 拼多多截图

  那些老人只是年轻的时候被社会、被家庭压迫着裹了小脚,并不意味着她们也像某些人一样迷恋“三寸金莲”。她们只是脚被裹了,而不是像某些人脑子被裹了,她们与那些喜欢舒适、实惠、光鲜鞋子的天足老人没有区别啊。

  这也是新闻配图里“三寸金莲”最为诡异的地方。比如我注意到有一张看起来是根据古董鞋仿制的,但鞋背又留有穿系鞋带的设计,并配有鞋舌。这就说明这款鞋子并不以仿制、复原古董鞋为目的,纯纯就是个奇怪的缝合怪啊!又要“三寸金莲”的原始画风,又要现代鞋子的系带,到底是什么人在需求呢,这不呼之欲出了吗?

  

  △ 相关新闻配图

  

  

  △ 古董小脚鞋

  另外,市面上还有销售戏曲跷功用的鞋子。早些年舆情里经常可以看到小女孩面对镜坦然“裹脚”的高清图,其实那个不是缠足,而是在绑跷。

  

  

  

  △ 绑跷

  

  △ 绑跷示意图,《跷功与缠足》

  跷功有一点点像芭蕾,表演者也是天足,只不过通过专门的训练配合专用的跷鞋等用品,让表演者的足部立起来,再用彩裤或裙子遮挡,露出来的部门就会很像三寸金莲的效果。

  

  

  

  △ 戏曲跷功(练习状态)

  

  

  

  △ 戏曲跷功(表演状态)

  由于缠足文化的落后与残酷,连带着跷功也被一度被废弃,现在是作为戏曲绝技的一种在传承、传播。

  跷鞋往往有戏曲女鞋的一些装饰特征,加上表演者本身是天足,虽然也有绑带裹系,但只要稍加留意还是能看出区别的。

  

  

  

  △ 不同样式的跷鞋

  我们以上提到的一些出于基本合理合情需求出售的“三寸金莲”还有一个共同特征,它们的价格都不贵,是与同类产品相当的一个价位。然而,在新闻里,一双袜子卖299,一双鞋子卖一千多,完全是一个畸形的售价。

  

  △ 相关新闻配图

  有多畸形呢?闲鱼大数据会在你浏览的时候推送给你可能感兴趣的产品,一双品相完好的古董三寸金莲,大多数都没这些新作的、审美称不上高级、做工算不上精美的“三寸金莲”贵。这几乎倒挂的价格,似乎又在明示给我们这些客群究竟是什么,竟然甘愿当这根韭菜。

  除了以上,一些女性神明会被刻画成三寸金莲,供奉时也会使用到相应的鞋子,但这种鞋子颜色多彩,并且不太考虑实用性。

  

  

  △ 淘宝截图

  

  △ 网络截图

  2

  网传“缠足”的优与劣

  “缠足”之所以成为一座久推不倒、倒了再起的封建大山,还要归功于时不时冒出来洗白的人。比起这些拿着笔杆子信口雌黄的人,将“三寸金莲”视作X癖的人变态程度都被衬托得清纯了一些。毕竟,一个可能只是纯变态(带点中性),而这些人是脑子长脚气的坏种!

  在2017年,还有微博认证为室内设计师的用户@刘平写了一篇《为缠足正名》,恬不知耻地表示“裹小脚是为了保护妇女、关爱妇女”,“是汉族人文明开化的产物”。不裹小脚的妇女非但没有被接待,还是“被奴役的开始”。

  

  

  △ 网络截图

  时至今日,很多人还误以为,过去女性缠足是她原生家庭财力或地位的象征,惟有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富家女、贵小姐才缠足。那些提起家里长辈对待子女有性别轻重都矢口否认的人,却对于女性长辈的裹脚却能毫不羞愧地表达。只要不是打断了他们的骨头,他们就敢用别人的苦难标榜自家过去的门楣。

  

  △ 网络截图

  事实上,需要干农活的缠足女性并不在少数,不能走路那就跪着、爬着去干。一个可以将终生肉体折磨当作审美的时代,什么事情都是干得出来的!

  

  △ 网络截图

  

  △ 知乎截图,内容来自于答主@骆樱

  这些人,滚回大清都没人想收,毕竟晚清开始,中国女性缠足问题伴随着高清照片,以及后来X射线照,暴露在了世界面前,从此男性知识分子就将缠足与国耻、与旧中国的积贫积弱、野蛮落后捆绑在一起,深恶痛绝。(另有一篇相关文章见《》)

  而一些关于缠足女性较少参与农活的调查,往往忽略了一个问题,中国本身就存在着性别分工。是女性参与的农活少,而非缠足女性可以免于农活。并且在一些地方,的确存在着“小脚”与“天足”泾渭分明的阶级差异,所以一些“天足”家庭就通过给女儿裹小脚来实现阶级跃升。她们成为了家族工具,而失败的工具并不会获得原来目标的待遇。

  并且,缠足的确会影响到女性的行动,那么她们就会被要求从事限定活动范围的劳动,比如大量的家务以及繁重的手工业,而这些劳动产生的直接社会价值是比较低的,从而进一步强化了女性的附属地位。我们不能将从古到今一直被忽视的女性劳动价值,在缠足的议题下解读为女性不产生劳动价值。这岂不是吃了肉还是吞骨头么?

  这篇《为缠足正名》的文章下还有一则更荒唐但也更流行的说法——缠足使人长寿。

  

  

  

  

  △ 网络截图

  这则怪谈流传有多广呢?是新华社、凤凰网、中国新闻网都发布过的存在。

  

  

  △ 网络截图

  这篇文章虽然网上都写“文章摘自《历史的脸谱》”,但实际上最早刊登于杂志“先锋国家历史”,原题为《由美变丑:缠足的千年政治导向》,作者是著名经济学家刘光正。而后被收录到唐建光主编的书籍《解禁 中国风尚百年》与作者自己的书籍《幸福经济学》中(两处文字略有差异)。

  虽然此文最早发于2007年,但味儿极冲,巴拉巴拉放到短视频平台绝对有极大的流量收获。因为作者抓住了几个“传统糟粕”常用话术——

  ①存在千年必有道理;

  ②都是西方要害我;

  ③其实是精华,你们不懂才当糟粕。

  

  

  

  

  △ 截图自《解禁 中国风尚百年》

  作者在字里行间穿插着对于“缠足”被传教士丑化、最终走向消亡的惋惜之情,就差力透纸面了。纸还是纸巾的纸。最后关于缠足能长寿的这段解释,怕是中医粉和中医黑看了都会沉默的程度。

  我呢,只有一个建议,如果这位作者从2007年开始给自己缠,不管是缠脚还是缠脑子,如今都过去16年了,怎么都应该“神功”大成才是。如果是缠脚,作者可以获得自己想要的“长寿”,如果是缠脑子,地球可以多获得一枚小核桃,都不用盘就哇哇往外滋油的那种。

  感谢阅读,喜欢请记得分享哦^_^

  ※ 如无另外标注,文章为 春梅狐狸 原创,如有疏漏欢烦请指正,文章欢迎分享至朋友圈, 转载须经授权并支付稿费;

  ※ 所使用的图片、视频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以协商相关事宜。

  * 最近的文章 *

  春梅狐狸 传统服饰

  脸着地的藏狐,故纸堆里的服饰爱好者

  笔者已出版《图解中国传统服饰》,请多支持

  如果喜欢 ? 记得关注